购物的变迁

丁  一

1961年冬季的一天,听说供销社第二天要卖生铁锅,凭购物本供应,一家只准买一个,这无疑是个特大喜讯。因为好几年了家中一直是用砂锅做饭,砂锅传热慢,半天不开锅,而且锅底容易出现裂纹渗水,有时渗漏严重了还会把炉火浸灭。防止砂锅渗漏的办法是刷锅时不要刷得太干净,要留一点米粥糊巴在锅底,这样就不容易渗漏了。好在那时候的饭食简单,基本上不吃炒菜,每月凭供粮本只供应四两油,也没有铁锅炒。

那时候我家每天的主要饭食叫作“山药米拌面”,就是先在砂锅里下几把小米,待锅开时把山药(就是洋芋)切成小块再下到锅里,待洋芋熟时米也烂了,于是再往锅里拌一把面粉即成。这种饭食准确一点应该叫作小米洋芋稀粥,此饭最适宜用砂锅慢煮,锅底的糊巴还可防止渗漏,延长砂锅寿命,所以在那个缺粮少铁的年代山药米拌面和陶土砂锅堪称是一对佳偶伴侣,顺乎民情,合乎时宜。

那时候家中几乎没有一件铁制的用具,做饭的铁锅、取暖的铁炉、洗衣服的铁盆、烧开水的铁壶等等铁器,早在1958年“大跃进”中就被收去大炼了钢铁。就连没有多少份量的炉勾铁勺门环钌铞也未能漏网,被统统送进高炉,放了卫星,为一千多万吨钢做了贡献。

那时家中做饭取暖用的是泥炉,锅是砂锅,勺是木勺,漏勺则是用麦秆编的笊篱。总之家中用具除了缝衣针极少有铁制品,就连做针线活用的顶针也改成了铝制的,而谁家做饭如果有个铝锅(那时叫钢精锅)就很令人羡慕了。

所以忽然听说有铁锅要卖,自然很令人兴奋,母亲担心第二天人多买不着,打发我当天晚上就去排队。当我赶到供销社门前时,队伍已经排得老长,我赶紧排到队伍中,人们陆续赶来,队伍越来越长,到半夜二哥赶来换我回去睡觉时已经排了二百多人。时值隆冬,寒风刺骨,我离开队伍向家中走去,心中默祝明天能顺利买到一口铁锅。

第二天上午,二哥终于抱着一口铁锅回来,只是他的鞋子被拥挤的人群踩丢一只。

从此,大人做饭再也不用担心锅漏火灭了。

1971年,在农场工作的大哥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候买自行车缝纫机之类的大件要凭工业券才能购买,而工业券一般是单位里的干部才有,农场里的工人从来是与之无缘的。所以,普通老百姓要想买辆自行车只能自找门路。正巧大哥认识镇上百货公司的一位干部,于是给人家送了好些清油葵花籽之类的农产品,往镇上跑了好几趟(农场距镇上有十几公里路),最后终于买回来一辆西安产的红旗牌加重自行车。

自行车买回家就像新媳妇进了门,大哥对之真可说是百般呵护,珍爱有加。怕把车子的漆皮蹭伤,便用塑料带把车架缠裹得密密匝匝严严实实,连闸把都用塑料管套起来,为了防止刹车皮磨损车圈上的镀光层,他干脆把前后闸皮全卸了。他住的是平房,平时洒水扫地怕弄脏了车子,便在墙上钉了两根木棍,不骑的时候就把车子挂在墙上,上面还苫了一块旧床单以防尘。由于精心爱护,多年后他的车子还跟新的一样。尤其是车圈,掸去灰尘后闪闪发亮煞是好看,他也因此颇为自得。

因为车子没闸,他平时总是骑得很谨慎,可有一次大约心中高兴在下坡时忘了小心,结果车子快得刹不住人也下不来,最后摔了个大跟头,膝盖摔破了,裤子也挂了一个大口子,幸运的是车子安然无恙。

1978年,我结婚前与未婚妻合资买了一台上海产的海燕牌半导体收音机,有一本书大小,四十二元,正好是我一个月的工资。那是我这个家拥有的第一台家用电器,现在想起来比起赵本山的第一台家用电器手电筒还是强多了。

记得第一次购买电视是在1984年,那是一台上海产的12星火牌黑白电视机,四百二十元,那时老百姓买东西已经不再需要票证,但电视机在当时还是紧俏商品,是通过托人走后门买的。我为它专门做了一个电视柜,把电视机放在里面,晚上打开柜门即可观看,白天则关上柜门锁上暗锁以防不小心碰破荧屏(因为那时住房条件十分仄逼)。那时候,这算是我们家最贵重的家用电器了。

如今家里的彩电已经换了好几个了,一个比一个大。最近想买一台洗澡用的电热水器,甫到商场,销售小姐便笑脸相迎,先请我坐下,然后便诲人不倦地介绍本品牌热水器的优异性能和价格优势,每一位小姐都再三强调本品牌恰逢优惠活动期间,不但可以打折还有礼品奉送千万莫失良机云云,其热情程度让我甚至觉得今天不买实在对不起人家。当我最后选中一款后,销售小姐又是替我去付款,又是帮我拿赠品,最后还把我送进电梯,让我径自打道回府,商家自会随后送货上门,安装工人也随后赶来为我免费安装,并承诺三包服务等等,让我真正有了一回“消费者是上帝”的感觉。

抚今追昔,想起四十年前深夜排队买锅的情景,恍若隔世,令人感慨良多。正是:

当年凭证买铁锅,

夤夜排队鞋挤脱。

如今购物称“上帝”,

只恨袋中钱不多。

本文选自《温故(十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