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换景”获得的好评,可以说是我的起点,不过这一切都要感谢在舞台背后大力支持我的全体伙伴。当时人们都称我“换景专家河童”,老实说,我对这称号一点也不高兴。
因为那是为了遮掩剧院的一大堆缺陷,不得不想尽办法下工夫的结果,激发出来的构想根本不是舞台设计师应有的思考方式。换句话说,换在条件好的剧院工作,我辛苦策划的“乾坤大挪移”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领事》或《游唱诗人》在欧美等地演出时,负责的舞台设计有像我这样受到“成功换景”的褒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领事》公演时之所以会让大众对舞台装置如此关心,是日本的剧院过于简陋所致。所以我实在不喜欢被贴上“换景专家”之类的标签。
有时候接到“无需换景”的工作,虽然轻松,但是当时还年轻的我心境上挺复杂的。不过,如果现在有人介绍我时说,“这是给予欠缺设备的剧院翻身机会,展现‘换景特技’的舞台美术设计师”,我已经不会不高兴了。这样的心境转换是因为想法已经改变:不论我做了什么“变换”,都是为了讨观众欢心。
后台的撤换布景过程观众看不到,不过也有将作业本身当成作品来表现的戏码。
“譬如《杰克》之类的……”
M君立即接话。他对该剧的变换手法也很感兴趣,还到现场参观彩排。
《杰克》这出歌舞剧由美国舞者来日本演出,以百老汇的舞台制作方式呈现,我也参与了。该剧的舞台装置通通装上滑轮,可在地板上四处移动,场景变换时就由工作人员推动。
“那个换景比歌舞剧本身还来得有趣呢。为了标示各个场景的确切位置,舞台总监在地板上贴了密密麻麻的胶带,数量之多,看起来宛如星云一般,让人看得目瞪口呆。为了不看错,得依照顺序移动,最后总算是演出成功。”
记得那时候,直到首演之前,舞步动作还一直修改,遇到这种状况,地板上的胶带也得跟着撕下贴到新位置上,工作人员几乎都快抓狂了。
舞台呈现的效果,往往随着演出而有不同。有的是成功顺利,有的则令人摇头,而“舞台变换的方法”也是千变万化。
不过,无论在文艺复兴时期或是现代,人们对于“场景变换”的兴趣倒是不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