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嘉峪关(1)

  在夜光杯工厂参观的时候,外面的雨敲打在窗上,噼啪作响。等上午九点我们准备出发时,很幸运,雨势已经渐小了。
  
  正在学习初级日语的旅行社的女导游结结巴巴地用日语开了句玩笑。家住北京的她,想说的是“雨下小了真好”。而当地的老刘和各位司机师傅,也用一口甘肃口音说道:“太好了,太好了!”我想了一下,才明白他们的意思。他们指的是,雨下了又停,太好了。下雨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儿。
  
  我们乘坐吉普车,从酒泉城北出发,一路向西开去。出城之后,只见一片漫无边际的戈壁。我们沿着甘新公路向前开。虽然沥青路面平坦,但由于四周都是沙漠,路面也不免蒙上了一层沙土。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说下雨好了吧。公路被雨打湿了,汽车行驶时就不会扬起尘土。
  
  不久,嘉峪关城便映入眼帘。
  
  嘉峪关城位于万里长城的最西端,距离酒泉有30多公里,这么快就能看到,颇感意外。不过,这座城楼从全无遮挡物的沙漠平地上拔地而起,高高耸立,自然从很远的地方就能望见。
  
  两年前我在乘坐火车前往乌鲁木齐途中,也见到过嘉峪关城,这次我们是再度相逢。
  
  秦始皇建造的长城,其最西端位于兰州南面的临洮,此后历代逐渐向西延长。现在的嘉峪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
  
  到北京旅游的人几乎都要去看的八达岭长城是用青砖砌成的,非常坚固。然而,到了长城的西端,则是土墙相连。土墙,即先将泥打成土砖风干之后,再用土砖垒成的城墙。采用这种材料跟当地干旱少雨不无关系,不过与烧制过的青砖相比,土砖更易损毁,崩塌的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用烧制过的青砖建成的雄伟的嘉峪关城楼,仿佛率领着破败的土墙,巍然耸立在荒凉的沙漠上。
  
  司机付师傅从早先时候起,就不断自言自语地说着“mosaren, mosaren”,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听到我询问,他还是回答“mosaren”。从他的语气可以听出来,他对自己的判断颇为得意。老刘在一旁笑着解释道,这是酒泉地区的方言,意思是“没人”。
  
  “用文字怎么写?”我打开记事本,把圆珠笔递给老刘。老刘略微想了一下,在本子上写下“没啥人”三个字。
  
  确实,这附近除了我们之外,不见有别的人影。
  
  即使对于中国这个人们习惯早睡早起的国度而言,西北地区的九点多却仍是大清早。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中国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但由于国土广阔,有些地方难免存在较大的时差。酒泉地区的时间比北京时间要早一个半小时,北京时间九点,实际上感觉只有七点半的样子。
  
  由于要急着赶路,我们决定只在路上远远眺望嘉峪关城楼。
  
  据介绍,嘉峪关城墙是双层构造,外城用青砖砌成,内城则是厚厚的土墙。城楼结构非常复杂,共有三座,每座都是三层。
  
  我们停下吉普车,走到沙漠上,用照相机对着嘉峪关拍照。城楼耸立在空旷无人的荒野中。望着城楼,我们却丝毫没有“无人”之感。风景中,隐隐地显露出人类活动的气息。
  
  原来是电线杆的缘故。电线杆成排竖立在沙漠之中,上有电线相连。电线杆、电线都是跟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之物,因此不免透露出人类活动的迹象。
  
  在沙漠中延伸的柏油公路,也沾染着人类活动的气息。虽然看不清人影,但甘新公路上却不时有“车影”掠过。于是虽然沙漠显得荒凉,却不至于没有人迹。听到我们不经意地使用着“沙漠”这个词,老刘纠正说:“这里不是沙漠,是戈壁。”
  
  沙漠是指沙粒很小的沙丘状地表。而像这里附近多含小石子的沙砾荒原,则称为“戈壁”。由于有“戈壁沙漠”这样的名称,我们还误以为“戈壁”是个专有名词,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戈壁只是一种泛指。
  
  当地人把这种地貌称为“戈壁滩”。没有海却有滩,说起来似乎有点奇怪,但想想在此赶路的人们那种孤寂而不安的心理,便会恍然大悟,戈壁跟海不也有相似之处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