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一首收录在《唐诗选》中极为有名的七言绝句,题为《凉州词》。凉州广义上指的是河西四郡,凉州词则是为流行于这一地区的民歌曲子所配的唱词。
关于“夜光杯”,一说是指玉杯,也有认为是指当时非常珍稀的玻璃杯。我记得以前曾看过日文的资料,把“夜光杯”翻译成“材质像金刚石一样的玻璃杯”。
“去夜光杯工厂看看吧。工厂很小,不用半个小时就能参观完。”当老刘提出这个建议时,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反问道:“什么?夜光杯?就是唐诗里的夜光杯吗?”
我当时只记得诗句,却想不起诗名及其作者王翰。诗人王翰(约687-约726)只有这首《凉州词》收录到《唐诗选》中。仿佛他就是为了留下这首佳作而生的。
“对!王翰的《凉州词》。”老刘回答道,并吟出结尾的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本人并不太有名,而《凉州词》却几乎妇孺皆知。我想,这大概也是因为尾句打动人心吧。唐代以来发生了不知多少场战争,而军人想必都会在出征前喝酒壮行,不知不觉吟道:“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的起句也令人难忘。葡萄酿造的美酒,在当时是极具异国情调的。把葡萄美酒斟入夜光杯中--酒杯发出的光该是多么迷人啊!在我的脑海里,实在很难将诗中的“夜光杯”和工厂联系在一起。
我不由得提了一个傻问题:“夜光杯是在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吗?”
“是的。夜光杯是在酒泉生产的。”
老刘肯定而又骄傲地回答道。
小刘是陕西人,而老刘则是地道的甘肃人。他说话时流露出对自己家乡物产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据老刘介绍,夜光杯用的原料是当地南山所产的夜光玉。当地人有时候也把夜光玉简称为“玉”或“玉石”。无论如何,百闻不如一见。于是我回答说:“那一定得去看看。”
到了招待所,稍作休整,吃完晚饭后,天就已经全黑了,哪儿都去不了。中国人有早睡早起的习惯,这也是过去传统的沿袭。在政治领域自古便采用早朝的制度,于是议政的地方称为“朝廷”,而施政议政则称为“朝政”。
酒泉并没有可供人消遣至深夜的热闹场所。因此要逛酒泉的话,只好等到白天了。不过,第二天我们就要动身前往敦煌,必须九点左右从酒泉出发,才能在傍晚的时候到达敦煌。
既然人都来到酒泉了,如果只能坐在吉普车内望望窗外,说声“也罢,再会了”,那岂不是太没劲了。倒不如早点起床,赶在九点以前,争取到某个地方走走,实际体验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正是抱着这样的希望。
于是,大家决定前去参观夜光杯的工厂。
第二天一早,大家六点半起床,七点到食堂吃早饭,赶在七点半出发。
外面正下着小雨。据介绍,酒泉地区每年七八月的降水量占了全年的一半以上。
酒泉夜光杯厂与招待所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地方上派了干部李玉辉和刘延旭做我们参观工厂的向导。他们介绍说:“酒泉还有更大的工厂。因为各位到时会去兰州参观大工厂,今天就安排大家参观小规模的传统工艺作坊。”
那是一幢普通的二层楼民宅,给人的感觉与其说是工厂,不如说是作坊。楼上楼下加在一起,工人似乎连五十人都不到。
据夜光杯厂的主任石生珍、副主任于加辉的穿插介绍,夜光杯厂的制造技术,新中国成立前夕几乎濒临失传。
从南山开采玉石的技术原本就很难掌握,接下来的运输环节也并不简单。用南山采得的玉石做成杯、碗或雕刻成装饰工艺品,并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因此,单靠这项手艺很难养家糊口。原本专门研习这项工艺的匠人,有的中途改行,有的做不下去。当时他们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尽管有人大声疾呼要延续传统工艺,然而手工艺者如果无法以此过活,这样的呼声确实是软弱无力的。
石主任摇着头说:“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能做夜光杯的人只有三个。”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工艺因受国家的重视而得到保护和发展。从那以后,手工艺人的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有意思的是,经过这么一番改变,这个行业也扭亏为盈了。
夜光杯的原料玉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从浅到深,种类繁多。共通之处在于,每种玉石都有透明之处,就像瓷器的窑变那样。在黑暗的地方,其透明的部分在灯光或月光的照射下,会反射出绚丽的光芒。
石主任拿起一个做成葡萄酒杯形状的墨绿色的夜光杯,把它对着窗外举起来,说道:“唐代的人可是用这样的酒杯喝葡萄酒的!”
不管《凉州词》的注释家多么极力主张夜光杯是玻璃做成的,但,酒泉人,不,甘肃人大概都会认为夜光杯就是南山的玉石做成的,他们对此深信不疑。
“南山”这个简单的叫法到底是笼统地指河西走廊南面的山峦,还是指某一座特定的山?我们不得而知。“南山”也出现在《史记》中:
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
南山大概是在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脉中的一座山吧。祁连山脉的主峰祁连山位于酒泉以南,高5564米。
跟石主任说的玉石产自南山不同,于副主任则说玉石产地在祁连山。白玉和带有白纹的碧玉采自红水坝,黑玉则采自马蹄河。虽然完全搞不清楚这些详细的地名具体在哪里,但从酒泉城里往远处看,南面的山峦相当遥远,可以想见,单是玉石的采挖和运输也够辛苦的。
“酒泉用上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情了。”石主任的一句说明,就让人明白了为什么会做夜光杯的匠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只剩下三个。过去连原石的研磨也都需要手工进行。坚守孤垒的三位手工艺人,手把手地将原石的切割法、研磨法、塑形法和雕刻的手法逐一传授给年轻的一代。于是这种传统工艺才得以流传下来。
我们一边观摩工坊师傅的操作,一边观看夜光杯成品,不知不觉中九点快到了。
好了,该出发返程了。
在酒泉(4)
敦煌之旅
(日)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