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毛泽东智品诸子(9)

此时毛泽东正在着手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写于1936年12月),这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军事战略着作,系统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毛泽东说过,这部着作只完成五章,因西安事变发生,没有工夫再写而搁笔。

为了完成这部着作,有必要在军事理论上强化自己,于是这时期的毛泽东系统地学习了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着作,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孙武的《孙子兵法》等。《孙子兵法》无疑是一部战略性着作。其中阐述了许多重要的关于战争的总体观和战略战术方面的问题。

联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军事着作多处引用《孙子兵法》的情况来看,至少毛泽东此时,对这部“兵学圣典”是专门作了精心研究的。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乃是科学的真理”

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

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孙子的这句话。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

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⑥

标志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形成的不朽军事名着《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在第一章第四节--“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中,引用了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说明对待战争规律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毛泽东说:

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①

毛泽东特别强调,只有在两个阶段中,都尽力“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才能真正解决战争中主观与客观的矛盾,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知彼知己”、“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规律”呢?毛泽东说:

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

就这样,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知彼知己”认识过程的四个相互联系的具体环节,同时提出了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方法,从而揭示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过程。这样一来,他就把孙子提出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并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融为一体,实现了创造性的发展和超越。

(2)“以众击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孙子说:“弱生于强”,“强弱,形也”,②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但要在战略全局上,将敌强我弱变为敌弱我强,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功;而在局部上,即在战役或战斗上造成敌弱我强的态势,则是通过正确的指挥,可望争取办到的。因此,为了创造转弱为强的有利形势,孙子提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③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④ 这就是说,在战役和战斗中,要注意防止我之兵力分散,而要造成敌之兵力分散,力争集中五倍乃至十倍于敌之兵力,形成拳头,以众击寡。如情况相反,即应“逃之”、“避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