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完善的妈妈是心理能量的给予者

  美丽的妈妈们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形象,更要注重自己的心灵,只有内心完善的妈妈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
  
  曾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总是为她的女儿发愁,她每次去幼儿园接女儿,都不愿意和老师说话,害怕老师告诉她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她也不敢和别的家长说话,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活蹦乱跳、聪明伶俐,而她的孩子比较木讷,做事总比别人慢半拍,并且身体也不太好。她怕别人笑话自己的孩子。
  
  她经常动不动就朝孩子发火,恨不得从来没有生过这样一个女儿,这样她就不必这么苦恼了。
  
  有一次放学时,老师找到她,告诉她这孩子不但学什么都比别人慢,并且用餐控制不住食量,常常吃到胃痛还要求添饭。旁边有位家长擦肩而过,他好奇地回过头,望望她的女儿,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这位母亲回家后又朝女儿大喊大骂。
  
  女儿这时正学着为妈妈削苹果,听到妈妈的痛骂,她吓坏了,锋利的水果刀一下子刺破了手。妈妈看到这种情景,更加气愤,心想,这么笨的女儿,永远不会让妈妈在别人面前骄傲的。她觉得女儿是教人承受不起的附加品。
  
  后来,她从别的小孩子的口中才知道:女儿拼命吃那么多饭,是因吃得饱饱的就不会老是生病,还可以给妈妈做点家务。女儿对这个小孩说过,妈妈最爱吃苹果,她一定要学会削苹果……
  
  她的眼睛湿润了,她想,她拥有的是最好的爱,而自己却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忘记了去珍惜……
  
  故事中的妈妈在极端低落的情绪中,忽视了女儿的爱。如果她情绪不是那么低落,心情不是那么糟糕的话,她也许会发现小女孩的举动是多么可爱和富有爱心的啊!
  
  所以说,一个心理健康的妈妈,才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发展。母亲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比如,有孤独情绪的母亲,有可能培养出孤僻倾向的孩子。
  
  孤独其实是人的自然本性,人既需要集体生活的欢娱,又需要偶尔的独处。但孤独也有个度,过犹不及。有些妈妈,她们性格孤僻,不愿意和人交往,有时还会封闭自己,逃避社会。这种孤独便超过了“度”,心理学上把这种心理称为“孤独心理”。由这种心理产生的与世隔绝、孤单寂寞的情感体验,就叫做孤独感。这种过度的孤独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妈妈这种不良的情绪会传染给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天长日久也会让孩子陷入一种孤僻的生活中去。
  
  有这种不良情绪的孩子,就很难与人正常相处。在他们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傲气,认为其他的人都是低微平庸的,与这些人交往会让自己很没面子,久而久之,就会与别人断绝来往而孤芳自赏。受母亲的影响,养成孤僻心理的孩子,还会产生一种自卑情结,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认为别人会因为自己的短处而看不起自己,因此会筑起围城将自己封闭。这些都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一个想让自己孩子健康的妈妈,需要用自己积极的情绪去影响孩子,这样才能给孩子带去阳光,让其健康成长。另外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恰当地动用心理防御机制。
  
  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潜意识自觉帮助其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弗洛伊德将人的防御机制分为十种:压抑、投射、否定、退行、升华、置换、抵消等,人往往在适当的时候,调动各种各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对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害进行掩饰,最终以一种可以承受的形式呈现出来。
  
  有些母亲往往不懂得恰当地运用心理机制,那些在工作和交际中受到压抑的妈妈,不敢把自己的委屈和愤怒以适当的形式发泄出来,而是选择置换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将其转移到自己的家人身上,孩子最容易充当这个“替罪羊”。一个长期充当母亲“出气筒”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在母亲眼里都是不正确的,这样的孩子能不畸形成长吗?这样的孩子未来能是一片光明吗?
  
  总之,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妈妈,需要时时监督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以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才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精神养料,这样的妈妈才能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心理能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