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一位业余的心理专家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在他的《先知》中谈到家庭时,写下了这样几段话: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儿女。
  
  他们经由你出生,但不是从你而来,虽然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庇护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你梦中也无法企及的明天。
  
  你要向他们学习,而不是使他们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昨日流连。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发射而出的活生生的箭。
  
  弓箭手望着永恒之路上的箭靶,他会施全力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欣喜地在弓箭手中屈曲吧!因为他爱飞翔的箭,也爱稳定的弓。
  
  他的看法是精辟而深刻的,他阐释了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真相。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他虽然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他有自己的个性、思想、灵魂和生活。他需要自由,需要不断奔跑,需要梦想,更需要理解和爱。
  
  但是现实生活中,母亲却常常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而把一些他并不需要的塞给他。很多妈妈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接送孩子、陪写作业、监督学习、找老师了解孩子情况等;把辛辛苦苦挣的钱也全部投到这个“成长股”身上,送他去最好的学校,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找家教老师补课……这些父母往往牺牲了自己,却也没有能够成全孩子。结果使得自己身心疲惫,孩子不但没长进,反而也会变得脆弱不堪。
  
  究其根源便在于母亲不了解孩子的心理。21世纪被视为生命科学的时代,心理学在这个世纪显示出了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多科学家开始从不同的领域和视角进行研究和探索,想揭开心理学的奥秘。心理学也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妈妈不但要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妈妈掌握一些心理常识会在教育中发挥很神奇的作用。
  
  比如,厚脸皮效应告诉我们,只有给足孩子面子,他才会自信;杜利奥定律告诉我们,只有父母幸福了,孩子才会快乐;定势心理告诉我们,把河流画成粉色的孩子更有创意;感觉剥夺心理告诉我们,老师留的那些“暴力作业”会彻底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模仿心理告诉我们,在每个孩子眼中,父母都是“英雄”,只不过父母的品质决定孩子要做一个“好英雄”,还是一个“坏英雄”;叛逆心理告诉我们,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最好多拥有一些父母之外的朋友,这些朋友包括和他年龄相仿的舅舅、叔叔、小姨等;代偿心理告诉我们,孩子不能代替我们去生活,我们不妨回到童年,想想那时的自己,或许会更体谅现在的孩子……
  
  只有掌握了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因势利导才会让孩子健康成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热切的期望有可能使孩子达到父母的期望。所谓热切的期望是指积极正确的期望暗示,妈妈们对孩子的积极期待能够使孩子的状态随之发生变化,由消极转为积极进取,由自卑转为乐观自信,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三个月学就被学校开除了,老师说他太笨了,但爱迪生的妈妈坚信自己的孩子并不笨。她对爱迪生说:“你肯定比别人聪明,我对此坚信不疑,所以你一定要坚持读书。”在妈妈的鼓励下,爱迪生刻苦攻读,长大后,终于成了大发明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期望成真的奇迹。那么,这种神奇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呢?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是通过对对方的暗示作用实现的。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为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妈妈对孩子实施积极的暗示,会使孩子发生改变,甚至是很巨大的改变。
  
  另外,作为一个业余心理专家的妈妈肯定不会忽视自我实现,这是人需要的最高层次,孩子也不例外。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而挑战自我则是其中的一部分,是指正常的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马斯洛说:“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使他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些话的确揭示了人类深层的本性。
  
  人的本性就是注定要向前发展。如果停滞不前,人会无法忍受。孩子们也不例外,比如,他们会因为冥思苦想做对了一道难题而欣喜若狂,会因为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而高兴好多天。但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孩子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费尽心思也没有答好一次试卷。这时,他们“挑战自我”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能会因为挫折而沮丧,也可能会屡败屡战。无论是哪种情况,母亲一定要积极引导其向好的方面发展。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妈妈不但是膳食专家、教育专家,还是一个业余的心理专家。这样才能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为培养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