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除心中的陈迹(6)

   二、清除心中的陈迹(6)
  
  博姆:你是说“绝对境界”必须靠语言来说明,但我们又认为它是无法言传的,因为任何语言只要一说出来,就落入了“相对状态”。
  
  克:是的。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博姆:就是因为有人用语言形容过这个“绝对境界”,因此造成了历史上的长期压迫与黑暗。
  
  克:那么就让它去吧。不论亚里士多德或佛陀说过些什么,有时候不知道反而有好处。你明白我的意思吧?这样你的心就不会被别人的概念影响。这些全都是局限,我们必须超越这所有的局限。我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博姆:我们应该再谈谈有关这个“绝对境界”的事。
  
  克:我现在要把“绝对”这两个字拿掉。
  
  博姆:无论你用的是什么字,它反正是超越空无与寂静的境界。
  
  克:没错,那是一个更超越的境界。
  
  博姆:即使是空无和寂静,都已经是浩瀚无边的能量了。
  
  克:是的,我知道。但还有更无限量的东西存在。空无、寂静、或无所不在的能量已经是无限量了,然而还有更“伟大”的东西存在。
  
  博姆:我在想,无论你怎么形容空无或其他境界,一定还有更超越的东西存在。
  
  克:你是一位科学家,为什么要接受我说的话,不要接受!请原谅我这么说。
  
  博姆:我接受是因为我们一路下来都非常谨慎,一步一步地检查得很清楚。
  
  克:我们一直都很合乎逻辑、很理智。
  
  博姆:而且可以看得出来是正确的。
  
  克:是的。因此我说还有超越空无和寂静的能量,你接受我的说法吗?你接受只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合乎逻辑。
  
  博姆:不论你怎么说,总是有一个更超越的东西存在。空无、寂静和能量之外,应该还有一种境界。
  
  克:没有更超越的境界了!
  
  博姆:这个观点不够清楚。
  
  克:已经没有更超越的东西了!这点我很坚持。不是顽固,也不是武断,我觉得这个境界既是开始也是结束,开始就是结束,不是吗?
  
  博姆:这是从哪一方面来说的?你似乎把创生当成了终点?
  
  克:没错,可以这么说。
  
  博姆:万物产生的背景,也应该是它们消逝的地方。
  
  克:是的。万事万物存在的背景,空无……
  
  博姆:……能量……
  
  克:……能量、空无、寂静、“本来面目”,这些说法都正确,然而它并不是一个实存的背景。
  
  博姆:不,只是一种隐喻罢了。
  
  克:没有更超越的东西,也没有起因了,如果有起因就有背景。
  
  博姆:另外一种背景。
  
  克:没有了。这就是开始,也是结尾。
  
  博姆:现在愈来愈清楚了。
  
  克:这个观点你觉得有意义吗?
  
  博姆:有的,是有意义的。
  
  克:更进一步地来说,你认不认为一切其实是无始无终的?
  
  博姆:没错,万物来自于那个背景,也消逝在那个背景中,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克:是的,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这句话里面有着极大的暗示,它是不是指一切事物的死亡?
  
  博姆:你说过空无就是一切事物的终点,怎么可能还有更超越的境界呢?空无就是终点了,对不对?
  
  克:没错。空无是不是死亡?一切唯心所造之物的死亡。空无已经不再是唯心所造了。
  
  博姆:它就是宇宙心了。
  
  克:空无是宇宙心了。
  
  博姆:是的。
  
  克:只有在自我感完全寂灭之后,空无才能出现。
  
  博姆:是的。
  
  克:我不知道我表达清楚了没有?
  
  博姆:很清楚了。但是后来你又说,死亡之后还有下一步?
  
  克:噢!是的。
  
  博姆: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人心制造的自我感寂灭了以后,就是空无,也就是宇宙心了。你现在是否想说:接着宇宙心也寂灭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