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锅里的旅程(9)

   怀特的全名中虽有“皮埃尔”两字,却不是法国人,这辈子只到过巴黎一天,而且只到了当地的赛车场。他有一半的英国血统(出生在利兹),并跟马利欧一样,有一半的意大利血统。他的母亲出身自热内亚附近的巴戈里诺。她二十二岁时来到英国修习英文,认识怀特的父亲,他是位大厨,嗜好杯中物,而且“在空空的房间里面也有办法找到人打架”。怀特的兄弟被父亲取名为克莱夫、克雷格和葛莱姆,马可这个名字则是母亲取的。“这就像被取了苏之类的女生名字,我想被叫做汤姆或是约翰。盖瑞-我要是叫盖瑞就好了。杰瑞也不错,随便什么都行,就是不要叫做马可·皮埃尔。我以前常用零用钱收买朋友,请他们不要叫我的真名。可是人呢,会叫啥名字,到头来也就像那名字的德性了,对不对?”
  
  怀特的母亲在生第四个小孩时撒手人寰,怀特当时六岁,目睹母亲昏倒的过程。二十六年后,在他遭遇一次个人危机时,开始努力追索有关母亲的儿时回忆。这些回忆多半和一家人夏季到意大利度假的往事有关。据怀特说,一幕幕往事就好像一部黑白老片。天空不是蓝的,而是白的,无花果是灰的,丰沛的河水没有颜色,三兄弟睡的木头地板是冷的,镜头最后回到利兹:他母亲昏倒在绿色地毯上,父亲把她抱到蓝色沙发上躺下,英国保健署带来了红毯子,救护车的白色烤漆门在青翠的山丘上渐渐消失。怀特仅有的一道纯粹个人创作的菜式-牡蛎鱼子酱宽面(菜名为“缅怀玛利亚·盖莉纳·怀特”),就是献给他母亲的。从菜名即可得知,这道菜的法国风多于意大利味,其渊源为怀特几位师傅的名菜:鲁氏兄弟的“法兰欣牡蛎”,布朗克的“螫虾宽面”。
  
  意大利菜在英国并没有什么群众魅力,美国有美式意大利菜的传统,英国则没有英式意大利菜的传统。根据怀特的说法,意大利菜“没有摇滚乐”,在1978年时尤然。当年十六岁的怀特学业一塌糊涂(“我不会阅读,我手捧着书,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完全看不懂书上写了什么”),被父亲遣往密德兰的温泉镇哈洛盖特。父亲吩咐他敲一家家餐馆的厨房门,直到有人肯给他一份工作。有人给了他差事,在圣乔治旅馆担任肉品师傅使唤的奴隶。他在那儿研究“那老小子的刀工”,强记下来后,收拾残肉碎屑,绞碎了以后当馅料,烤成肉派当员工伙食。怀特模仿周遭人等的窍门,而这些人做的都是某种法国传统菜式,因为当年正风行法国菜。就在这段期间,怀特越来越有马可·皮埃尔此名之风,逐渐走上在法国以外最佳法国菜大厨之一这条道路。“我母亲给我取的名字,真是再好也不过了。”
  
  怀特开的第一家馆子,亦即哈维餐厅,在开张第二年,也就是1988年获得第一颗米其林星,1990年得到第二颗星。五年后,怀特换到新址主厨,挣到他的第三颗星。在这段期间,他也博得另一项名声,那就是看他主厨有如看一场好戏:他精神紧张,脾气阴晴莫定,把自己搞得整个人太过紧绷(1990年,他因过于恐慌,换气过度,身体左半边麻痹,住院治疗),上门光顾的客人都指望能看到意外的事情发生。他谈到那个阶段时,在椅子上坐直身子,眼睛凸出,提高嗓门,情绪又激动起来,神情好不愤慨。顾客(“又丑又肥的大浑蛋”)要是点全熟的肉,等于在侮辱厨房,曾经有两次,怀特没等客人用餐完毕,就命令他们离开他的餐厅(“餐厅开张十个月后,我才头一次赶走我的顾客。”据报道,怀特当时曾如是表示,并且不无夸张地补充说,他一旦尝到赶人的滋味,从此就上了瘾)。有人点炸薯条,他深觉受辱,气得亲自动手炸好薯条,索价五百美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