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之夜(3)

   纽约巨人队的球迷出了名的粗野,作风又卡通化(好比在寒冷的冬晨,故意打赤膊,或戴着安全帽,总之,就是在家绝不下厨的那类家伙),我却讶然发现,有那么多人认得这位留着马尾巴的大厨师。他面朝着他们,站在那里,双手交叉抱胸,一脸灿烂的笑容。“嗨,马利欧,”他们喊道,“马利欧,现在煮的是什么好菜呀?”“马利欧,来客意大利面吧。”当时,《非常马利欧》在有线电视播出的时段是下午,我看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画面,这些都市男性下了班以后,急急忙忙回家,赶着学习如何炖煮意式嫩绿花椰菜,或如何将家常自制的“耳朵面”煮到软硬适中。
  
  马利欧是这个城市最为人熟知的大厨,他和他的合伙人裘另外还开了“艾斯卡”(Esca)和“露帕”(Lupa)两家餐厅,以及一家意大利葡萄酒专卖店。我们结识的时候,他们俩正在研究要不要开间比萨馆,或者在托斯卡纳购置一片葡萄园。不过,“巴柏”仍是他俩事业的重心。这馆子位于格林尼治村,就在华盛顿广场的边上。馆子坐落的楼房在19世纪时原是间马车房,门面狭窄,空间局促,里头挤挤挨挨又嘈杂。食物则刻意呈现出意大利风味,特色就是,丰盛得不得了,这似乎正是马利欧作风。大伙上这馆子,心里都准备好要猛吃一顿。
  
  有时候我不禁会觉得,马利欧不怎么像传统的厨师,倒比较像在倡导某种黑暗事业,致力激发毫无节制的胃口,然后铆足了劲儿满足这些胃口。我有位朋友,有一回顺道到那儿的吧台喝杯小酒,结果接下来由马利欧本人亲自喂食了六个钟头,后来节食了三天,只喝水、吃软质水果。“这家伙根本不管什么中庸之道,暴饮暴食的程度,我前所未见。就一直吃啊喝的、吃啊喝的,吃喝到后来,你会觉得自己好像在嗑药。”
  
  有些常上门的大厨老主顾,更是非得经历比极端还更极端的吃喝经验不可。“我们要痛宰他一顿。”马利欧对我说。他一副兴高采烈到癫狂的样子,那时他正在替一位竞争对手准备餐点。后者实在头脑简单,竟点了一共七道餐点的“品尝套餐”,而马利欧还多加了好几道,数量之多,足以致命。前菜(各式各样的猪肉)包括:风干背脊肉(来自吃奶油、苹果和胡桃的猪)、风干颈肩肉、煎炸猪脚、与马利欧自制意式培根(取自猪腹部)一起烤的牛肝菇,外加(“管他的,吃死一个是一个”)意大利面,上面摆了风干猪脸肉。这一年,马利欧正尝试实行他新的座右铭:多到令人难受,才是刚刚好。
  
  马利欧生于1960年,在西雅图城郊长大,是个成长环境活像电影《反斗小宝贝》的郊区小孩。其母闺名玛丽莲,是兼具英裔和法裔背景的加拿大人,她把火红的发色和白皙的肤色(这可跟意大利不沾边),传给了她的儿子。他的父亲阿曼迪诺则给了他属于意大利的那一部分。阿曼迪诺的祖父是19世纪90年代抵美的移民。马利欧逐渐长大时,他的父亲在波音公司担任主管,负责向海外采办飞机零件,收入颇丰。阿曼迪诺后来被派驻欧洲,实地管理零件生产业务。1975年,他们一家人都搬到了西班牙。据马利欧的小妹姬娜说,马利欧就是从那时开始改变的(“当时,他就已渐渐在冲撞底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