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有礼的孩子并非完全与危险绝缘。所有的儿童都有可能受到犯罪引诱,但是太过顺从的孩子们更容易成为受害者。我们常教导孩子,行事无端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但这并不会帮助他们发展出安全的技巧,应付可能伤害自己的施虐者。
心理学家兼儿童发展专家潘妮洛普·里奇表示,我们必须试着不要规范自己的孩子只能听命行事。无论别人说什么都照办。孩子服从大人,不应该只因为对方是成年人。里奇强调,如果孩子们要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便需要对于不了解的命令表示疑问,以及感觉有异的命令加以拒绝。
感觉不受疼爱或者觉得孤单的孩子们,更容易陷入险境之中。我们知道,骚扰孩童的性侵害者找上的都是渴望关爱的孩子,因为这种孩子比较好下手。性攻击犯与绑架犯锁定的孩子,看起来容易受伤害,好像都很悲伤或寂寞,生活不如意,或者对自己不满意。在研究性虐待受害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孩子渴望关爱的时候,他们会把侵害者可疑或令人困惑的行为加以合理化。许多恋童癖者与拍摄儿童猥亵照片的人,成功利用许多不同的受害者,因为他们投注时间与心力,以求赢得孩子们的信任。恋童癖者成为孩子最好的伙伴,“最能明白”孩子苦恼所在。有时候,渴望关爱的孩子会欣然接受施虐者的拥抱与亲吻,并当成不过是诸多大人都有的怪异的举动,或者当成为获得糖果与请客的公平代价。
犯罪者描绘出他们要在受害者身上寻找的特质:天真、正常的好奇心、被爱的需要、保守秘密的能力与意愿。对小孩子而言,在某段关系下的守密行为,可以说是一种乐趣:那是一种高人一等的感受,比起父母,施虐者对自己更为疼爱;兄弟姐妹无法分食糖果饼干;同学们没有雀屏中选,因为他们不如自己“特别”。
我们从曾经受害的孩子们身上了解到攻击者的思考与行为模式:他们具有高度策略考量,因善于操纵儿童而臭名昭彰。这两点是很明确的。防范性虐待的最佳方法,就是及早启发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我们必须在家中建立自由开明的沟通模式。这种沟通模式的建立方法就是本章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