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恋童癖者的数量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在我撰写这本书的第一版之际,执法机关与网络服务业者才刚刚开始明白,互联网络为恋童癖者与色情产业带来多少好处。令人日益担忧的是,网络很明显地在逐渐成为性变态者的游乐场,为他们提供了匿名又有效的遮掩。

全美各地的调查人员如今了解到必须把重点放在网络,网络世界里每天都有几千万年轻的电脑使用者,处于遭性攻击者引诱的危险当中。

此外,对于在网络上为十七岁以下的青少年与儿童提供特定种类的图像式性素材之举,在儿童上网保护法案中,已被视为犯罪行为。

圣荷西的儿童发展小组是加州境内这类单位的首例,通过上网卧底的方式破获过全美多桩案件。由地方警力、州警、联邦警察组成的性侵犯重罪执法小组,也渗入网络逮捕恋童癖者。

大多数拥护言论自由的人,并不反对警方暗中上网办案。不过他们认为,人们只不过是在讨论自己的欲望、进行也许违法的行为,这并不犯法。

然而,倘若是朋友之间传递色情图片,在法律上就要罪加一等了。有关单位举例,“仙境俱乐部”的准会员必须提供一万张儿童色情图片,方得加入。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据调查人员指出,国际性质的恋童癖网络上,恋童癖者利用网络交易未成年人的色情照片,而且使用数码相机,参加互动式网上猥亵儿童的活动。

检方表示,恶名昭彰的“兰花俱乐部”,多名会员曾参与猥亵一名十岁女童,全球各地的会员通过网络要求女童摆出各种姿势。一名从伊利诺伊州上线参与的男子向联邦调查局干员坦承,他之所以参加这个团体,是因为他认为网络很安全——可以远远躲过执法人员的锐利法眼。

这个团体的成员,在网络聊天室碰面,交换有关儿童性行为的故事以及年轻女孩的猥亵照片。儿童色情活动的领头者于1996年被定罪,之后被送进联邦监狱。调查人员现在利用查获的照片,侦破失踪儿童的案件。

调查人员说,确切的数字很难得知,不过全球有越来越多的恋童癖者利用全球资讯网,伺机对年轻无知、不疑有他的受害者伸出魔爪。他们在聊天室出没,寻找天真的受害者,并且利用网络跨国交换儿童猥亵图片。

“我希望这不会增加一般大众认为网络色情泛滥、儿童上网危险重重的误解。”时事评论家同时也是网络老手的伊丽莎白·利普森说,“孩子们在网络上,就跟任何一处游乐场一样安全,父母可以提早检查。”利普森女士没有考虑到的是,游乐场上有些什么样的大人出没,我们看得见;但是网络上有什么样的大人,我们是看不到的。

网络正如同任何一个社区,大多数的人在大多数的时候都非常和善。但是,网络上也存在有组织的种族主义团体、行为变态的人,以及彻头彻尾的坏蛋。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护悠游网络世界的孩子呢?

·父母监管家用电脑,确定子女并未遭到诱骗与危险陌生人互动。

·使用软件,封锁青少年使用者不宜的内容。

·以线上服务监视器提防虐待行为。

·订阅的内容如果一再违反规定,就关闭订阅账号。

·发放儿童安全手册给子女。

·教导儿童维护自身安全的技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