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典之二:凤凰涅槃,在磨难中成长成熟(2)


  这一次,马云把他的部分团队带到了北京,可谓移师京城易地再战。

  这次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只待了一年零两个月。他们做成了许多事:成功地推出了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站点。其中,外经贸部站点成为国内部委中最早上网的政府站点,也是1999年中国“政府上网工程”的推荐优秀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是中国政府首次组织的互联网上的大型电子商务实践,被当时的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称为“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同时,马云还与雅虎杨致远合作,使国富通成为雅虎在中国的独家广告代理。似乎一切都很成功。

  马云团队的北京二次创业,业绩是很明显的:国富通和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站,都是当年创建当年盈利,而且纯利高达287万元。北京的二次创业似乎是成功的。新公司和新网站势头不错,工资很高,团队很团结,大家很开心。

  但这次马云还是失败了。他最后还是放弃了北京。1998年年底,马云突然向大家宣布:我要回杭州了!

  阿里巴巴十八位创始人之一,团队里的老大哥楼文胜后来回忆说:“也许是因为年龄太保守,我总是最后一个改变现状的人。回杭州我是最反对的一个,北京做得挺好,为什么这么快抛弃刚创业的东西?当时不知道是自己的短视。”

  同为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执行董事谢世煌当时的反应也很激烈:“从终点又到起点,不断创业,不断漂泊,这是为什么?”

  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原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淘宝网总裁孙彤宇心里也很郁闷:“从业务上业绩上,从任何角度看,我们都干得不错,没有任何理由一定要重新开始从零开始。”

  不管多么反对,多么不理解,但到做抉择时,大家没有任何犹豫,也无需三天时间考虑,五分钟后抉择就出来了:全部跟马云回杭州!

  从1995年到1999年这5年里,马云经历了无数艰辛、苦难、挫折和失败。多少酸甜苦辣,多少弹痕伤痕,多少泪水和汗水,多少委屈和打击,如今回首往事,马云感慨万千:“黄页发生的许多事都可以写成电影剧本。”

  1999年初,回到杭州的马云决定创办一家能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站点。马云和最初的创业团队开始谋划一次轰轰烈烈的创业。大家决定不向亲戚朋友借钱,集资了50万元,据点就在马云位于杭州湖畔花园的100多平米的家里,阿里巴巴就在这里诞生了。

  这个创业团队里除了马云之外,还有他的妻子、他当老师时的同事、学生,以及被他吸引来的精英,比如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蔡崇信,当初抛下一家投资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的头衔和75万美元的年薪,来领马云几百元的薪水。

  2000年,阿里巴巴创建仅仅一年,马云就已成为中国五大著名网站的掌门人之一。但他与王志东、张朝阳、王峻涛、丁磊四位掌门人的最大区别是:马云是第二次创业,东山再起,相比这四位初次创业即首战告捷的掌门人,马云比他们多了五年的探索、五年的实践,同时也是五年的苦难、五年的屈辱。

  马云说:“五年苦难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别人可以拷贝我们的网站,但无法拷贝我们五年的苦难。”的确,不追溯这五年苦难,就难以探求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

  忍辱者可以负重:一个人当他受到了伤害,受到了屈辱,只要他自己本身有力量,能够把屈辱、伤害都忍受下来,他必定是一个能负重的人。

  也许马云从他喜爱的金庸的武侠人物中得到了启示: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历尽千辛万苦,练成绝世武功。当他在开始宣传推销中国黄页和网上电子商务业务的时候,面对那个叫“因特奈特”的“鬼东西”,很多人认为他是骗子,那时候,令狐冲忍辱负重的形象肯定不时在他头脑中浮现,也似乎看到了渡过难关之后,自己也会像令狐冲一样,终于到达自己的“光明顶”。后来马云在阿里巴巴的办公室名字也命名为“光明顶”。

  马云一旦有了一个好的想法,想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成才肯罢休。当初办翻译社,成立之初翻译社的经营举步维艰。成立后的第一个月,海博的全部收入为700元,而当时仅一个月的房租就是2 400元。一起合伙创办翻译社的几个朋友慢慢动摇了,他们考虑让翻译社趁早关门。

  为了继续生存下去,马云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做起了“倒爷”。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出发,从杭州跑到义乌、广州,四处批些小工艺品、小礼品,原本以接翻译业务为主的海博翻译社,一夜之间竟变成了“海博杂货店”:从鲜花到礼品,从袜子到内衣,但凡稍微能有些利润的小商品,马云通通背回来卖,甚至还销售过一年多的医药和医疗器材。为了能把货卖出去,他吃尽了闭门羹,遭尽了白眼。如今这个翻译社成为杭州最大的翻译机构,全靠马云当年的“坚持”。

  在后来的“互联网的冬天”,很多网站都倒下了,而阿里巴巴能够度过一个又一个关口生存下来,靠的是永不放弃的坚韧精神和创新精神。马云说:“一路走下来,我的梦越做越大。我觉得我的最大经验就是千万不要放弃,任何时候都要勇往直前,而且要不断创新和突破,直到找到一个方向为止。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再爬起来。如果说有成功的希望,就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      

  【业界看台——合资合作并非坦途】   

  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创业公司来说,有时,合资并不是一条出路,尤其是两种文化两种模式两种所有制的合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黄页与南方公司的合资是一种变相收编,也是一种变相国有化。

  马云同杭州电信的合作,对方出资占70%的股份。对方急于做大赚钱,马云则认为,做.COM公司犹如养孩子,你不可能让3岁小孩去挣钱吧!双方分歧日深,以致马云的任何提议都被无情否决。

  1995年和1996年的马云,心中一直装着一个伟大的梦想:把中国黄页打造成中国雅虎。应该说马云当时还是有机会有可能的。第一,中国黄页毕竟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占有绝对的先机;第二,中国互联网产业起步虽晚但市场巨大;第三,马云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感悟力使中国黄页一启动就找到了一种成功的盈利模式。正是这个盈利模式以后困扰了中国网络企业多年,无数网站倒闭的根本原因也是徘徊多年死活找不到一个盈利模式。

  中国黄页是马云超人商业智慧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产物,是马云抢到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上的绝对先机。从1995年上半年到1997年底整整两年半的时间里,马云为黄页倾注了所有的智慧、心血、时间和精力,为黄页创造了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并最终为黄页创造了年营业额700万的奇迹。

  合资之后,尽管公司业务在推进,但双方的裂痕则愈来愈深,直致破裂。但是这次是马云失败了,为了保住黄页,为了迫使对方关掉新黄页,他选择了退出。

  摧毁马云这一伟大梦想的是两把重锤:一是北上失败;二是合资失败。相比而言,无疑是第二把重锤制造了毁灭性的效果。

  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马云不得不被迫辞职北上,不得不被迫放弃所有股份。辛苦一场到头来黄页给马云带来的是一无所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