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5:冒充者综合症

冒充者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也被称为自我能力否定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人往往是一些很成功的人,但他们对自己的成功心存怀疑,认为他们不是靠能力取得成功,感觉是在欺骗他人,就像是一个冒名顶替者,并且害怕被他人发现自己的欺骗行为。莫娜就是一个“冒名顶替者”——至少她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尽管她的事业很成功,在几个公司做得都很好,而且在微软不断得到提升,但是她却生活在恐惧中,担心人们会察觉到她所认为的“真实情况”,即她的成功是由于运气以及老板的指导,而不是因为她的工作能力出色。在学校的时候,她就是老师的乖学生,工作后,她仍然竭力以同样的方式获得上级的赞许。为此她形成了一种从不动摇的对老板的忠诚,就像是在遵从一种默认的协议,以此使自己成为老板偏爱的员工。但是由于老板的业务不断扩大,新的同样有才华的人开始参与进来,她不再能感觉到自己的特殊性了。最后,她的老板在一次团队重组中将她派到其他管理者那里。这对她来说成为最后的一击。她对这件事的理解是,她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人了。这沉重地打击了她的自信,让她感觉自己已经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

心理治疗学家波淋·克兰斯在其著作《冒充者现象》中提到冒充者综合症有四个典型症状。而莫娜表现出了其中的两个症状(另外两个是对失败的恐惧和对积极经历的忽视):



1. 她必须是最好的。拿目前的这个例子说,除非莫娜得到外界的肯定,被认为她在工作中比周围其他人都要出色,否则她就不会感到满意。在青少年时代,有冒充者综合症的人一般都是班上顶尖或接近顶尖的学生。就像精神病学家布莱恩·拉斯科所说的,他们是一些“完美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很优秀、有人缘、对自己满意,而且具有合作精神”。这种情况更多见于女孩子(同样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到冒充者现象的影响),她们对自己要求很高,不管是在学业上、社交上、体育上都希望自己表现优秀。她们不能忍受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失败。

2. 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就其本身来说,完美主义并不是什么坏事。心理学家D. E. 哈马切克曾说,完美主义有两种,正常的和神经性的。“正常的”完美主义者为自己设定一些很高但又合理或者说现实的标准——也即微软中常被提起的“伸展性目标”。“神经性的”完美主义者则往往会设定过高的标准,其背后的推动力是对失败或者让他人失望的恐惧。在“神经性”完美主义者的生活中很少有时间进行反思,因为他们总是忙于“做事”,无法停下来并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最终,他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他们没有达到的目标,而对于自己的成功却觉得没有很大的意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