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期祸”
尽管经济学上的供求定律在分析油价上涨的时候,看起来很有道理,义正词严,但是石油生产国代表,比如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沙基卜•哈利勒却一直认为,国际油价飞涨与石油供求毫无关系,主要是美元贬值以及市场投机炒作行为所造成的;美元的持续贬值给了国际投机热钱纷纷进入原油期货市场进行炒作的机会,从而导致油价不断攀高。其实,自从美国议会2000年12月通过了《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法案居然将OTC电子交易市场排除在监管范围之外。
这种看起来更像是有意为之的漏洞为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们的操纵行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石油市场也就开始被粗暴地扭曲了。以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交易来说,尽管根据相关制度设计,其交易行为要受到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的严格监管,以防出现价格操纵或欺诈。但是,近年来,投机商很快找到了新的空档,美国联邦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大宗的“类似于期货”合约交易活动急剧增长,这些合约都是在不受监管的OTC电子市场上交易。这种电子盘交易在常规市场交易结束后仍然连续进行交易,与常规场内市场一起组成了一个24小时不间断交易的市场。
德国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教授更是直言油价上涨70%的因素都是金融炒作,他说道:
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期货市场无法控制的炒作,也就是纽约和伦敦的原油期货市场。几年前美国曾经通过一项规定,允许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不受美国的监管,从那以后,油价就从60美元直线上涨到了135美元,将近140美元。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担心油价会进一步上涨,建议必须提高期货市场的保证金,以遏抑石油市场的投机活动。
一直以来,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是石油期货交易的四大玩家,加上对冲基金、专门的石油基金以及养老基金等的加盟,在这轮行情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正是他们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油价上涨,高盛早在几年前就看到百元油价。
这些金融机构一方面通过发布投行报告,在基本不考虑传统意义上的定价机理的基础上,人为设定原油价格走势,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甚至“精准”地预测原油价格将在2008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时冲上150美元;另一方面大量买入原油期货合约,进而在一种陌生且全新的“原油纸货”世界中,创设一种与炼油厂或者石油用户买入原油期货合约所产生的真实需求契合的投机者购买期货合约产生的原油需求,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按照它们的意志为石油定价。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坦率地说,这一轮原油价格从2007年年初的1桶50美元上涨到145美元,很难完全套用美元贬值和高强度的投机等因素来解释。我们可以用黄金期货来做一个衡量轴,黄金一直被认为是货币崩溃时的最好替代品,可以作为资金“逃离”美元形态的风向标,但是很显然,黄金的涨幅远远低于原油,这使得“逃离美元”并非是原油上涨的最基本的动力。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个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石油期货的确成为了石油“期祸”。
油价“魔宫”
这半年来,我一直在强调以油价大幅度攀升而导致的全球通胀,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左右全球金融投资市场最为关键的因素。于是随着2008年7月15日到9月份的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暴跌,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从14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滑落至90美元/桶附近,跌幅达到近40%。
那么,现在更值得我们关心的问题是,147美元/桶的国际原油价格是否将成为油价的历史性顶部。甚至有分析人士断言,随着中国奥运会的召开,中国最终将通过大幅提高成品油价格遏制需求,国际原油价格在2009年将跌破70美元/桶。如果此预言成为现实,油价出现中期顶部也就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