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创造型人才的四个关键

    成为创造型人才的四个关键

    当我们拥有创造性的思维和观念,并拥有很好的创造力时,是否就能够成为一个创造型人才?回答当然是未必。根据对200多位成功人士的调查研究,我认为,成为一个创造型人才,还需要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善于变被动为主动

    萧伯纳有一句名言:“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白事理的人想使世界适应自己。”

    人们都是在这种主动的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的过程中成长的。那些被动工作的人,总是郁郁不得志;相反,那些积极上进勇于创新者,也许常有一时的困顿,但最终都能拥有一个比较辉煌的职业前景。

    兵家有句名言:进攻是最好的防守。面对风云变幻的时局,那种被动保守的人,往往都难以笑到最后。

    主动争取让我的建议得到总书记的批示

    1982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对外经贸部。最初,我在熟悉工作业务时,就是每天帮一位老业务经办抄来往的电报,起草一些函电和文件,召集国内有关公司来局里开会,去机场接人等。对于做这样的工作我当然不满足,但我认为:不管喜欢不喜欢,主动熟悉和掌握自己的工作,主动把握机会,才能够有所突破。

    有一次,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联合两家公司投标叙利亚一个数亿美元的大工程,由于项目比较大,部里决定由一位副局长带人前往叙利亚投标,也带走了那位具体负责的老业务员。离投标截止期还剩两天时,中航技却突然宣布退出投标。这个标还投不投?中央要求对外经贸部拿出一个决策意见并写一份报告上报中央,由于该项目的具体负责者尚在国外,而我又主动熟悉了前后的情况,因此自告奋勇地承担撰写此报告的任务。

    局里苦于一时无人熟悉具体情况,也同意我这个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试一试。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我也就这样得到一个写重要报告的机会。报告呈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等领导人审阅后,胡耀邦总书记当时就做了认可和鼓舞的批示,并被传达到全国外经贸系统和对外公司组织学习,谁也没有想到这份报告出自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之手。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谈经理人的层次时,曾特意批评“维持型的经理人”,他认为:“维持型的经理人基本上能保持企业经营的稳定,去年怎样,今年还怎样,上一任的经理怎样,这一任还怎样。业务看来一切如常,如果这项业务是规模较大的业务,这位经理还可能被认为是很好的。其实在市场竞争环境的比较下,这项业务可能已经落后了,这样的经理人并没有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反而埋藏下长远的风险,因为企业仅仅靠维持是维持不住的。”

    (2)敢于打破各种定见和共识

    要想成为一名拥有创造力的成功人士,就不能被经验迷惑、被权威误导,更不能被规则束缚。所有的创造和创新,都源于对传统思维的否定,源于对权威的否定,源于对从众行为的否定,源于对传统经验的否定。

    亚洲金融危机中胡祖六的“反共识”预测

    1997年7月,担任高盛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的胡祖六,一上任就遭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多米诺骨牌一个接一个倒下了,华尔街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分析师都预言说:“在亚洲金融危机面前,中国经济也在劫难逃。”

    但是,胡祖六并没有被这种“共识”所迷惑,而是收集大量数据,用实证研究模型来定量评估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外资流入、国内消费、投资与物价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最后他得出相反的结论:亚洲危机虽对中国出口和FDI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但人民币贬值并不能产生增加外部需求的预期效果,因此中国不需也不必采取人民币贬值的政策。

    在一次圆桌会议上,胡祖六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克努格曼、哈佛的萨克斯、世界银行的斯蒂格利茨等人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许多人冷嘲热讽,说他是在利用华尔街的职位替中国政府做代言人。就连他高盛的部分同事都怀疑他的判断和专业声誉。但即便如此,胡祖六依然坚持自己“孤独”的声音。

    后来,中国经济果然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持续增长,人民币也依然坚挺。因此,坚持“人民币不会贬值”的判断也使胡祖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提升创造力,需要我们敢于打破各种定势,敢于打破各种明顺序和潜规则:

    第一,要破除观念和思维定势。要破除观念和思维的定势,就要学会“脑筋急转弯”,学会逆向思维,学会想别人所想不到的绝招、怪招、险招,学会对新思想新观念保持敏感和开放。

    第二,要破除迷信权威的定势。凡是有人群的地方总会有一些特定领域内的权威,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的客观现象。但权威只是权威,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第三,要破除没有独立判断力和思考力的“从众定势”(羊群效应)。在传统社会中,大部分人的行为选择其实都是从众的结果,很少经过自己独立的深思熟虑。但事实上,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第四,要破除的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定势。“经验定势”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由此削弱了对事物的想象力,造成创新能力的下降,构成一种“思维枷锁”。创造力的提升,不仅需要敢于挑战专家的权威,也需要敢于自我否定。

    (3)富有创新意识

    胡晖曾在美国创立了公司Hinnovation Inc(简称HI),2002年,又在中关村以15万美元创办了海纳维盛公司,2年之后他以1800万美元将公司卖给了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威泰尔。他总结自己的创业生涯时认为:“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一样,有些东西虽然有共性,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我自己也仍然在探索,在思考哪些模式是可复制的或者说可借鉴的,但是我认为无论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海纳维盛(Hinnovation)和我现在的公司的名字(Ghinnovation)中都会有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对我来说,创新好比生命之源。”

    对于创新的行为本身来说,一般都是起步于借鉴和模仿,进而成熟,终于独创。拥有创新意识,我们才能在进行创造性行为中爆发灵感,这是一个人成为创造型人才的思想和价值观之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