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27节

  119、世间万物都可以归类,也可以用各种形式进行排列。粒子行为链是按照规则交替变化排列,可以看出决策人的一小半行为是随机的。如果说决策人错了,决策人的另一端的自然随机特性,在随机中可以捕捉到机会。在百家乐中决不能出牌,因为随机特性和赌场的特性概率常数一样,和赌场对局出现均衡和极小极大,这种对局变得没有意义。万物在宏观上都具有方向性的演化,在这个连续变化而封闭的系统中,混沌占去了一大半,除了感受到一个导出充满好奇的过程之外,我们还会理解什么呢?用定性分解找出它的最小单元,看清粒子行为的内部结构,这是唯一成功通向奥秘的博弈正理之路。

  120、一个粒子的本身是物理世界的表象,它是一个行为量子,它隐匿着极其复杂的结构和机制,粒子行为链排列的平行膜是粒子自选特性的微粒细胞混沌聚集。那些微粒细胞是按照一个简单的规则和数学定律在大脑中匀速运动,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这都是人们有意给予它的。没有运动,博弈则停。

  121、科学家的任务是弄清自然界发生了什么,数学家的任务是用计算帮助我们理解,企业家的任务是把价值信息加以利用。

  122、科学是用事实建立起来的。每一个人对世界的观念,都是取决于他的心智、遗传和固有的历史背景,都是以自我和谐的利己价值为决策基础,谁也无法轻易地摆脱它。

  改变一个人空空的口袋要比改变一个博弈独裁者的脑袋要容易得多。因此,在博弈中的高概率预见,很难实现。

  123、博弈决策人有一个先天遗传的习惯,喜欢看历史,希望把看到的状态联系起来决策未来,这是决策人的核心错误。遗传机理显示,后天获得的形状是无法遗传下去。也许这是遵照颗粒遗传想通过遗传变异取得胜利。人们都多多少少地知道,偶然的新事物都是突然产生出来的。想有效解决博弈中的矛盾,还应该注目科学家怎样定义了那些看似合理的现象,尽快弄清实际应用的价值。

  124、博弈中的典型特征:自信、独裁、自我蹂躏。大脑里的图景会产生幻觉,最后成为直觉,然后直觉进行生物反移,左右行动都变成了直觉。在博弈行为的持续中,直觉将成为持续的原动力,遇到任何刺激,就会疯狂地与大自然对抗,直到概率塌陷,最终直立崩溃。

  125、爱因斯坦在一次庆祝会上说:"有许多人之所以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个庙堂里,另外还有许多人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那么博弈场就是庙堂,科学家则是神佛。博弈场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那么多人挤在一起?他们各自都是什么个性?有什么特征?他们是逃避还是享受?他们的直觉、思维与自然世界是什么关系?在他们的头脑中是怎样领悟世界的图像和时空之间发生的事件?他们是在一个狭小的博弈空间里追求庙堂里最高神佛的地位吗?结果他们一个个被赶走了,是什么东西赶走了他们呢?从实际经验中对这一复杂事件找出了最简单的一个共同的命题(正理),那就是对博弈的信仰。我对博弈的研究表明:微粒细胞携带的自我和谐的基因,是无穷毅力和耐力的源泉。我不知道博弈和信仰之间有没有近似的性质,我也不想和各教派的信徒们进行论战,我们不是一个阵营,我要用科学的明灯照亮探索博弈未来的道路。

  壮观又富有成效的博弈理论会帮助各路科学家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人们说明或更加清晰准确地描述博弈的微观世界,这种说明和描述将成为行为经济学领域不朽的理论,同时也是博弈庙堂里信徒们的圣经。

  126、任何一个科学的陈述、定律和发现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评论,让人们赞成或反对、表扬或批评、敬佩或辱骂,这些是对科学家前所未有的假想。经过特殊形式的验证,得到最终的肯定,平衡、持久才是成功的有效应用。

  科学家的成功和企业家的成功有很多相似之处,很大程度上依赖偶然、巧合、好运气。时空背景很重要,我相信有一句话:时势造英雄,有战争才出现将军。

  127、证明定理本身就是人的最高理智成就之一,很多人表现出来的对科学的无知,就是蔑视和诽谤甚至咒骂,这并不是无意识的选择,但却让科学家看到的是一个阴森莫测的午夜,价值会在暮色中消失。反科学,毁了肉体,也毁了灵魂。科学家的知识,应该有另外的人─-企业家去实现它的价值。知识和价值混在一起是非法的,因为超越了边界和组织的混乱,造成滥用科学谋私利。只有价值创造者的知识超越了他的价值才会得到尊重,那些无知而得到金钱的人只会让人轻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