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不是小丑哗众取宠,不是学者炫耀文章。幽默,如同留人馨花,手有余香;如同陈酿,粲然一笑之后,回味愈久而愈甘醇。
励志,微言大义只在谈笑间,随手拈来,却叫人受益匪浅。即使有百理而只悟其一,亦足以受用终生。励志,在平凡的生活里寻找奇迹,循着成功者的足迹,感悟人生智慧,踏上开往春天的地铁。
幽默,让潜能苏醒;励志,让潜能开花。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有人终其一生不曾觉察,有人却凭它创造神话。
幽默:不仅仅是笑声
有人说,新东方的学生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殊不知新东方的老师也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他们所共有的产品特色就是“幽默”和“励志”。但正是新东方老师们的这两项绝招,使得学生和其他学校流水线生产的考试机器区别开来:他们身上除了有“实用主义”的烙印,更重要的是具有“人文主义”的情怀。
很多老师都喜欢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幽默、睿智的一面,但如果说有哪一家的老师是以幽默出名的,那绝对非新东方莫属。新东方的老师个个能说会道,甚至有人说:“新东方不是英语的成功,是说人话的成功。没有几个人是因为英语知识博大精深,让学生神魂颠倒;绝大多数人是因为把中国话说好了,而为听众念念不忘;甚至如同传闻中的那样,因为大扯其淡,搞笑好玩而成名者,也是屡见不鲜。”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和教学的本质是传播知识。在这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传播介质,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互联网上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大学里,老师有一桶水,可是传递方式传统老套,让人见而生厌,听而作呕,偶然接受到的,也就一碗而已;新东方老师的水可能只有一盆,可是用尽十八般兵器,穷凶极恶,坑蒙拐骗,硬是把这有限的一盆全数灌到了学生脑中,你说算不算成功?”
新东方的传播介质就是“幽默”和“励志”这两块著名的金字招牌。
新东方老师的幽默大同小异,虽有“贫嘴”的嫌疑,但却未必如某些高校教授所评价的“肤浅无聊的小丑式表演”。
从“肤浅”一些的角度来说,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是生活中的趣事,或国外的奇闻逸事,或因文化差异而闹出的笑话。这些故事在博人一粲之后,至少也有开拓眼界的功劳,或许还让学生对国外生活欣然向往,增加学习的动力亦未可知。
从“实用”角度来看,有些老师的幽默是和教学技巧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把单词记忆方式和有趣的段子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学生想把单词忘记了恐怕都不容易。例如:
“schedule是个很简单的单词,可是因为它诡异的字母顺序,总有人把它拼错,所以就拆开记:schedule——四环车堵了。”
“如果有个女孩问你:‘DO YOU LOVE ME?’你可以回答:‘IT’S ICE COLD!’想想,冰是冷的,意为‘当然’,这种隐喻的说法会更加意味深长。”
“MOROSE,郁闷。大家想想,如果一个女生在情人节那天MO有收到ROSE,是不是很郁闷啊?所以,MOROSE就是郁闷。”
……
从“启发”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些老师的幽默来自于对社会现象和思想文化的批判。在这方面最为出名的恐怕就是前新东方著名教师罗永浩了。这个只有高中水平的传奇人物,对社会有着深刻的观察和体验,而这些本来应该很沉重的话题之所以惹人发笑,则要归功于他独特的遣词造句和他博览群书之后的信手拈来,从网上广为流传的《老罗语录》便可略窥一二。
在这样的“幽默”之下,学生得到的岂止是哈哈一乐的放松?
新东方的很多老师都是外国留学归来,他们把欧美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方式带回来,在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里杀出一条路来。当然,中国的以考试成绩为指向的教学毕竟和西方以实践能力为指向的教学有所不同。为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新东方的老师们也狠下了一番工夫研究试题,并且和“幽默”相结合,新东方的应试教育也就有了素质教育的味道。
励志:新东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