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莘莘学子意:学生时代(4)

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终有所成,也是理所当然;但更难得的是在取得成就之后,还能从成就感里为自己腾出思考的空间,发现自己的生活中依然还有值得追求的东西。

俞敏洪正是如此,当他终于可以抱着英语词典当作休闲,正如马克思当年写《资本论》写得累了,就做做数学题,乃至微积分一样;当英语不再成为俞敏洪生活的主要障碍的时候,当他小有成绩、确证了自己的价值之后,他依然在思考:自己的生命里面还缺乏有深度的东西,那就是精神。

俞敏洪陷入了沉思。一个人精神的深度要有所提升,最显而易见的方式就是从书籍中汲取营养。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从书籍里获得物质的益处,俞敏洪倒是尝到了,但精神上怎么深入?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正是俞敏洪所需要的。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北大的图书馆里,书籍浩如烟海,即使穷尽一生,也不可能读上一半。书籍无限而生命有限,尤其是时间有限,俞敏洪每天要花大把的时间在英语上,课业繁重,怎么也腾不出时间,更静不下心来读书。

于是,按照“俞敏洪定律”,他所苦恼的问题在大三时出现了转机。

用书籍武装灵魂

大三第一学期的时候,俞敏洪被诊断为患了肺结核,必须休学一年,卧床养病。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俞敏洪一下子懵了,好不容易赶上了班级的学习进度,勉强有了自己的“招牌”,却要休学一年。这一年的差距,他又要用多长时间的奋斗和煎熬才能赶上?

不过,冷静想想,老天也不算太无情。这一年的时间,也可以做上许多事情,正可暂时摆脱课业的牵挂,好好读一些书。

读书与知识的关系是很微妙的。读书确实可以获得知识,但仅仅获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多少学生十年寒窗苦读,不知获得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来回背得滚瓜烂熟,但这些知识大多数在考试结束之后只剩下一堆废纸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一些破碎的词句而已。

托尔斯泰说:“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什么是最有用的东西。” 因此,读书获得知识是有选择性的,一个懂得读书的人,就能够将知识灵活地引入生活,进而改善生活、成就事业。

北大图书馆汗牛充栋的藏书,喂饱了精神饥渴的俞敏洪。他以平均一天两本书的速度,在一年内读了600多本书,将中国历史和文学典籍看了十之六七。《论语》、《曾国藩家书》、《资治通鉴》、《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他对《三国演义》异常痴迷,将这本书奉为圣经。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说自己是“以半本《论语》治天下”,后来的俞敏洪则是一把广告刷打江山,一部《三国》治天下。

汤显祖说:“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俞敏洪对《三国演义》的痴迷,使他对用人与管理洞若观火,对于如何协调人际矛盾,如何做好管理者,都有莫大的助益。先期的读书或许缺乏实践,却是理论积累的宝贵阶段。俞敏洪正是有了这些积淀,在日后的认识变换中,总能够冷静沉思,然后作出正确果断的抉择。

但是,从知识到事业,更多的也只是一种技巧层面的关联,正如你精通计算机,但不一定能成为比尔·盖茨一样。书籍所提供的则远远不止是技巧,正如俞敏洪大学五年不会满足于只掌握一种语言交际工具一样。

俞敏洪需要的正是书籍中比技巧层面更深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智慧与理性,独立与思考。高尔基说:“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知识所给予人的精神财富永远超出人的预料和想像,或许在平日你只能有所感觉,但在危急时刻,它才大大显示出惊人的力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