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河南的教育和科举·教育(二)

  二、唐代东都的高等教育

  唐朝以长安为京师,以洛阳为东都,武周以洛阳为神都,皆设立中央直属学校。唐朝管理教育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国子监,设国子祭酒一人,类似于国家教育部长兼中央大学校长,国子司业一二人,类似于大学教务长。国子监下面设置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学,六学各设置级别不同的专业教官,有博士、助教、直讲。国子学招收三品以上贵族官僚的子孙300名,太学招收四、五品贵族官僚子孙500名,四门学招收六、七品贵族官僚子孙500名和一般民家的聪明子弟800名,律学50名,书学30名,算学30名,皆招收八、九品官僚子弟和民家子弟。同时,六学还接受周边民族政权的留学生。此外,门下省设弘文馆,东宫设崇文馆,招收公卿大臣和皇亲国戚的子弟,前者30名,后者20名。六学二馆都是中央直属学校。学生入学年龄是14至19岁,学制九年;只有律学规定入学年龄是18至25岁,学制六年。

  律学、书学、算学是高等专科学校。律学的学生以律令为专业,兼习格式法例。书学的学生学书,每天写字一幅,开设的课程有时务策(时事政治),其余则为《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在校学习时间分配是:石经三体限三年,《说文》两年,《字林》一年。算学的学生在校学习《孙子》、《五曹》、《九章》、《海岛》、《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算》、《缀术》、《缉古》、《记遗》、《三等数》等,各分配学习年限。

  其它学校以儒家经典作教材。当时规定九部儒家经典为"正经",按照字数多寡,分为大经、中经、小经三类,《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为小经。应明经科考试的学生有所偏向,通二经者通大经、小经各一部,或者中经两部,通三经者通大经、中经、小经各一部,通五经者大经皆通,其余经各一部。各类学生的共修课是《孝经》、《论语》,是儒家基础知识,学习必须合格。学习时间的分配是:治《孝经》、《论语》共限一年;《尚书》、《公羊传》、《穀梁传》各一年半;《周易》、《毛诗》、《周礼》、《仪礼》各两年,《礼记》、《左传》各三年。

郑玄笺注《礼记》、《毛诗》书影

  学生每十天放假一天。放假前一天,博士主持考试。考试有两种类型,一种类似于今日的填空题,在一千字的经文内,用纸片盖住三个字,让学生读出这三个字来。另一种是问答题,让学生讲解经文大义,每两千字的经文提问大义一条,一共三题,三分之二通过为合格,不及格者受罚。到了年底,对这一年的学习进行总的考试,教官口问大义十条,学生答对八条,为上等成绩,六条为中等,五条为下等。下等成绩总计三门,以及在校学习期满还达不到推荐参加科举考试的程度,一律除名离校。各校学生通二经、俊士通三经已及第而愿留者,四门学的学生可以上补到太学中学习,太学生则上补到国子学中学习。各校学生,每年五月放田假,九月放授衣假,二百里外给程。超过了放假或请假期限还没有返校,则取消学籍。但对于官僚子弟予以照顾,五品以上官僚的子孙送交兵部,按照其父祖辈的级别安排职务。

《道德经》(河南鹿邑太清宫)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在长安创立崇玄学,是道教高等专科学校,天宝元年(742),东西两京各置崇玄学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各一百人。崇玄学开设的课程是道教经典《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文子》、《列子》,所应试的科举科目是道举。

  东都国子监是唐高宗于龙朔二年(662)设置的,和长安的国子监分别称为东监、西监。安史之乱以后,学校遭到破坏,生徒流散,到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规定两京崇玄学以外各学馆生员的人数,"西京国子馆生八十人,太学七十人,四门三百人,广文六十人,律馆二十人,书、算馆各十人;东都国子馆十人,太学十五人,四门五十人,广文十人,律馆十人,书馆三人,算馆二人而已"。(《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洛阳名额少于长安,这是由于帝王们不再巡幸洛阳,洛阳官员子孙少于长安的缘故,但保证了科举制常举各科的生源。东都各中央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官配备、修业期限、考试方法和要求、放假制度,以及其它管理,都按照上述规定实施。特殊情况,灵活处理,比如天授二年(691),在神都洛阳的太学生王修之上表,"以乡有水涝,乞假还",女皇武则天说:"情有所切,特宜许之。"(《唐会要》卷五十一《识量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