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乱后藩镇的多元发展

  唐政权借助回纥族的骑兵,勉强平定了安史之乱。那些参与叛乱的安史将领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于是看风使舵,纷纷投降。唐政权精疲力竭,不可能锄恶务尽,只好顺水推舟,接受他们的投降,安排他们担任藩镇节度使,以求苟安;同时,对于内地掌兵的州刺史加授节度使称号,在当地建置藩镇。于是,藩镇由原来边地国防设施的性质发生蜕变,蔓延内地,急速克隆,在唐帝国的版图上星罗棋布,鳞次栉比,共有四五十个。列镇相望,规模不等,"大者连州十馀,小者犹兼三四"。(《新唐书》卷50《兵制》)藩镇之间,藩镇和皇室、宦官、官僚集团、农民起义军以及周边少数族之间,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因而藩镇在唐后期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影响。唐王朝指挥得动的藩镇,多在东南地区和京师西、北。唐后期财赋重心转移到江淮地区,这里号称扬一益二,重要文职官员出将入相,或到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的扬州担任淮南藩镇节度使,或到益州(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佑、李吉甫、李德裕、牛僧孺、武元衡等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京西临近吐蕃的藩镇,也都安排可靠的官员担任节度使。韩滉(huàng)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担任镇海节度使,同时充任江淮转运使,他在京师最困难的时候连续上贡粮食、绢帛,使岌岌可危的朝廷得以延续其统治。但从主流来说,一些藩镇成了独立王国,它们名义上奉朝廷为上司,实际上自成体系,严格控制辖区、民众,拥有强大兵力,自行设置官吏,拒绝上供赋税,甚至实行与王朝不一致的礼制风俗。一些藩镇成片的地区,俨然是军事管制特区。藩镇势力"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新唐书》卷64《方镇表·序》)这样,唐帝国实际上被肢解了,统一强盛的局面不复存在,变成分裂多乱的松弛联合体。

  藩镇割据跋扈难制的典型是河朔三镇,即成德、魏博、幽州三个藩镇,其地盘以今河北地区为主,延伸到河南、山东和辽宁,是唐廷接受安史叛将的投降而委任他们为节度使的。唐代宗宝应元年(762),任命张忠志为成德节度使,赐姓名为李宝臣,占有今河北中部的恒州、定州、易州、深州、赵州、冀州,以恒州(今河北省正定县)为治所,后来避唐穆宗讳,恒州改称镇州,成德藩镇又称镇冀藩镇。第二年,任命薛嵩为相卫节度使,占有今河南北部的相州、卫州;任命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占有今河北东南的魏州、贝州和山东西部的博州,田承嗣后来兼并相卫,以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为治所。任命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占有今北京、天津和河北中部、北部的幽州、妫(guī)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平州以及辽宁西部的营州,以幽州(今北京市)为治所,又称范阳藩镇、卢龙藩镇。

  藩镇为了称雄自强,扩张地盘,都极力扩充军队。田承嗣让魏博镇各州县的老弱病残在家种地,丁壮当兵,数年间拥兵五万。他挑选其中"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卫",叫做"衙兵(一作牙兵)"。(《旧唐书》卷141《田承嗣传》,本传说"其众十万","五万"系同书卷144《阳惠元传》说)田承嗣死后,田悦继任节度使。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黜陟使洪经纶巡视河北,得知田悦拥兵七万,便以朝廷名义裁减四万士兵回乡务农。田悦把裁减下来的士兵集中起来训话,挑拨他们和朝廷的关系,说:"尔等久在军戎,各有父母妻子,既为黜陟使所罢,如何得衣食自资?"这些士兵痛哭流涕。田悦于是给他们发放钱财衣服,依然留下当兵。从此,"魏博感悦而怨朝廷"。(《旧唐书》卷141《田承嗣传附悦传》)幽州节度使朱滔括兵,农民不够,扩大到士人。朱滔检阅部队,见一个新兵眉目清秀、举止斯文,问起来,知道是个读书人,就让他当场作寄内诗。新兵持笔立成,诗云:"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试留青黛着,回日画眉看。"朱滔又让他作代妻答诗,诗云:"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合(应该)是归时底(为什么)不归?"朱滔于是将这个新兵"放归"。(《本事诗·情感第一》)朱滔未必有恻隐之心,多半觉得这个文弱的白面书生打仗不管用。到了晚唐,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全部征发境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当兵,为防止他们开小差,刺字作记号,一般人脸上刺字"定霸都",士人胳膊上刺字"一心事主"。于是"闾里为空,得众二十万"。(《新唐书》卷212《刘仁恭传》)其它藩镇,大抵如此。牙兵作为节度使的亲兵,享受特殊待遇。宣武镇(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养牙兵二千,"皆日给酒食,物力为之损屈"。(《旧唐书》卷156《韩弘传附李质传》)魏博镇的牙兵自田承嗣当节度使以来,"皆厚给丰赐,不胜骄宠","父子相袭,亲党胶固。其凶戾者,强买豪夺,逾法犯令,长吏不能禁。变易主帅,有同儿戏,如史宪诚、何进滔、韩君雄、乐彦祯,皆为其所立,优奖小不如意,则举族被害。"(《旧唐书》卷181《罗弘信传附[绍]威传》)因此,当时人们认为牙兵权势显赫,简直跟皇帝相当,说:"长安天子,魏府牙军。"(《新唐书》卷210《罗弘信传附绍威传》)晚唐时,魏博牙兵作乱,节度使罗绍威杀掉他们八千家。藩镇为了维持统治,实行高压政治。淄青镇(驻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为政严酷,所在不敢偶语"。将领带兵在外,节度使以其家属做人质,一旦觉察将领有意归顺朝廷,就把他的全家老小杀光斩绝,因此,"众畏死而不敢异图"。(《旧唐书》卷124《李正己传》及所附《师道、师古传》)淮西镇(驻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不许百姓晚上点灯,聚集喝酒者处死。河朔三镇和淄青镇通常实行节度使世袭制。节度使死掉,其子侄兄弟自称留后,向朝廷呈递所谓已故节度使的遗表,逼迫朝廷批准自己继承节度使职务,朝廷如不答应,立即起兵叛乱。沧景镇(驻沧州,今河北沧州市)、宣武镇、淮西镇、昭义镇(驻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都纷纷效尤,力图实行世袭制。有时候,衙将、衙兵鼓噪动武,赶跑或杀掉节度使,自己夺取节度使职位,或者拥立自己满意的人,刚刚提到的史宪诚、何进滔等人便是这样当上节度使的。为风气所染,甚至京师长安眉睫之下的节度使也据地自专,气焰嚣张。同(同州治今陕西省大荔县)华(华州治今陕西省华州市)节度使周智光劫夺地方运给朝廷的漕米贡物,扬言:"此去长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长安城。至于挟天子令诸侯,惟周智光能之。"(《资治通鉴》卷224)久而久之,河朔地区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人生观大大走样,不再带有中原传统文化的印记。这里不知道顺逆尊卑的道理:唐人把皇帝尊称为圣人,叛乱首恶安禄山、史思明死后六七十年,幽州镇民间还把二人尊称为"二圣"(《新唐书》卷127《张嘉贞传附弘靖传》);幽州镇将领出行,没有特殊的仪仗和肩舆(软轿),其劳逸、穿戴基本等同于普通士兵。这里没有内地那样的文化氛围和人生追求:生养在成德镇的青年卢霈,其曾祖和祖父曾在幽州镇当州刺史,父亲在成德镇当县令。然而这位文职官员的子孙"生年二十,未知古有人曰周公、孔夫子者,击球饮酒,马射走兔,语言习尚,无非攻守战斗之事"。后来,有人开导他,动员他赴内地学习先王儒学之道,应进士举,跻身仕途,他才知道外面还有一个精彩的世界。他悄悄离家,入王屋山(在今河南省济源市)道观,才开始学习发蒙读物《孝经》、《论语》。通过十年苦读,他与以前相比判若二人,"有文有学,日闲习人事,诚敬通达"。(杜牧《樊川文集》卷9《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

  藩镇割据严重地影响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为了避免出乱子,唐廷极力笼络藩镇,给节度使加授宰相称号,下嫁公主到节度使家。田承嗣曾请求兼任宰相,唐代宗立即给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头衔,封他为雁门郡王,以永乐公主嫁给他的儿子田华(他后来又娶了新都公主)。贞元元年(785),唐德宗以嘉诚公主嫁给田承嗣的儿子田续,拜为驸马都尉。但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并不能消除祸患,照样爆发四镇连兵和四王二帝恶性事件。

  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与淄青镇节度使李正己、魏博镇节度使田承嗣、山南东道(驻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节度使梁崇义等结成亲家,互相勾结,"意在以土地传付子孙"。(《旧唐书》卷142《李宝臣传》)田承嗣诸子幼弱,侄儿田悦剽悍善战,诡计多端,田承嗣临死前决定传职位、土地于田悦。田承嗣去世,李宝臣极力请朝廷批准田悦继任节度使,唐代宗同意照办。建中二年(781)正月,李宝臣去世,田悦请朝廷批准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继任节度使。这时,唐德宗刚刚执政一年多,踌躇满志,企图革除唐代宗的姑息养奸弊病,因而断然拒绝。田悦于是同李正己派人游说李惟岳,共同起兵抗拒朝廷。梁崇义对朝廷不满,也发动了叛乱。唐德宗派河东镇(驻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和昭义镇节度使出兵,和中央禁军神策军大将李晟(shèng)协同作战,击败田悦。这时,李正己死去,其子李纳要求继任,同样遭到唐德宗拒绝,兵败逃回山东。幽州镇节度使朱滔曾遭受过成德镇的捉弄和偷袭,积怨甚深,因而乘机说服李惟岳部下张孝忠反戈。不久,李惟岳被部下王武俊杀死。唐廷命淮西镇(驻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节度使李希烈进攻梁崇义,梁崇义兵败自杀。朱滔、王武俊、李希烈自恃平定叛乱功劳卓著,希望朝廷给予好处。他们的要求未能满足,加上分赃不均,反倒勾结叛乱藩镇,联合反叛朝廷。他们经过接触协商,决定仿效战国七雄故事,建立诸侯王国。建中三年(782),他们在魏州筑坛祭天,称王盟誓。朱滔称冀王,被推为盟主,自称孤。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皆自称寡人。他们各自设置小朝廷的机构框架,任命文武大臣,制订礼仪制度。他们向回纥政权献上四把金钥匙,表示:"四国愿听命于可汗,谨上金钥,启闭出纳唯所命。"(《新唐书》卷212《朱滔传》)回纥派出三千骑兵和成倍的战马、骆驼协助他们叛乱。他们派人劝说李希烈称帝,李希烈于是自称天下都元帅,攻陷河南的汝州、尉氏,进围郑州。唐德宗派兵讨伐,收复汝州,李希烈退回淮西镇驻所。

  建中四年(783)九月,唐德宗征调泾原镇(驻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官兵奔赴淮西镇讨伐李希烈。他们路过长安,怨恨朝廷不给犒赏,饮食粗劣,于是发动兵变。朱滔的哥哥朱泚(cǐ)是前泾原节度使,已赋闲长安,被他们推举为皇帝,国号大秦,后改大汉。唐德宗仓皇逃往奉天(今陕西省乾县)。朱泚围攻奉天,李晟带领神策军,李怀光带领朔方镇(驻今宁夏灵武县)军队,由河北前线赶到奉天,打败朱泚,解除奉天之围。次年,为了全力对付朱泚,唐德宗赦免朱滔等人,他们去掉王号归顺朝廷。李怀光所领地方军队,物资待遇远远低于李晟所领的中央军,再加上奸臣宰相卢杞从中挑拨关系,于是转而叛唐,和朱泚勾结起来。唐德宗再逃至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李晟收复长安后,才得以回京。朱泚很快败死,李怀光兵败自杀。但李希烈反而变本加厉,在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称帝,国号大楚,不久被部下杀死。

  事态虽然大致得到控制,藩镇割据跋扈的问题却没能彻底解决。然而对待内外毕竟有别,尽管河朔藩镇引进回纥参与叛乱,放任回纥大肆抢掠玉帛子女,但为了自身的利益,有时也还不得不抵御外族入侵。四王二帝事件刚刚过去,"乌桓、鲜卑数寇边,[幽州镇节度使刘]济率军击走之,深入千馀里,虏获不可胜纪,东北晏然"。(《旧唐书》卷143《刘怦传附刘济传》)

  唐宪宗登极后,决心"以法度裁制藩镇"。(《资治通鉴》卷237)元和元年(806),平定了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和镇海节度使李錡(qí)的叛乱。元和九年(814),淮西镇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隐瞒死讯,自领军务,逼迫朝廷批准自己继任节度使,并不断在今河南省舞阳、叶城、鲁山、洛阳地区烧杀抢掠。淮西镇地处中原腹地,只有在今河南省南部的申州、光州、蔡州三州之地。主战派宰相李吉甫、裴度和唐宪宗意见一致,力主出兵平叛。唐宪宗派宣武镇等十六道兵讨伐,积四年之久,收效甚微。成德镇、淄青镇和吴元济呼应,在京师刺杀主战派宰相武元衡,刺伤裴度,毁坏皇室陵庙门戟,在东都附近焚烧国库的钱帛粮食,计划烧毁东都宫殿,进行抢掠,以阻止国家对淮西用兵。朝廷的态度会对全国产生影响,裴度分析道:"淮西,腹心之疾,不得不除。且朝廷业已讨之,两河(河北、河南)藩镇跋扈者,将视此为高下,不可中止。"(《资治通鉴》卷239)元和十二年(817),唐宪宗任命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亲自到通化门送裴度赴前线督战。裴度驻河南郾城,奏请取消宦官监军,由将帅自己负责军事行动。裴度部署唐军,围歼吴元济。部将李愬(sù)乘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送长安处死。至此,从李希烈以来为乱三十多年的淮西镇最终平定。

  淮西藩镇被平定,举国震动。河朔藩镇纷纷上表归顺朝廷。山东淄青镇李师道为潮流所裹挟,也表示向国家献三州之地,旋即自食其言。唐宪宗命李愬等将和一些藩镇会合讨伐,李师道众叛亲离,被部下刘悟杀死,淄青镇平定。"自广德(唐代宗年号,763-764)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北三十馀州,自除官吏,不供贡赋,至是尽遵朝廷约束。"(《资治通鉴》卷241)尽管唐穆宗继任后朝廷再失河朔,但当地藩镇多少有所收敛。成德镇节度使王元逵"岁时贡献如职",唐文宗很高兴,把绛王李悟的女儿寿安公主嫁给他。唐武宗平定昭义镇叛乱,王元逵奉朝廷指令积极出兵攻打,战果辉煌。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之际,唐僖宗逃至成都,王元逵之孙王景崇入关勤王,向成都"供输相踵"。其子王鎔两度运送粮食给镇压黄巢的官军,在唐僖宗由成都回京后,"献马牛戎械万计"。(《新唐书》卷211《王廷凑传附王元逵、王景崇、王鎔传》)唐武宗毁佛,山西五台山的还俗僧"多亡奔幽州"。宰相李德裕召见幽州镇驻京人员,说:"五台僧为将,必不如幽州将;为卒,必不如幽州卒。何为虚取容纳之名,染于人口。"幽州镇节度使张仲武立即配合朝廷,封二刀交付把守居庸关的将士,说:"有游僧入境,则斩之。"(《资治通鉴》卷248)

  朝廷在笼络藩镇的同时,还派宦官赴藩镇监军,以加强控制。有的宦官胡作非为,反倒把关系搞僵。刘悟杀掉李师道,在唐穆宗继位后被调到昭义镇当节度使。监军宦官刘承偕拥立唐穆宗有功,倚仗皇权,纵容自己部下干一些违法的事,经常当众欺负、侮辱刘悟,还暗地勾结昭义镇下属的磁州(治今河北省磁县)刺史张汶,打算把刘悟捆绑起来押送京师,由张汶接替节度使职务。长庆元年(821)的一天,一位宦官从长安来到潞州,刘承偕设宴招待,邀请刘悟出席陪客。刘悟身边将士都说:"往则必为其困辱矣。"(《旧唐书》卷161《刘悟传》)将士因而举兵作乱,刘悟听之任之。将士杀掉张汶和刘承偕的两个仆从后,准备杀刘承偕,被刘悟制止。朝廷不得已,贬刘承偕。刘悟因此对宦官很反感,对宦官把持的朝廷不再那么尊重。

  从这时开始,官僚士大夫结成朋党,彼此攻讦,长达四十年,俗称牛李党争。李党由李吉甫、李德裕父子先后充当领袖,下面提到的郑覃、陈夷行是其中坚分子。牛党由李逢吉、牛僧孺、李宗闵先后充当领袖,下面提到的杨嗣复是其中坚分子。下面提到的李商隐,先属于牛党,后因婚姻关系被看作李党人物。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刘悟病故,其子刘从谏欲继承职务,托言先父遗表中的意愿,把遗表上呈朝廷,请求批准。多数大臣认为昭义是内地藩镇,与河朔三镇不同,不能实行世袭制。宰相李逢吉和宦官头子王守澄受刘从谏贿赂,曲为奏请,使他如愿以偿。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宰相李训在京师谋划翦灭宦官,需要兵力,不得不利用藩镇制度。他让新任凤翔镇(驻今陕西省凤翔县)节度使郑注赴镇组织兵力来京配合,新任河东镇节度使王璠(fán)和新任邠(bīn)宁镇节度使郭行馀在京师以招募爪牙为借口网罗豪侠。宦官头子仇士良识破李训的阴谋,遂调动神策军加以镇压,上述四人和罗立言、李孝本、韩约、舒元舆等组织活动的官员,以及不知情的宰相王涯、贾餗(sù),都被灭族。在京师和凤翔,无辜遇害者不少于三千人。这一事件史称甘露之变。这时,宦官势力极其嚣张,睥睨皇帝,欺凌朝官,左右政局,为虎作伥。新任宰相郑覃、李石议论朝政时,仇士良阑入其中,动辄以李训、郑注的事来侮辱恐吓他们。他们则以李训、郑注由宦官王守澄引进为据,反问道:"训、注诚为乱首,但不知训、注始因何人得进?"使得"宦者稍屈"。(《资治通鉴》卷245)仇士良派刺客暗杀李石,虽受伤未死,但吓得"百官入朝者九人而已,京师数日方安"。正是由于李石、郑覃不同宦官妥协,才使得"纪纲粗立"。(《资治通鉴》卷246)

  仅靠郑覃、李石个人的节操和能力,还不足以抑制宦官,是昭义镇对宦官的态度给他们提供了有效的凭借。刘从谏连续上表"请王涯等罪名",还说:"涯等儒生,荷国荣宠,咸欲保身全族,安肯构逆!训等实欲讨除内臣,两中尉(仇士良、鱼弘志)自为救死之谋,遂致相杀,诬以反逆,诚恐非辜。设若宰相实有异图,当委之有司,正其刑典,岂有内臣擅领甲兵,恣行剽劫,延及士庶,横被杀伤!"他表示"谨当修饰封疆,训练士卒","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资治通鉴》卷245)李商隐号召其它藩镇响应昭义。他的《重有感》诗说:"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全唐诗》卷540)玉帐指军帐,牙旗指旌旗,是节度使的居处和用物。这里说节度使拥有兵力,占据有利形势,应该在国家安危关头同皇帝休戚与共。窦融是东汉初年的凉州牧,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地区,属于函谷关以西地区。他得知光武帝刘秀欲讨伐隗(wěi)嚣,便上表问出兵时间,打算效力。这里用以指刘从谏上表事。东晋苏峻谋反,陶侃同温峤(qiáo)、庾(yǔ)亮等人会师于京师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石头城下,终于杀掉苏峻。这里用以鼓动刘从谏会同其他节度使进军长安,消灭宦官。藩镇的介入使得仇士良极度恐慌,宦官势力不得不有所收敛。关于昭义镇对稳定国家局势所起的作用,史官有公正的评论。一则说:"是时中官颇横,天子不能制,朝臣日忧陷族,赖从谏论列,而郑覃、李石方能粗秉朝政。"(《旧唐书》卷161《刘悟传附从谏传》)一则说:"苟无藩后(藩镇节帅)之势,黄屋(朝廷)危哉!"(《旧唐书》卷169《史臣曰》)昭义镇成了保护受害者的卵翼,于是李训的哥哥李仲京,郭行馀的儿子郭台,王涯的侄孙王羽,韩约的儿子韩茂章、韩茂实,王璠的儿子王渥,贾餗的儿子贾庠,都逃到这里避难。

  然而到唐武宗会昌四年(844),李德裕主持平定了昭义镇的叛乱,这几位避难者都被该镇内部人杀掉,"李德裕复下诏称:'逆贼王涯、贾餗等,已就昭义诛其子孙。'"(《资治通鉴》卷248)诏令的说法出乎人们的意料,因而受到非议。

  李德裕为什么借平定藩镇叛乱来否定李训等人翦灭宦官的行动,并且把不相干的两个宰相拉扯进去?上个年份,刘从谏病故,其侄刘稹冒充其子,请求继任节度使。唐武宗命刘稹以全族入京,担任朝官,刘稹不从,唐武宗和李德裕决定出兵讨伐。刘稹上表辩解并恳求朝廷罢兵,说:"亡父从谏为李训雪冤,言仇士良罪恶,由此为权幸所疾,谓臣父潜怀异志,臣所以不敢举族归朝。乞陛下稍垂宽察,活臣一方。"这里所说"权幸所疾",指李德裕指责刘从谏甘露之变以来"跋扈难制,累上表迫胁朝廷"(《资治通鉴》卷247);"欲兴晋阳之甲,以除君侧,与郑注、李训交结至深,外托效忠,实怀窥伺"。(《旧唐书》卷174《李德裕传》)李德裕坚持平定昭义镇,固然主要是为了树立朝廷的权威,防止节度使世袭制由边地向内地蔓延,但他把党争因素带入其中,想藉机清算从李逢吉以来的政敌,便使得平定藩镇叛乱的战场同时成了官僚派系斗争的战场。他构陷牛僧孺、李宗闵,说:刘从谏盘踞潞州长达十年,大和年间入朝,牛僧孺、李宗闵执政,不把他留下,反倒加授宰相头衔放虎归山,"以成今日之患,竭天下力乃能取之,皆二人之罪也。"他派人去潞州查找牛僧孺、李宗闵与刘从谏的来往书信,一无所得,就让孔目官郑庆造谣,说刘从谏读罢牛僧孺、李宗闵的来信,当即销毁。河南府少尹吕述迎合李德裕的意图,写信给李德裕,诬陷刘稹破灭的邸报发到洛阳,牛僧孺大声感叹惋惜。唐武宗大怒,遂将牛僧孺、李宗闵贬斥蛮荒。李德裕假手皇帝,终于将政敌彻底打倒。至于王涯,早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便为宰相李吉甫所怒,受到贬官处分。李德裕把不曾参与李训行动的王涯叫做"逆贼",无非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而已。甘露之变过后,陈夷行想把郑注的事栽赃于李宗闵。他对唐文宗说:"宗闵养成郑注之恶,几覆邦家,国之巨蠹也。"杨嗣复反驳道:"比者陛下欲加郑注官,宗闵不肯,陛下亦当记忆。"(《旧唐书》卷174《李宗闵传》)可见在皇权、宦官、朋党交错的条件下,藩镇成了某种力量用以克敌制胜的棋子。

  唐末,黄巢、王仙芝领导农民起义,采取流寇主义的战略。起初,各地藩镇对于过境的农民军袖手旁观,以保存实力,相机行事。于是黄巢避实就虚,在藩镇间穿梭流动,沿途发动群众,壮大队伍。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发布檄文,警告各地藩镇"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即至京邑,自欲问罪,无预众人"。(《资治通鉴》卷254)黄巢军队顺利占领东都,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次年,流亡在四川成都的唐朝廷任命凤翔镇节度使郑畋为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泾原镇节度使程宗楚为副都统,镇压黄巢。郑畋集结中央禁军和一些藩镇军队,逐步包抄长安。一些投降大齐的藩镇纷纷反弹,纠集兵力从四面八方围剿长安。黄巢撤出长安,驻军灞上,然后回军入城,消灭唐军大部,杀死程宗楚和前朔方镇节度使唐弘夫。中和二年(882)二月,唐廷起用王铎为宰相,兼任诸道行营都统,率军围攻长安。九月,大齐军的同州防御使朱温叛变,投降唐朝,接着,华州也脱离黄巢,投降唐朝。大齐军东西受敌,供应困难,只好撤出长安,向河南转移。唐廷先后派出宣武节度使朱温、忠武节度使周岌、武宁节度使时溥、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四支增援部队,开赴河南。中和四年(884),黄巢起义最终被藩镇军队平定。

  唐王朝自安史乱后遍设藩镇以来,利用藩镇之间的利害冲突,以藩镇制藩镇,使得任何藩镇无法冒尖坐大,从而延续王朝统治一百多年。但这时通过镇压黄巢起义,藩镇之间的均势打破了,一些藩镇乘机发展壮大。于是,"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旧唐书》卷19下《僖宗纪》);"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资治通鉴》卷259)财赋重心江淮地区和剑南地区的藩镇不再上缴赋税,唐王朝犹如白血病患者断绝了血液输入,只能苟延残喘。藩镇之间经过连年的攻战,最后剩下十多个,有的远离长安,唐朝灭亡后变成南方的割据王国。在中原地区,围绕着最高权力的争夺,剩下宣武镇朱全忠、河东镇李克用(沙陀族)和凤翔镇李茂贞三支敌对的劲旅。朱全忠即朱温,唐赐名全忠。他在镇压黄巢起义的同时,消灭了河南、河北、山东的几支藩镇力量,成为华北最大的军阀。天复元年(901),李茂贞迎唐昭宗于凤翔,朱全忠随即进攻凤翔。随后一两年,朱全忠彻底打败李克用和李茂贞,不再有任何藩镇能同他的宣武镇抗衡。他成了国家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唐昭宗只是他手上的一个傀儡。他把这个傀儡由凤翔带回长安,强制迁都洛阳。天复四年(904),他杀掉唐昭宗,立死者13岁的儿子李柷(zhù)为帝。天祐四年(907),他废黜李柷,自立为帝,国号大梁,史称后梁,以宣武镇节度使治所开封为都城。
唐朝因藩镇而丧鼎失鹿,后梁因藩镇而称帝御极,怎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藩镇对于皇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不妨由列位看官拨开历史的迷雾,自己去见仁见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