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post-Keynesian economics)

  随着凯恩斯反潮流理论的问世,政府干预的深入,西方经济逐步走出了严重失业和大萧条的谷底,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这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创造了需求和市场,经济建设不断高涨,理论界的呼声,把凯恩斯主义推到正统的位子上。后凯恩斯主义两大经济学派,势不两立,长期论战,无非都是为了维护各自的主统地位。这两派,一派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流学派(post-keynesian mainstream economics),另一派以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neo-Cambridge school)。由于萨缪尔森任教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所在地也叫Cambridge,故得名为"两个剑桥之争"。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  1915--,美国人)是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他们这一派起初自命为新古典综合理论派(neo-classical synthesis)。起名原因是由于他们感到凯恩斯学说中缺乏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微观分析,想把两者结合起来。这一派形成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到了60年代,为了表示正统,区别于刚刚崛起的英国新剑桥学派,改名为凯恩斯主流学派。萨缪尔森撰著的教科书《经济学》,囊括古往今来经济学的几乎所有科目,可谓大全。先后修订再版十二次,被译成九种文字,发行逾百万册,是世界上最畅销、最流行的教科书。

  琼·罗宾逊(John Robinson  1903-1983,英国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罗宾逊夫人曾是凯恩斯组织的青年经济学家研究小组中最活跃的成员。在《通论》问世后,多次撰写文章、书籍介绍凯恩斯的思想。为了区别于马歇尔的剑桥学派,他们自称为"新剑桥",并主张回到李嘉图的传统。新剑桥学派认为,凯恩斯的理论缺少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故将李嘉图的分配理论与凯恩斯的理论相结合。1973年,罗宾逊与约翰·伊特韦尔合写了《现代经济学导论》,作为启蒙教科书,似乎要与萨缪尔森的教科书分庭抗礼,一决雌雄。

  后凯恩斯主义两大学派对于经济理论和市场理论的贡献与新古典经济学派相似,都不如他们的前辈贡献突出,然而又都承上启下地写出了精彩的教科书,为所继承的理论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有效的传播。也许都配称作"教科书派"吧。

  自"凯恩斯革命"之后西方经济理论界出现两个明显的特征:

  ⒈经教科书派的努力,西方宏观与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已经形成。再想自成系统,另辟门户,已无可能。不仅没有市场,而且难被公认。大派别的时代过去了。以后形成的学派,往往围绕一个问题,一种观点,单向展开。这些小学派的立论很容易从其名称上顾名思义地得到理解。如货币学派、供应学派、合理预期学派、新制度学派,或增长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秩序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地缘经济学等。看了名称,读者会大致猜出他们要说什么。

  ⒉政府干预在事实上已成为定论,无论学者们怎么争论,反对,也已无济于事,无法摆脱。问题在于政府如何干预及干预什么。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自"凯恩斯革命"之后,常被使用的两个概念。

   菲利浦斯曲线(the Phlillips curve):

   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浦斯(A.W.Phlillips) 1958年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一种此长彼消,互为盈缺的关系。失业率高时,通胀一定低,反之亦然。他观察了英国1861年至1957年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的对应关系。并看到工资变化率上升,通胀一定上升的事实。用菲利浦斯曲线反映的规律检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基本可以认为,他的立论成立。凯恩斯时代各国的失业率极高而通胀率都很低。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失业率下降,各国的通胀率都大大抬头了。到了80年代初有的国家的通胀率甚至达到两位数。

  滞胀(stagflation):

  这是70年代时兴的经济术语,指失业与通胀同时高涨的并发症,即经济停滞型通胀。正好与菲利浦斯的理论相佐。尤其指美国1973-1975年及1980-1982年这两段时间。这似乎沉重打击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有效性,但也有人不这样看问题,他们认为在这两段区间内,出现滞胀的原因,是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因不满美国偏袒以色列,人为提高石油价格,造成依赖石油的美国及其盟国的生产成本上升,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同时又因物价上涨使得产品滞销,加上债务压力,不少企业破产,失业严重,经济发展停滞。这种外部因素造成的特殊情况并不代表任何内在的经济规律,也不足以否定菲利浦斯曲线的正确性,只能说明世界型垄断给全球市场造成的危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