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Keynesian economics)

  二十世纪初西方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浩劫,英、美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一连做了几年噩梦。这场噩梦是由美国1929年10月股票市场崩溃而引起的。凯恩斯学派也由此应运而生。

  凯恩斯(John M.Keynes  1886-1946,英国人)早年在剑桥学习数学,毕业后师从马歇尔和庇古(Pigou)学习经济学。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以严重失业为标志的经济大萧条的时期(参见下表)。

  美国在这期间有85000家企业破产,120万人口失业。国民生产总值从1929年的952亿美元降到1933年的468亿美元。严峻的事实使多数人都感到古典学派与新古典学派所倡导的自由市场理论,虽然给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为经济失控种下了苦果。

  凯恩斯在这种情况下挺身而出,提出与传统理论背道而驰的国家反周期干预学说(counter cyclical government intervene- tion),被称凯恩斯革命。其代表作是他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其实早在《通论》出版前三年,罗斯福总统就在美国推行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新政"政策。西欧各国政府随后也都本能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凯恩斯学说的历史意义在于,他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国家干预的必要性,指出了萨伊定律和庇古失业理论的错误在于市场不能创造充分就业。围绕就业问题,凯恩斯展开他的理论,使得国家干预这个异端学说在经济理论界站住了脚,变得合理起来。

  为了说明萨伊定律的错误,凯恩斯把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分解成两部分:消费(consumption,C)与投资(investment,I)。他把总供给分解为消费与储蓄(saving,S)在总供给与总需求中,C是相同的,区别是在于I同S的对比;而投资I却是不稳定的,完全取决投资者的预期获利标准。获利少,就无人肯投资。因此总需求不等于总供给。凯恩斯认为,倘若社会总供给能够造成相应的总需求,就不会出现一般的生产过剩,也不存在一般的长期失业。这样萨伊定律就被否定了。

  凯恩斯学说除了总量分析的思路外,几个主要的观点有:

  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他定义有效需求指所有消费者愿意并且有支付能力去购买那部分商品或劳务的需求。在图形上指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相交点所对应的总需求。

  在凯恩斯看来,国家若不干预有效需求,这个值必然递减,难以实现充分就业。理由⑴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影响到C的减少)。因为人们不可能将全部收入都消费掉,总有一部分收入用于储蓄,收入越多,储蓄部分越大,人们每多得一块钱,其用于消费的比重会下降,即边际消费倾向必然递减。⑵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影响到I的减少)。资本的边际效率指投资的未来收益折合成现值,投资越大,将来收益的现值越低。而且随投资的增加,产量提高,产品价格还会降低,收益会更小,人们更加不愿投资。⑶货币的流动偏好(影响到I的减少)。货币的流动偏好指货币掌握在消费者手中而不在银行里。银行里的钱最终被用于投资,而人们手里的钱多为用于消费或者以防不测。这种流动偏好亦被称为凯恩斯陷阱。以上由于消费不足造成的市场疲软,及人们和银行用于投资的资金不足,使得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有效需求处于低势,失业必然增加。因此,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靠市场的自在机制难以实现,国家必须出面干预有效需求。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主要针对社会失业,他鼓吹政府加大赤字预算,增加开支,创造就业机会。他的主张实际上是以通货膨胀来治理失业。必须承认,经过凯恩斯理论的武装,西方各国政府的干预能力大大增强,失业得到有效的治理,20年代末的那种经济大危机再也没有出现过。然而,对于"凯恩斯治理"的后遗症,即通货膨胀,各国都感到难以摆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