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
姓名:朱允炆
籍贯:安徽凤阳人
出生:公元1377年
卒年:公元1402年
享年:25岁
谥号:让皇帝(南明上)、恭闵惠皇帝(乾隆上)
庙号:惠宗
父亲:朱标
母亲:吕氏
继位人:朱棣
最得意的事情:朱标死后,被朱元璋立为储君
最失意的事情:叔侄不睦,叔强侄弱
最不幸的事情:逼反燕王,但准备不足,缺乏战略眼光
最痛心的事情:金陵失陷,帝位不保
最擅长的事情:无突出处
非正常死亡方式:燕王的军队围逼南京,建文帝走投无路,举火自焚;一说化妆成和尚逃跑,下落不明
存照
天上掉下个皇太孙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一个人可恨的地方也是导致他可怜处境的必然因素,只是人们往往太关注他的可怜、他的可同情,却忽视了这个人原来如此可恨,他的可怜遭遇完全是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别人。
建文帝朱允炆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历史读得多了,思维就会被卷帙浩繁的史料所打乱,失去能动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自然而然的认为,朱允炆是个好人,是个受难者,是个无辜者,而他的叔叔朱棣则是个恶人,是个罪人,是个心胸险恶、野心勃勃的篡逆者。
真实的朱允炆是个怎样的人?只能说,分析一个历史人物,不能搞一刀切,彻底的肯定或是彻底的否定,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人的行为背后都隐含着一个动机,动机的性质决定着人的善恶。动机不是恒定的,没有永恒的善,也没有永恒的恶,只有永恒的变化。
朱允炆整体上是不错的,但他有不可宽恕的可恨之处,在和朱棣的斗争中也有不可挽回的决策失误,以上两点造就了朱允炆的失败,也为后世留下了千古谜团--建文帝究竟是被烧死了,还是化装成和尚出奔、远遁海上?到现在,这还是一个谜。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他的父亲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史书上称朱标"孝友仁慈",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朱标就是一个上好的储君之选,因此决定要好好培养他,找来学问高、德行厚的宿儒教授他治国治家的本事,岁数大了还让他见习政事。朱标也不孚朱元璋之望,表现得非常好,使得他老爸的心里像开花一样欢喜。但朱元璋没有考虑意外成本,人算不如天算,没成想朱标没等到他老爸玩完,自己就先玩完了。
史书载,面对朱标的死,朱元璋曾对群臣痛哭不已。后世理解朱元璋的哭,大概是因为丧失爱子,悲情难以自抑,故而引发悲声,也是人之常情。其实非也。那只是其中一方面,还有另一种深刻的原因。朱元璋为他的理想之死而哭。朱标不仅仅是他的儿子,还是他的治国理想的寄托。
朱元璋这个人出身底层农民,当政后精明本色不改,对帝国的各个方面都作了独具特色的设计和安排。说他独具特色,是因为他为了建立朱家万世一系的江山、避免重蹈前朝丧亡的覆辙,在构建帝国体系的时候,对前朝的漏洞做出了尽可能的补救。前朝并不一定就是专指元朝,只要在明朝以前的朝代都包括在内。可见朱元璋用心之良苦。可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道理却被朱元璋忽略了。
清朝的赵翼认为,朱元璋是汉高祖刘邦的粉丝,嘴边常常挂着汉高祖的名字。但以朱元璋的性格绝不会对别人亦步亦趋,尤其是已经死了千百年的汉高祖。他对汉高祖死后骨肉尽遭屠戮的惨事颇有微词,因此时时思索怎么使这样的事情不至于在本朝重演。好在马皇后不是吕皇后,她对庶出的儿子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这一点朱元璋还是放心的。但吴楚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也使他如芒在背。
朱元璋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耗尽了脑细胞。最后他吸取汉、晋的教训,又参考元朝的成例,独创了一套自己的治国方案。朱元璋的用心,可谓前无古人,后亦很少有能追及者。他册封亲王以作为帝国的屏藩,但千方百计地避免他们谋反作乱。藩王只是一个虚名,朱元璋不让他们掌握兵权,从根本上铲掉了他们挟兵自重的可能。
但朱元璋也有他的不得已之处。做皇帝难,做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更难,朱元璋自从当上皇帝,一天好觉都没睡过。
在分封藩王的时候,类似于关中、河东、燕京这样的国防重地,朱元璋犯难了。让谁去守好呢?让大臣去吧,一旦拥兵自保,遗祸无穷。这些跟他打过江山的功臣在朝中尚且跃跃欲试,何况到了边镇?岂不是天高皇帝远,做了一方的天子也未可知。让儿子去守吧,一旦自己死了,储君无力,藩王握有重兵必将作难。那时候兄弟反目,天下大乱是肯定的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恨不得以撞墙的方式来缓解痛苦。最后也不知道他怎么下定决心的,还是让儿子去镇守边镇。大概两害相权取其轻,儿子毕竟是自己亲生亲养的,比那些不姓朱的要强得多。可是正是这亲生亲养的儿子害了他,把他的治国理想完全打乱了。
寡头政治的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决策不具有科学性,往往以决策者的喜好为基准。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把皇二子封为秦王,镇守关中;把皇三子封为晋王,镇守河东;把皇四子封为燕王,镇守北平。后来的事实证明,朱元璋的这些举动是大错而特错了。不过,一桩心事总算了了,朱元璋把他那崎岖不平的老脸搓了又搓,后世的事但愿不要出现意外,也不免这几日通宵彻夜的权衡利弊了。他对自己的决定还是满意的。现在帝国的形势是,外有强藩作为屏障,内有仁君打点江山,大明的江山就是铁桶一块。这正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状态。
可世事难料。他精心培养的太子朱标竟先他一步而去,他怎能不痛断肝肠?丧子的心情虽然沉痛,但理想的顷刻坍塌才让朱元璋倍受打击。故此他才痛哭。
不过,朱元璋不愧是强势帝王,痛苦之后,很快的便着手重新构建自己的理想。按理说,储君被废或是过早薨逝,应该从余下的儿子里面挑选合适的继任。但朱元璋偏偏不这样做,他固执地认为历朝历代之所以发生夺嫡惨案,就是因为做皇帝的没能处理好继承制的问题,不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就会出乱子。
朱元璋老谋深算,朱标一死,剩下的儿子都在揣摩老头子会把储君的位子给谁做,一个个伸长了耳朵打听消息,没准自己就被招入京都,成为新储君,可惜朱元璋全将他们排斥在外,让他们空欢喜一场。
朱元璋心里头明白,他这几个儿子,全不是省油的灯,个个如狼似虎,瞪着血红的双眼在那盯着,看谁来继承储君,然后张牙舞爪扑向谁。朱元璋为了让他们全都死心,不至于为了储君的位子勾心斗角互相厮杀,终于做出了一个惊天之举。
朱元璋决定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新的储君。朱元璋像苍鹰一样,敏锐的嗅觉不会放过一丝异动的征兆。他发现儿子们蠢蠢欲动,于是果断及时地向天下人宣告了这一决定。
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的消息世人尽知,藩王们全都傻眼了,心想,老头子够狠的,这下得了,放下这些年轻力壮的儿子不用,竟然选择了胎毛未退、乳臭未干的小孙子,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燕王朱棣心里尤其不痛快,本来想着大哥一死,这储君的位子非自己莫属了。平时在朱元璋眼中,除了朱标深得喜爱外,燕王相貌奇伟,智勇有大略,也是深得器重的,其他的儿子就比不了他们两个了,可是,自己竟然还比不上一个小娃娃,故此怀恨在心,也为后来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
朱允炆也是很意外的,没料想爷爷会如此出招。以前朱元璋不怎么待见朱允炆,原因说起来很好笑,因为朱允炆的仪表有缺陷,头盖骨偏歪,被朱元璋戏谑的称为"半边儿月",这不难理解,自己长得丑,自然而然的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孙要漂亮些,要不然世人背地里会笑话,瞧,老朱家都一个样,歪瓜裂枣!
朱允炆是朱标的二儿子,如果老大朱照雄不早夭的话,储君的位子也轮不到他。也许是造物弄人,老天爷偏偏让他做,又偏偏在他的头上面放置了几个比他的实力强悍不知多少倍的叔叔。
朱允炆聪明、仁慈知礼,书读得又好,故此朱元璋才抛弃偏见,对他另眼相看。被立为皇太孙后,朱元璋更是刻意的培养他,亲自督导他上学,教导他处理政事。朱元璋不辞辛劳,目的就是要再造一个"仁君朱标"出来,继续构建自己的理想。
世间没有什么比理想更重要,理想是一切追求的载体。朱元璋对此深信不疑。他是个执拗的人,坚信理想倒了,还可以再造。在这种背景下,朱允炆登场了,但他的可恨之处使得朱元璋的理想最终成空,也使自己的命运注定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