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二)

  强叔弱侄

  朱允炆被选为皇太孙时,心里未必有多少欢喜。他心知肚明,这个位子是个招灾引祸的根苗。他读史读得最多,对历朝历代的宫廷政变了然于胸,谁能保证自己不会陷入类似的逆流中呢?他的心里没底。

  渐渐的长大了,朱允炆发觉爷爷打造的自以为是铁桶一块的江山,竟然危机四伏。朱元璋分封九个能力较强的儿子分别镇守从东北到西北的边境,为了防备异族入侵,巩固国防力量,九大藩王年年都要操演军事,就是搞现在所谓的军事演习。由此可见,这些藩王的手中是握有重兵的。这怎么不叫朱允炆忧心?爷爷老了,说不行就不行,一旦两腿一蹬弃世而去,这些叔叔拥兵自保,或是发兵谋反,谁能制止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年少的朱允炆,他因此也失去了少年应有的无忧无虑的权利。

  朱元璋是真的老了,对这些潜在的危机变得不再敏感。他认为万事已确保无虞,自己大可以享几年清福。外有强藩可保边境安定,内有仁君可使百姓安康,他的脑海里总是氤氲这样的图景。可是生性多疑的朱元璋还觉得有一些问题还需要处理,如果不处理将来就会使自己的孙子为难。

  这次他不再将目光专注于儿子们的举动了,而是要替孙子拔一拔可能危害帝国健康的骨刺。这下那些功臣们遭殃了。功臣们的好日子,早在洪武元年的时候就结束了。自那以后,他们被看作是桀骜不驯的臣子,一旦对帝国的政策不满,就会跳出来反对,甚至不惜兵戎相见。这样怎么得了?拿着帝国的俸禄,还要帝国的皇帝处处低三下四的考虑他们的利益得失,以免唐突生乱,这成什么体统?

  朱元璋毫不犹豫的策划了几宗大案,将他认为将来可能难以镇服的功臣一网打尽。诛杀功臣的政策是一贯的,自从朱标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着手实施。而到了朱允炆成为皇太孙后,这样的工作几近于扫尾的阶段。

  对于功臣的诛杀,朱元璋可以说是用尽手腕,柔的不行换铁的,软的不行换硬的。更甚者在胡惟庸党案中,竟然一怒之下废除了实行千百年的宰相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皇权没有丝毫的节制了,专制到了极点。功臣的急遽萎缩,朱元璋才长吁了一口气,看谁还敢跳出来叫板?

  到朱允炆即位的时候,功臣们丧亡殆尽。这使得朱允炆省了不少劲,没有出现朝廷内部的反对力量。但也造成了巨大的失误,以至于靖难之役发生后,朝廷几无可派之将。

  朱元璋在诛灭功臣后,曾洋洋得意地对朱允炆说,我让你的叔叔们替你抵御外侮,又替你拔掉了内在骨刺,边尘不动,内廷自安,你可以做个太平天子。说罢脸上布满了得意之色,言外之意是我开创你守成,这你总做得来吧。

  朱允炆一听,当时就感到爷爷真是老糊涂了,现在危机蠢动,怎么说让我做个太平天子呢?或许他忽略了,正是叔叔们的威胁才是正经的。他小心翼翼的提醒爷爷,异族入侵,有叔叔们对付,如果叔叔们有异心,谁来对付?说完一双小眼睛紧盯着朱元璋的脸。

  这句话刺中了朱元璋的痛处。如果没人提起,朱元璋会装作相安无事的样子避而不谈,而现在未来的皇帝提出来了,还真有点不知如何应对。朱允炆的担心是正常的,朱元璋何尝没有这种忧虑?只是他老了,不想再提了,他宁愿相信儿子们都是好的,对皇位没有非分之想,也不愿相信将来他们会起来闹事。因此朱元璋保持了沉默。

  但沉默不是最好的答案。沉默了好久,朱元璋才反问道,你以为呢?

  朱允炆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以说自从自己被确立为皇太孙以来,一直都在考虑如何消除这个隐患。现在爷爷问起了,正好说将出来,让爷爷拿个主意。朱允炆说,我先要以德服人,以礼制人,道德和礼法都失去效用,就要削夺叔叔们的属地,还不行就要改封到别处,防止拥兵自守,如果这样还不悔改,就只好与叔叔们兵戎相见了,那时候流血牺牲也在所难免。

  朱元璋再一阵沉默。最后只说,你的办法最好不过了,没有办法比你说得更好。鬼才知道朱元璋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他只是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为什么叔伯子侄之间要动干戈呢,怎么说这也不是好事情。

  从祖孙的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两条信息。一是朱元璋沉醉于自己的理想之中,不再愿意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意外之变了,他偏执的认为那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二是朱允炆早在身居储位的时候就下定了要裁剪藩王的决心,他认定将来叔叔们肯定是要造反的,叔侄之间兵戎相见在所难免,将来要剪除诸王,要事先征得爷爷的赞成。

  只是没料到朱允炆对于这样的大事竟然操之过急。朱元璋一死,他就将矛头对准了诸位叔叔,没来得及深思熟虑。欲速则不达,年少的朱允炆终究是油梭子发白--短炼。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终于怀着放不下心的心态撒手人寰。他是一个强人,也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尽管在他的手中发生了数不尽的冤假错案。他始终在构建自己的理想帝国,为此甚至不惜背负骂名。一个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帝王,是值得后世人尊敬的。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决定次年改元"建文",朱允炆遂称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不久,便颁布了朱元璋的遗嘱:诸王不必至京师奔丧,王国所设官吏,听朝廷节制。从这条遗嘱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至死仍不放心朱允炆的处境,还要做出身后的庇护。

  朱元璋精明到这份上,不得不让我们叹服。他不让诸王进京奔丧可谓用心深远,朱允炆年少登基,自然缺乏震慑的威力,如果诸王来朝,不服幼主,觊觎皇位,继而起了谋篡之心,事情就搞大了。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位必然骨肉相残,那样的话祸就不浅啊。所以索性就不让这群虎狼进京了。但遗嘱的另一半,让王国所设官吏听朝廷节制,可就成了败笔了。这不是明显要利用这些官吏防范藩王吗?这样做藩王们肯定是不满意的。

  不知道这个遗嘱是朱允炆杜撰的,还是切切实实是朱元璋留下的。如果是朱允炆假托朱元璋的名义杜撰的,那则说明朱允炆对当前的处境感到焦虑不安,要采取措施防范叔叔们的野心,但也招致了他们极大的反感,可能被他们认为是一种挑衅行为,其连锁反应的影响不可低估。如此,朱允炆棋局未开,先失一着。如果真的是朱元璋留下的,则只能说明朱元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死了死了还给朱允炆遗下祸柄。

  是真是假已无从可考,但不可否认的是错误的思维已在建文帝的脑中形成。古人讲谋定而后动,这样才可能清楚的判断形势。建文帝恰恰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别人未动,自己先动,别人尚没有这样的心思,自己却逼迫他们走上这样的道路。这样的错误是灾难性的,也不可挽回。在将来与燕王的斗智斗勇中,建文帝最终落败,从此可略见其源。

  所以说,建文帝刚一登基,便自种苦果,这也算做他的可恨处之一吧。

  燕王造反了

  朱允炆顺利地成了皇帝,可以说没受到任何方面的压力。最起码表面看来,他的继承权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没有人说不。这要归功于他的老谋深算的爷爷。

  可是,庸人自扰。别人尚没有动他的意思,自己却坐卧不宁起来,惶惶不可终日,认为叔叔们要对他下手了。自乱阵脚,无异于自掘坟墓。

  他的手下有两个人,一个叫齐泰,一个叫黄子澄,这两个人忠心是一等一的,可是谋略才识却实在不敢恭维,大概可以归入眼高手低之流。他们两个终日里在朱允炆的耳旁聒噪,皇上,剪裁诸王势在必行啊,若不早下决断,恐怕将来就会沦为阶下囚。本来朱允炆心里就不爽,一经两人的撩拨,更加感到时不我待,要尽快的行动。

  刚即位的第二天,朱允炆就把齐泰、黄子澄召集在一起密谈。密谈的话题就是如何削藩,铲除诸王的势力。在先拿哪家藩王开刀的问题上,两个参谋发生了严重分歧。齐泰主张先拿燕王朱棣开刀,朱棣在诸王中的威信最高、实力最雄厚,把他先做了,剩下的藩王就不在话下了,此所谓擒贼先擒王;黄子澄不以为然,他认为应该先以燕王的同胞弟弟周王朱橚开刀,对于燕王朱棣不宜过早的打草惊蛇,先整治周王,便可以去燕王的手足,也可以杀一儆百,敲山震虎。两个人争执不下,朱允炆也很为难。这不是小事,选不好对象,很容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很奇怪,一旦齐泰和黄子澄发生争吵的时候,朱允炆会下意识的倾向黄子澄。大概是因为黄子澄曾为东宫伴读,就是陪伴储君一起读书,朱允炆对他有天然的好感。而齐泰则是老臣了,与朱允炆的关系就远了一层。最后,齐泰的主意被搁置了,朱允炆决定先把周王拿下。

  在黄子澄的策划下,有人向朱允炆告密,说周王有不法行为。但到现在也没人知道周王到底犯了什么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王被朱允炆派去的将军李景隆逮捕下狱。现在看来,这事朱允炆办得不怎么光彩。他让李景隆去抓他的叔叔,却打着"备边"的旗号,天下人不仅错愕,皇上这是下的哪步棋?

  朱允炆让天下人吃了一惊,但更吃惊的却是诸王。周王系狱后,朱允炆曾向诸王摆出姿态--他不仅不会杀害周王,而且还要放掉他。但以后的事实证明,这不过是虚情假意,或可以说是假仁假义。周王最终被废为庶民,流放云南,后朱允炆不放心,又被召回京城,遭到终身监禁。

  从对周王的处置来看,至少说明了朱允炆此时的心理是矛盾的。既想削藩,又狠不下心去,怕天下人骂他不仁义;但他确确实实等不及了,到最后也顾不上舆论怎么说。周王搞掉后,紧接着齐王、代王、岷王相继遭遇如此下场。这下子,吓坏了燕王,这些实力相对较弱的诸王都被做掉,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了。唇亡齿寒,燕王感到危险日益临近。

  到底燕王朱棣有没有反心呢?实话实说是有的,只不过隐藏在心底,时不时跳出来瘙痒一下而已。说燕王有当皇帝的野心,一点也不奇怪。哪个皇子不想当皇帝?但要说他很快就会造反,谁也不肯信。朱允炆是自己制造紧张,燕王是被他逼反的。

  这样说不是给朱棣开脱,不可否认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而且最终也实现了他的野心。燕王篡位之所以成功了,很大程度上是拜朱允炆所赐。朱允炆错误的先发制人的策略,在准备不充分的条件下,就对诸王下手,使燕王有所警备,朱允炆不想让他活,他便放弃犹豫,选择了造反。如果事情不是这样,朱棣很可能在长期的是否要造反的心理斗争中,败下阵来,历史就会是另一番样子了。

  历史不容许假设。真实的情况是朱棣造反了,夺了他侄儿的江山,引来后人不断的诟病。不过,真相告诉我们,诟病是没有道理的。历史不是单方面的审判,而是立体的,不能简单地以结果盖棺定论,而是要分析动机,发掘本源。

  早在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在外的藩王全都进京奔丧。在此期间,朱棣遇到一个和尚,这个和尚很不简单,正因为他的出现,并和朱棣走到一起,明朝的历史为之改变。是他刺激了朱棣的野心,也是他坚定了朱棣的野心。他就是道衍和尚,俗名叫做姚广孝。

  姚广孝是个出色的投机者,而且十分走运。他早年学过阴阳术数,相人术颇为不凡。他看出朱允炆脸上浮满躁气,迟早要出问题。燕王朱棣最被他看好,不仅相貌奇伟,而且脸上紫气盘旋,显示出帝王气象。所以他瞪大了眼睛瞧着,怎么才能接近燕王呢?

  机会说来就来,说起来还要感谢朱元璋。马皇后一死,朱元璋要选派高僧到王国去,以便诸王归藩后,好为马皇后念经超度。姚广孝在与选之列,他前后跑动,没少花银子,也没少花心思。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朱元璋御笔亲批,让姚广孝随燕王归藩。

  朱棣之得姚广孝,好似刘备之得孔明,可谓如鱼得水。姚广孝对朱棣说,大王如果肯听我的话,我送一顶"大白帽"给你戴。朱棣一听心领神会,"王"字加"白"帽乃是一个"皇"字,姚广孝要助自己当皇帝。两个野心家就这样达成了默契,本想回到北京好好酝酿一下,待到有机可乘了再行动,可是朱允炆比他们还急。

  周王、齐王等五王遭到剪除后,朱棣觉得唇亡齿寒,自己的好日子也过到头了。姚广孝劝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拉杆子扯旗造反,成王败寇的赌一把。但朱棣有顾虑。他的三个儿子在进京参加太祖一周年祭的时候,被朱允炆留在都中,倘如燕国有动静,他的三个儿子就完蛋了。故朱棣虽有谋反之心,但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朱允炆却再次做下蠢事。朱棣反心已定,就派人入都中,对朱允炆说,朱棣身染疾病,日夜思念儿子,希望皇恩浩荡,遣归三子。齐泰听说后,就建议朱允炆拒绝朱棣的要求,把朱棣的三个儿子系入狱中,以做人质,那样的话朱棣就不敢胡来。但朱允炆的另一个参谋黄子澄的意见与齐泰截然相反,他主张遣返朱棣三子,以便稳住朱棣,然后再出奇兵突袭,朱棣可擒。朱允炆再一次肯定了黄子澄的意见,将朱棣的三个儿子遣归北平。不久的将来,朱允炆就会为此愚蠢的举动,付出惨重的代价。

  世界上有一种人,到死也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黄子澄就是这样的人。本来就是桌子底下放风筝--出手不高,却偏偏好用奇谋,最后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朱允炆以周王开刀,早被朱棣看在心里,其后朱允炆步步紧逼,削藩灭燕的意图非常明显,难道朱棣看不出来?黄子澄以遣归其子的方式来稳定朱棣,正中朱棣下怀,他正求不得呢。

  朱棣父子相聚,朱棣大喊"天赞我矣",老子想什么,老天爷都来帮忙,娃娃侄儿能奈我何?朱棣再无顾忌,以前不敢干的,现在都要加紧。姚广孝是个好军师,让朱棣省了不少心。他建议朱棣装疯,以打消朱允炆的疑心。朱棣的表演天分得以表露,叫人不得不竖大拇指喊声佩服。

  可是,朱允炆并没有被迷惑。朱允炆等不及了,不会说燕王装疯打马虎眼,朱允炆就会配合,就将计就计,不会。朱允炆出招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却还是清醒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会因为敌人的变招而打乱自己的计划。朱棣自管装疯,朱允炆依旧派兵包围了燕王府。

  朱棣忍无可忍,朱允炆锋芒逼人。朱允炆把事情做绝,朱棣再无后路可退。两方都是剑拔弩张,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一再强调,朱棣是被逼反的,因为一开始,他只有贼心,贼胆却不壮,他被朱允炆逼着出招,处于被动地位。

  现在,朱棣要变被动为主动,一场血雨腥风即将掀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