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革命的大旋涡
攻陷巴士底狱
罗伯斯庇尔
18世纪90年代,在法国的波旁王朝时期,爆发了一场革命。有些人把那场社会突发事件看作是一场大戏剧,很容易地就导致了拿破仑王朝取代波旁王朝。但是历史学家越是深入地研究巴黎和其他城市的警署记录与文档资料,事实就越加清楚地表明:至少在巴黎,这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革命。
尽管通向革命的最初举措是由贵族和上层资产阶级采取的,但是,新的领导者从大众中脱颖而出,他们蔑视和不理睬这场动乱的著名领导者,并且对决策施加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18世纪80年代,法国局势呈现出了所谓的革命要爆发的各种典型的迹象:一个应该稳固却表现出弱势的君主政权,在它应该做出适当妥协时却表现出强硬;一个代表贵族、法人团体和行会权利的实体结构,否定了国王大臣们的改革努力;中产阶级的人才很少能够触及权威和权力的通道;国库空虚;王权、贵族、上层资产阶级之间蕴藏着一触即发的矛盾冲突;更为重要的是,在每一个这样的阶级实体中,都包含着(除了知识分子和政论家之外)一批受压迫的下层阶级,这些人受到卢梭和其他启蒙哲学家的鼓舞,美国革命及其成功的传闻也使他们兴奋不已。在一段虚假的相对的社会平静时期之后,到了80年代末,事态开始逐步升级。在1787年,国王召开了由知名人士参加的紧急会议(最后一次召开这种会议是在半个世纪之前),希望这批改革者缓和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然而,这次努力以失败告终。由于国王与古老的非代表性议会之间爆发的冲突进一步加剧,议会在1788年的春天暂时停止了一切活动。175年来,法国的第一次三级会议法国大革命前君主制下的三个“等级”的代议制议会(EstatesGeneral)是在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基础上召开的(当然,其中并不包括穷人和妇女)。三级会议于1789年5月在凡尔赛召开,当时,在一片盛大华丽的场面中,600名来自第三等级(thirdestate)的代表,身着中产阶级的简朴服饰,步入会场,紧随其后的是身着华衣彩饰的贵族,再接着是穿黑袍的神父,最后是国王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妮特(MarieAntoinette)以及他们的侍从。
路易并没有提出任何重要的改革计划,会议后来演变成了小规模的争吵,并且一度陷入了僵局。而后出现了令人震惊的高潮:像贵族和教会这样的势力坚持他们自己的阶级要拥有自治权——以及否决权,而众议员们则认为,能够拥有此种权力的只能是一个国民议会,于是双方出现了力量的较量。第三等级在要求设立将由它主导的国民议会时,援引了一项新的权利:人民的普遍意志。但是,国王阻止第三等级的代表进入议会的大厅。随后,这些代表就转至网球场,发表了著名的网球场宣誓,并且仍然把自己当作国民议会的成员,继续参加会议。面对这种挑战王室权威的行为,路易优柔不决;他突然将他的改革大臣内克免职。乡村地区爆发了奇特的大恐慌(Great Fear),在巴黎发生了动乱,而后发生了对巴士底狱的突然而至的猛烈的攻击。
所有行动除了最后一个以外,都似乎是由第三等级的领导者们来操纵的,他们懂得如何讲话、谈判、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拟写宣言、做出让步——也就是说,操纵这些事的人是那些一直都擅长此类事情的人,因为他们受过教育、外表体面、通情达理、能言善辩、富于理性。在这场革命的“第一阶段”,几乎听不到下层阶级和他们的领导者的声音。即便如此,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在法国,扎克雷式的起义(Jacqueries)留下了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民间记忆。1752年1755年,巴黎的民众就曾因面包的问题而发生过暴动。在革命发生之前的半个世纪中,罢工运动屡见不鲜——其中有织袜工、制帽工、装订工、毛皮商人、锁匠、矿工、搬运工和面包工举行的各种罢工。那些洗劫了巴士底狱的人,后来被保守主义的历史学家描述为“疯子”和“凶手”,这些人几乎都是手工业者和挣工资糊口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