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试读
美文
国学
书库
导航
历史
T形帛画代表了整个马王堆墓葬的精神核心
历史
一座千年汉墓,三千件珍贵文物,一代文博人的艰难探索。《马王堆考古手记》真实还原了50年前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
六朝考古——西方学术中的中国传统
历史
丁爱博(Albert E.Dien),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系的资深教授,美国汉学界的代表人物,在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多方面均有深入研究,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考古成就卓著。
早期中国的地方与边疆空间
历史
[俄]马硕(Maxim Korolkov):《古代中国的帝国网络:中华帝国在东亚南部的建立》(The Imperial Network in Ancient China: The Foundatio
墨书“会稽”、“山阴”地名汉代木刺实物首次发现
历史
7月12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省绍兴市稽中遗址等4项考古重要成果。
“考古中国”4项最新成果发布:淮安三处遗址再现大运河沿线繁华
历史
7月12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遗址、江苏省盐城市沙井头相关盐业考古成果、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江苏省淮安市城市考古考古成果。
宝鸡出土的142件青铜重器汇聚上海,讲述“礼乐之周”
历史
“天下有道——周礼主题展”近日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来自“青铜器之乡”宝鸡的142件青铜器文物,带领观众走进三千年前的礼乐之周,追溯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日用而不觉的礼仪文化根源。
透骨见人,通古达今:2023年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盘点
历史
人类骨骼考古学(Human Osteoarchaeology)以出土人类生物遗存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将人类遗存的生物学特征与考古学相结合,全面重建古代人类的演化图景、体质特征、生活方式、亲缘关系等信息
潘静如谈清遗民的情感与精神史
历史
1912年清帝退位,民国诞生,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遗民。与之前历朝遗民不同,清遗民面临着道德和价值之源的干涸,经历着从“遗民”到“弃民”的角色转变,他们由此成为国家“脱节的部分”。
南北朝的选官运作与文学“官样”的形成
历史
雨果《悲惨世界》说: “风度是理想的形态,容止则是理想的动态。”若借用这一说法,南北朝士人在追求仕宦“理想”的过程中,世族群体、时代风尚、文章主题、文运走向在选官运作的制度框架下形成了迥异于魏晋的“风度”与“容止”。
解剖“老太太”——马王堆辛追夫人的身后事
历史
从我有印象开始,侯良先生就叫辛追“老太太”。但辛追去世的时候也不过50岁出头,放到今天根本称不上“老太太”。
杭州考古有哪些新发现?浙博的新展有答案
历史
对于古人的生活,我们有很多想象,回答这些问题最直观的是田野考古获取的第一手资料。
鄢陵之战之后:晋国与楚国的南北对峙
历史
春秋晚期,作为四大霸主的楚国,在与宿敌晋国和新生力量吴越的角逐中败败胜胜,反反复复,可是楚国仍然生趣盎然,顿足振袂,忽而偃蹇连蜷,或而挥戈返日,天地为之低昂。
夕阳余晖:文献与考古中的楚考烈王
历史
2024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战国晚期楚国考烈王。
一表读懂中央红军的长征——斯诺特藏之五
历史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于1936年访问陕甘宁,采访毛泽东等中共重要领袖,深入观察红军与苏区社会,写成著名的《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
出使专对:近代中外关系与交涉文书
历史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此处讲古代使节出使,遇到问题要随机应变,合宜地使用思想资源和交涉语言,进行外事活动。
上一页
下一页
读书导航
资讯
新闻
书讯
书评
历史
文化
艺术
人物
书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