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
报纸在18世纪的成功在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而非所包含的内容书摘早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就渴望信息。在前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谈话、八卦、庆祝活动、布道和公告来收集和分享新闻。
-
安迪·沃霍尔的金汤宝罐头与波普艺术连衣裙书摘渔网袜、假发、高跟鞋和睫毛膏;皮夹克、墨镜和黑色紧身牛仔裤:20世纪60年代纽约的地下文化圈,展现出如此这般大胆奔放的风景,成为安迪沃霍尔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和主要议题,也是他最想传递的信息。
-
和阗敦煌:斯坦因与伯希和的“较量”书摘斯坦因(Aurel Stein)这个名字在中国学术界并不陌生,“毁誉参半”这个成语似乎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棺钉。
-
中国各种顶级书法资料在辛亥革命前后集中地传到了日本书摘世纪之交,八国联军侵华,清廷岌岌可危。内忧外患的乱世中,数不尽的国宝流失海外。究竟有多少国宝,经谁人之手,以何种方式,以多高的价格,流落于何方?
-
在都灵,尼采终于发现没有哪个问题比颓废更吸引他了书摘在《攀登尼采:回归自我的心灵之旅》一书中,作者以新一代哲学家的身份重走尼采的阿尔卑斯攀登之路,将旅程中自己的感悟、困惑、惊喜、绝望、震撼、释然真实记录下来
-
德拉克洛瓦的北非之行:来自东方的浪漫和诗意书摘欧仁-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开创者,他富有表现性的笔触和他对色彩的研究,对后来的印象派影响深远,而他对异域风情的热情也激发了象征主义运动中诸多艺术家的创作
-
武则天的餐桌书摘《唐朝人的日常生活》是一本关于唐朝人生活细节的多方位记录。作者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还原唐代民众的日常生活,包括大唐饮食、大唐语言、大唐文化、大唐家庭生活等等主题。
-
《红楼梦》中女性的情怀与绝望书摘《红楼梦》是古典名著,引得众多作家、学者对其进行各种维度的解读。最近出版的《文化十讲》根据上海图书馆举办的《红楼梦》系列讲座整理而成
-
秀才遇到兵:新闻记者与北洋军阀书摘1920年代,张季鸾曾深有感慨地说,近代中国“权力中心,皆集中于军,今人民已不知有党权、政权,而唯见军权。
-
伯施曼的《中国建筑》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书摘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柏林工业大学前身)教授。
-
哥伦布的计划:找到锡沃拉七城、联合中国大汗、夺取耶路撒冷书摘当塞利姆的祖父穆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刚刚2岁。我们自以为很了解哥伦布的故事,但实际上他的故事比我们普遍认为的要复杂得多。
-
一个18世纪在广州破产的苏格兰商人书摘广州的乔治史密斯是如何来到中国的,这依然是个谜。
-
失去的语言——东日本大地震与“否认”的共同体书摘十多年前东日本大地震及所引发的海啸,对于大多数国内读者,犹如一场媒体事件
-
冯骥才:为什么现代画家的画室不再用斋号书摘2022年2月9日,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80岁生日。近日,他出版了随笔集《画室一洞天》,记录他对绘画艺术的真知灼见。
-
雪场变泳池、临时改规则:充满变数的早期冬奥会书摘“冬奥”热情不断高涨的背景下,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后季成撰写了《冬奥简史: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解读》一书,从人文学的视角对冬季奥运会进行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