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专访诗人一行:诗的真实与批评的真实人物一行,诗人,批评家,哲学学者。本名王凌云,1979年生于江西湖口。现居昆明,任教于云南大学哲学系。
-
专访戴锦华:我仍然相信,清醒和智慧的必要人物毫无疑问,性别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交网络上最热的话题之一。与这个议题“热度”同样令人关注的是,网友们的观念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圈层化”。她们的观点大相径庭,但相似的是她们的言说都带有一种激烈情绪。
-
“固执”的雨果人物维克多雨果“作家的固执,或许是他成长的一种方式。”这是法国索邦大学教授埃里克安索(ric Anceau)在《拿破仑三世传》中作出的评判。
-
这一次在青岛,安东尼·葛姆雷作了一些调整人物5号展厅里,两件大雕塑如同微微晃动的秋千,安东尼葛姆雷静立于其间。“展览的关键不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观者的体验。”
-
专访人民文学奖新人奖得主栗鹿:用写作的方式重构自我人物日前,2022年度人民文学奖揭晓,栗鹿凭借中篇小说《空蛹》获得新人奖。据授奖词,《空蛹》凝聚了新一代青年成长过程中的惊奇经验与探索精神,彰显出小说所能抵达的想象广度和思维疆界。
-
高二适诞辰120周年,纪念馆新馆泰州落成人物今年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高二适先生诞辰120周年。
-
梁启超关于国民常识教育的构想与实践人物梁启超作为清末“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之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性无须赘言。
-
抗法名将刘永福的归国之路人物抗法名将刘永福及其黑旗军,从中法战争结束到最终安置广州,前后扰攘近一年,归国之路十分艰难。
-
《我在北京送快递》作者胡安焉:我不算素人写作者人物2020年春节期间,待业在家的胡安焉开始写东西,并陆续发表在网上,其中一篇《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获得了很高的关注。
-
王元化师的读书、抄书与著书人物4月20日,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社科中心及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学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纪念王元化先生逝世十五周年暨《王元化著作集》出版座谈会”。
-
张悦然对谈《十爱》西班牙语译者:情深“译”切,语言之间人物4月12日,作家张悦然在线上与其作品《十爱》的西班牙语译者努丽娅(Nuria Pitarque Ledesma)进行了一场对谈。
-
专访作家陆源:AI值得关注,但值得作家关注的事情似乎有点儿太多了人物小说家陆源,近日推出了一部短篇小说集《南荒有沛竹》。其中的篇章,创作缘起于他的那部长篇小说《祖先的爱情》,创作周期则有近十年的时间。但这十个互相关联的故事,又可视为下一个宏大故事的不同章节。
-
杨紫琼的奥斯卡:一位跨国华人明星的亚裔化人物在2023年的第九十五届奥斯卡颁奖礼上,《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这部以多重宇宙的奇幻包装来讲述美国华人移民家庭的代际冲突与和解的电影成为最大赢家,一举拿下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等重要奖项,…
-
专访索南才让:写作重构了生活,但我依旧是一个牧民人物2006年,21岁的索南才让在《金银滩文学》发表了小说处女作《沉溺》。当时这个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蒙古族牧民根本想不到,十多年后他会在《收获》发表小说《荒原上》,并凭借这部中篇成为青海省第一位鲁迅文学奖得主,也是全国第一批“85后”鲁奖小说家。
-
三岛由纪夫:小说的素材并非人生阅历抑或思想,措辞才是人物《雨中喷泉》一书精选了三岛由纪夫从13岁到38岁之间创作的具有代表意义的短篇小说,其中两篇为国内首次译介,从中可窥见其文字日后的底色与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