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最不招待见的诺奖作家与他破碎的东方朝圣之旅人物可能是戈尔丁一生最失败的地方:他的作品或能招人仰慕,却从来不能让人喜欢他。昔日的想象吹弹即破,代之以讽刺的、常常有些厌世的话语碎屑,是不太照顾读者的感受
-
季羡林: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人物我的大学生活是比较长的:在中国念了四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又念了五年,才获得学位
-
朱诺·迪亚斯:作家若有好坏,我肯定是坏作家人物如果说有好作家和坏作家这种划分,我肯定是坏作家。好的作家每天都写,坏的作家不是这样。好作家不会总把重心放在跟写作无关的事情和活动上,坏作家却是这样的
-
赤子的孤独:50年后忆傅雷人物50年后,我们为什么还是想起这个风声鹤唳的年代中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我们觉得,家书里一句话解释地恰如其分:“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也是他的墓志铭
-
池莉:我从来都是独行侠人物不健康的市场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你必须像小丑一样上蹿下跳。在这种情况下,奖项和市场我都可以不要
-
严歌苓:对自己狠一点,没什么不好人物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唯一不变的,或许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那颗心吧!随遇而安,就是漫漫前路中,我们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
阿乙:庸俗的情感是目前文学的大敌人物有一些文学作者就是这样的,制造这些平庸的文字,祸害后进者和读者。让人想起孔子的一句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老舍的毛遂自荐,幽默极了人物中国文人为自家的作品撰写广告,老舍先生恐为第一人吧!
-
鲁迅一生到底赚了多少钱?人物可以说,鲁迅终生处在生计的纠缠之中。他跟当代“亚历山大”的“屌丝”一代一样,都有着生存的紧张,只不过,他对自己的生计有着务实的考虑。
-
冯唐的真身人物冯唐的作品,在中国这样的语境中,大概不会得这奖那奖,但有这些天性可爱的女读者的支持,我觉得冯唐也该心满意足了吧?
-
陈平原:讨论历史人物,无论说好说坏,分寸感最重要人物讨论历史人物,无论说好说坏,分寸感最重要。真的做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实在太难了。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金庸与新文学:取西方之“盐”,溶入故国之“水”人物金庸本人,似乎也没完全看破“雅俗之见”。他知道,他也说过,自己的作品在武侠小说中是最好的。
-
周国平:我的作品不是心灵鸡汤人物对于有读者将其作品归结为心灵鸡汤一类,周国平并不认同:“我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读我的书,没有真正读进去。我相信我的作品不是这么回事。”
-
同济岁月与冯至的德文学科情结人物冯至(1905-1993)作为一个诗人、学者和翻译家的身份都被认可,但他作为一名教师、一位学界领导者的角色人们似仍关注不够。
-
一封旧信为张恨水研究补遗人物民国年代北京《艺文杂志》1943年11月的第一卷第十一期、1944年1月和5月的第二卷第一期、第五期,分三次发表了署名“螺君”的109天的日记摘抄,发表时的篇名就叫《日记摘抄》,日记的时间跨度为1932年1月4日至1941年11月1日,约二万五千字。海豚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了这部不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