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宿白:从许昌到白沙人物1951年,宿白主持河南禹县白沙镇的3座北宋雕砖壁画墓的发掘,并于1957年出版《白沙宋墓》报告。《白沙宋墓》将田野考古和文献描述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原貌。
-
对话“剧作家”莫言:戏剧流派没准也是风水轮流转人物莫言作为一位以小说知名世界的当代著名作家,他的第一部真正的未发表的处女作其实是一部名为《离婚》的话剧。
-
马原:我不知道啥叫孤独人物见到马原,是在岳阳的一次作家会上。正是早上,在酒店的自助餐厅,60多岁的马原特别打眼,清晰的五官、1.84米的身高,比同龄人年轻许多。
-
郑天挺95岁女儿口述:父亲在西南联大,我们在北平人物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郑天挺(18991981)自1924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抗战全面爆发后,郑天挺组织安排北大师生南下,先后任教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历史系。
-
重要的事情只能通过非常缓慢的过程来实现人物这位未来的作家在圣雷莫上学念书,然后在都灵大学的农艺系登记入学,在那里只坚持到了第一次考试。
-
上山之前的马原人物马原现在享受着具体而真实的生活,看好莱坞大片、画画、骑自行车吹海风,为儿子的小脸欣喜……我也为他感到高兴。
-
王洞:敬悼余光中, 兼忆蔡思果人物余光中先生于2017年12月14日辞世,我是两天后,看了老同学杨庆仪的电邮, 才知道的。
-
董子豪:在侦探小说上,我尝试做出一点新意人物个人心绪与成长历程常常是年轻写作者初始写作的主要题材,1994年出生的年轻写作者董子豪却有一点特别,他的写作开始就抛开了这一环节,而是创作了几个情节丰富、不断推演的中篇故事。
-
食指当年相信的“未来”,就是如今让他懵圈的“当下”人物某种程度上说,如今这个生机勃勃,年轻人已不知“蜘蛛网”、“炉台”、“灰烬”、“余烟”为何物的时代,就是食指当年心心念念的“未来”,只是他不太适应了。
-
高晓松:我想成为一个严肃的知识分子人物高晓松从不掩饰对周深的喜爱,他说后者的声音不但超越性别,而且超越时代,俨然“一个人的唱诗班”。
-
那个成全了清华四大导师的人,已经离开我们40年人物今天教授何其多,真学问、真性情、真风骨的有几个?2018年1月17日,是吴宓逝世四十周年,我们今天纪念吴宓,也是纪念他那种勇于追求、执着坚定的精神!
-
食指与余秀华之争:两个时空的喊话人物老诗人食指批评余秀华成为了近来一个小小的热点。两人不在一个时空和语境下隔空喊话,本没有什么好谈的,但如果考虑到1990年代以来,诗歌写作路径的转向和诗人群体的处境就颇值得玩味。
-
朱自清先生醉酒说英语人物做学问的人老是自卑和自责,绝对不是什么坏事,盲目自大才是可笑的。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把出国留学镀金比喻成为中防止天花的牛痘,胳膊上有了那么一个疤,做学问的便算功德圆满。
-
帕慕克:写小说是为看待这个世界,去理解不同的人人物新作《红发女人》里,少年杰姆跟随挖井人马哈茂德在恩格然小镇挖井。师徒在劳作中逐渐亲如父子,但水迟迟不来,失望的杰姆与流浪剧团的红发女人越走越近。
-
微风收木末,群动息山头:追记汪先生人物就在新年的第一日,竟如此意外、如此惊人地传来了噩耗,我素所景仰的前辈学人汪先生因遭遇车祸,遽然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