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中日韩学者探讨古代中国玺印,《方寸万象》新书揭幕书讯许多人小时候或许在街边看到过篆刻印章的小摊,随着老师傅刻刀一笔笔落下,几个颇具古韵的字体呈现在印面上。
-
《思想的邮差》:以阅读抗衡世界的扑朔迷离书讯在人工智能时代,阅读的价值是什么?作者王强认为,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书籍的深度和完整性比以往更为重要,“书籍可以为我们带来一种完整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用书中的智慧来抗衡扑朔迷离的东西
-
90后小说家路魆:出发,去发现生活的更多可能书讯今年8月,90后小说家路魆带来了最新短篇小说集《吉普赛郊游》。全书收录了十个新锐中短篇故事,在一次次向往自由的“吉普赛”式旅程中,主人公们漫游、放逐、归来、游移、观察……
-
韦敏《丛台别》:由汉剧入手,写武汉城市变迁书讯近日,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作家韦敏的长篇新作《丛台别》。《丛台别》命名出自同名的著名汉剧折子戏——丛,就是人生;台,指的是舞台;别,是人生与舞台的终极归宿
-
曾国藩编练湘军和稳定湖南的努力书讯近代史学者龙盛运的《湘军史稿》,成书于1980年代,虽有着时代痕迹,却是迄今有关湘军史研究著作中颇为少见的佳作。
-
德意志帝国的兴衰:铁血首相与商人,在那个时代各取所需书讯“铁血首相”俾斯麦、犹太银行家布莱希罗德,这是一对曾经在德国政坛叱咤风云的组合,前者在台前呼风唤雨,后者在幕后提供支持,正是这“金与铁”的组合,奠定了德意志帝国的崛起。
-
红孩《活出想要的人生》:从小事着眼,为时代留影书讯如果有人问,文学在哪里?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还会想到鲁迅、巴金、冰心、老舍、莫言、刘震云,更会想到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但对于这个问题,作家红孩的答案是:文学不在庙堂,而就在人们往来穿梭的大街上。
-
“禅与文明丛书”展现禅宗全球发展脉络书讯9月20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禅与文明丛书”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在京举办。
-
《史记今读》:作为“钢铁”的司马迁,是怎样炼成的?书讯“六经之后,惟有此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人类文化长河中,《史记》早已成为绕不过去的一部经典。
-
高峰枫、刘铮谈书的命运与书的馈赠书讯2024年8月18日,北京大学教授高峰枫先生与书评人刘铮先生在上海做了一场主题为“书的命运与书的馈赠”的对谈,围绕各自的新书,谈了关于阅读、书籍和辨伪的种种有趣话题。
-
《天生无畏》出版,回顾抗美援朝英雄范天恩的一生书讯9月21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天生无畏》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和平时期335团英雄部队代表柳绍华政委等嘉宾发表了致辞。
-
重新审视1980年代文学与文化,这个研讨会带来全新视角书讯日前,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蔡翔的新作《1980年代:小说六记》问世,这部作品不仅延续了其前作《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的深刻思考
-
《心远》:一个教育世家的百年沧桑书讯9月19日,长篇纪实文学《心远:一个教育世家的百年沧桑》的重印首发式在京举办。
-
回到革命的过程:17世纪英国君主制的变革书讯作为企鹅英国史的第六卷,已故知名历史学家马克凯什岚斯基的《君主制变革:1603—1714年的不列颠》,是一部集中呈现过去半个多世纪英美史学界修正学派对17世纪英国革命史研究成果的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
-
潘向黎《茶可道》:千般风雅在茶中书讯近日,上海作协副主席、作家潘向黎的《茶可道》(增订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举办了“一盏茶,片刻亦永恒:潘向黎《茶可道》(增订本)新书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