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王左中右:沙僧的内心独白-我没那种命文化明明他眼神里渴望的是灵山更加光彩耀人的佛位,但笑意盈盈的如来观音却对他摇摇头,告诉他:“这,不是你的。”
-
美好不容亵渎,童话应走出暗黑的叙事文化当今兴起的童话暗黑风实则反映出当今社会文化对公认的、既定标准的怀疑,这种怀疑首先即指向那些被人们奉为范本的经典。
-
谁再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你就可以呵呵了文化诺贝尔文学奖并非金科玉律,文学本身也很难比较高下,所以包括诺奖在内的任何评奖都是主观的,不甚公平的。所有获奖者、提名者或者没有获得提名的作家,他们的水平没有高低之别。
-
葛亮:文学,或许是任何时代的救赎文化或许,因为文学的存在,我们心中的时代可以留存得更为清晰、丰盈、久远。代际间传递下去,成为永远的记忆标签。
-
粉丝经济不能搅局文化市场,文艺创作应回归文化本位文化引导粉丝经济,助力文艺创作,必须以约束引导情感参与的尺度和方式为准则,真正实现应援文化的健康发展和粉丝消费的转型升级。
-
资中筠:中文的底子没有打好,一个人的思想不会深刻文化假如中文底子不打好的话,这个人的思想不会深刻,洋文再流利,毕竟还是中国人。外文以后可以补,中文错过了就补不回来了。
-
公益图书项目,最大的问题不是盗版书文化受关注过高,变成景点,违背了图书馆设立的初衷;不受人关注,缺乏资源,又维持不下去。
-
十大经典词牌,原来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文化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名的由来,一说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
-
日本动物园的角色变迁:“现代”话语到“殖民”叙事文化一些学者所指出,现代化远不是一个人类和自然越走越远的进程,而是人类对自然的剥削越来越有效率的过程。而这两者的关系在今天这个或许能被称作后现代的时代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
听来自世界各地的书店主人,聊他们最热爱的事业文化“书店不是装饰城市的幻梦,而是每一个灵魂的归处。” 它们没有倒下,而是信守诺言、和我们的城市一起成长。如果你的城市也有这样一个迷人的所在,请先为他们鼓鼓掌。
-
民国知识分子的“朋友圈”: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沙龙文化民国时期北平、上海的沙龙多是去中心化的公共空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们自由、平等的交往风采,堪称当时知识分子们的“朋友圈”。
-
王敦:中文系学生热衷理论,不读文学作品,怎么办文化文学的概念只不过是一朵浪花而已,而文学的实质,即语言符号编码的产品,从来没有消失过。
-
那些在咖啡馆看笔记本的是怎样一个群体?文化“自由职业者”的激增源自生产方式的变化,即所谓的从物质生产向非物质生产的转变。
-
中医药教材进入中小学:传统文化须以科学眼光去审视文化“中医”指的应该是“中国古代医学”,它对应其他民族的古代医学知识,比如“西方古代医学”。
-
吟诵声中有诗词另一半灵魂文化在古代,吟诵从蒙童入学开始,伴随读书人的一生,许多诗词名家都在作品里直接提到了吟诵的重要性和日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