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追索石窟寺流失文物,中国文物界首发《天龙山倡议》文化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里。
-
跨越六十年的合作:两代学人接力出版上海工人运动珍贵史稿文化几年前,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马军在该所现代史研究室偶然发现了一份完成于1960年的《上海工人运动史稿》。
-
从“曹冲称象”到《大象的退却》:中国古代存在“自然观”吗文化2021年云南的大象走红网络,中国的大象为亚洲象,当代中国亚洲象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少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双版纳和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历史上的大象却不是如此。
-
奥运观念在中国的接受历程文化接受史研究最初兴起时,往往聚焦于不同语境下的读者对文本的感知和解读。随着接受理论的深化,越来越多的领域成为其研究的对象。
-
江南文化讲堂:从大运河中探寻江南文化基因文化“江南运河贯千里,清波一脉通古今。”大运河绵延千里,从北京一直到杭州,不断地被更新和改造,我们总是在古人优美的诗句中感受到大运河带来的繁荣富庶,开凿于先秦的江南运河成就了江南千年繁盛。
-
泉州申遗成功了!见证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文化“这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公元13世纪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古城泉州如此描述。
-
流失海外近百年,天龙山佛首归乡重现“最美微笑”文化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里。
-
历数我遭遇的几次“数字死亡”:真实与虚幻终将走向重合文化哪怕对于每天上网冲浪的人而言,互联网的游戏规则里仍有太多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最近我密集地遭遇了几次让我意想不到的“数字死亡”。
-
世界文学新动向:作家的第二场所文化蕾切尔卡斯克:第二场所“我愈发明白自己是以艺术立场进入生活,我不需要直接体验生活”,此前在接受路易斯安那台访问时,蕾切尔卡斯克说。
-
不断的生态灾难下,我们需要“战时共产主义”文化近几天,河南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引起了我们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关切和忧虑。美国、加拿大严重的旱情和德国的洪灾也表明了气候危机的全球性。
-
“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方笑一:古今人性自相通文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的九死一生,数遭贬谪,却仍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刘禹锡在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涯中没有放任自流,反而写出“前度刘郎今又来”这样的诗句
-
从钟鼎彝器到花卉蔬果,博古图中的物与人文化“博古”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张衡《西京赋》,“博古图”一词则最早见于北宋徽宗时期编纂的《宣和博古图》。
-
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文化本文摘选自《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的线上讨论会会议记录稿。
-
英国“利物浦海事商城”被除名《世界遗产名录》文化正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无记名投票,决定将英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利物浦海事商城”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投票显示18张有效票中,13票同意除名。
-
亿万富翁的太空殖民计划:谁将成为“星际探索”的牺牲品?文化在亿万富翁们争相向太空进军之际,来自美国的杰夫贝佐斯与埃隆马斯克已经成为了该领域最为激进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