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学者卢敏: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我看来是“意料之中”文化瑞典学院将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
-
今年诗人没希望了?看看30年来诺奖诗人名单再说文化按照惯例,北京时间今天(10月7日)19时,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由于去年美国诗人路易斯格丽克的获奖,今年各类预测普遍认为瑞典学院不会再授予诗人这一殊荣。
-
像羊像马又像鹿——汉代麒麟长什么样?文化汉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昭帝驾崩,因无子,权臣霍光选择让宗室刘贺前来继承皇位。
-
彭州小石村:时代的乡愁,他们在行动文化伴随着20年高速增长的城镇化率,城市与乡村间的二元边界正在被打破,而乡村建设也成为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文化工作者和民众希望了解和关注的话题。
-
留下“新青年”的光影,雕琢信仰的力量文化1920年,青年毛泽东和陈独秀在《新青年》编辑部,曾探讨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的成功经验,讨论如何建立中国共产党,包括在毛泽东的家乡湖南如何发起筹建成立共产主义研究小组,领导湖南革命运动等事。
-
过去20年,这几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已不在人世文化北京时间今晚7点,诺贝尔文学奖将公布。在兴奋与好奇中,我们遗憾地发现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经有19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离开人世。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是谁?文化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1年10月7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
-
昔日衣被天下,黄道婆改良的松江布该如何重新走入大众视野文化坐在老式织布机前,70岁的老人徐永梅找回了十几岁当姑娘时候的回忆,踩下织机踏板,把磨得发亮的梭子从两排棉线中飞速穿过,重重压实,一根纬线就织好了。
-
《暮年》出自杜甫?专家:完全无关,拙劣的同时易消解经典文化杜甫又“忙”起来了。近来,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流传一首据称是唐朝杜甫的作品《暮年》,被冠以“最美最甜”“惊艳了大唐”……
-
陈寅恪《贫女》诗别解文化陈寅恪《贫女》诗,作于1954年季秋,全诗四句:绮罗高价等珠玑,白叠虽廉限敢违。幸有阿婆花布被,挑灯裁作入时衣。
-
世界文学新动向:千禧一代作家与资本主义现实主义文化萨莉鲁尼新作《我的美丽新世界》(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出版后,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阵鲁尼热。
-
看三丈三“超级宣纸”的诞生与千年古村晒秋文化安徽宣城泾县是宣纸之乡。宣纸自唐代诞生以来,一直在泾县地区传承与发展,明清时期被称为“泾上白”“泾县纸”,迄今,宣纸制造业和由其衍生出的独特宣纸文化已经在泾县流转了千年
-
上博受赠文物记:郑振铎的汉砖与王一平的古砚文化“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每件展品背后都有着或广为传颂、或不为人知的捐赠故事。
-
走进国漫新时代,如何创造更多可能与惊喜?文化9月29日至10月4日,第17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如约而至,一批主流动漫精品力作在会展上亮相,各板块活动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获得多方关注。
-
看上去很美的“儿童哲学”教育,该如何落地?文化双减政策下,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然而我们该如何定义和理解孩子的综合素养?我们又该如何定义现代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如何在其中体现东方价值观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