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上海中国画院年展迎新:呈现画家新感悟新思考艺术“新时代 新征程 新笔墨——2022年上海中国画院年展”12月30日起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推出。
-
《富春山居图》“火前本”汇考——追索《剩山图》的修复依据艺术对于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摹本的一系列“火前本”,作者逐一分析了其产生经过并给予重新认识
-
国民艺术运动:滕固与20世纪中国“社会美育”思潮艺术近代中国“社会美育”理念的早期建立与传播,是中华美育精神内涵现代性转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从同一时代的《兰亭修禊图》《雅典学院》说开去艺术中国明代文徵明的《兰亭修禊图》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有何关联?在中意建交50周年之际,上海当代艺术馆与意大利特莱加尼百科全书学院联合组织的“中意人文艺术对话”于12月开启
-
清宫玻璃画技艺的传输:欧洲—广州—宫廷艺术玻璃画自欧洲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形成了广州和北京宫廷两个绘制中心。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文献档案的分析,指出玻璃画进入中国后首先在广州发展起来,后进入清代宫廷
-
建筑瞭望:发电站、火车站、啤酒厂的工业转型艺术进入后工业时代,工业遗产的保护、转型、再利用已然成为各国共同的课题。通过产业融合、艺术产业转型等发展方式,一些工业遗产重新延续了生命,添增了新的活力。
-
九旬丁立人夏阳:呈现发源于本土的艺术实验艺术近日,“丁立人、夏阳双人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十周年特别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展览聚焦于两位年逾九旬的艺术家,沿循两人创作语言生成的独特轨迹展开。
-
以人工智能呈现的MoMA馆藏,除了梦境还有什么?艺术如果一台机器将MoMA的馆藏全部看完,它会做什么样的梦?会再现?还是会创造?
-
书法学科“升级”之忧艺术今年秋季,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美术与书法”正式列为一级学科,几年间,书法学科实现了“三级跳”。
-
“山水舟行远”:书画文物里的江南山水与人文艺术山水有灵,居而有境。江南的秀丽景观是在优越的自然环境基础上,经历代有序的开发、经营,逐步而成的,彰显着自然与人文和谐交织的智慧。
-
拉美艺术的神奇与魔幻艺术得益于拉美大陆特殊的混血文化,拉美新生代艺术家在吸收外来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巧妙结合本土文化艺术,在欧洲文明和印第安文明、原始丛林和现代城市之间穿梭
-
从六朝砚看到明清砚:南博呈现“墨田”砚展艺术笔墨纸砚是古人用来书写的工具,其中“砚”虽居末位,但亦大有学问。上古无“砚”字,那么砚是如何诞生的?四大名砚为何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传世精品?除了石砚,砚还有哪些材质?
-
故宫藏画里的“围炉煮茶”:竹炉汤沸火初红艺术“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农历冬月二十九,冬至。冬至,是进入隆冬的标志。在这个愈发寒冷的节气里,约三两好友围炉煮茶是最合适不过的,既暖身又为清冷的生活环境,增添几分情致和雅趣。
-
罗特列克全球巡展到沪:相遇百年前的浮生巴黎艺术至今已过百年,红磨坊依然是巴黎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同时也是影视剧和绘画等艺术创作的取景地,这应归功于法国画家、近代海报设计与石版画艺术先驱——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1864-1901)传神的艺术作品。
-
从上博所藏唐宋绘画论艺术源流艺术谢稚柳与陈佩秋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著名的艺术伉俪。近日,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正在程十发美术馆对外展出,展至2023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