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纵浪大化”:中央美院展出袁运生与壁画梦艺术“纵浪大化——袁运生与壁画梦”近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呈现。展览主题“纵浪大化”来自于陶渊明的千古名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
聚焦文艺复兴,“世界艺术史卓越学者对话”在沪启动艺术9月15日晚,达芬奇研究权威、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弗兰克费伦巴赫教授(Frank Fehrenbach)在上海北外滩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一场题为“早期近代欧洲艺术的生机之眼”的演讲
-
海派渊源与30位名家带来的“江山人民”艺术上海海派艺术馆近日邀请当代卓有建树的30位中国画名家近百件作品,以“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汇聚申城。
-
诺兰对奥本海默情人的刻画有何不足?艺术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新片《奥本海默》,讲述了奥本海默在二战时期参与曼哈顿计划并推动原子弹研发的故事
-
卜算子——读《息翁玩具图》(外一篇)艺术李叔同是近现代传奇人物,于诗、文、书、画、音乐、戏剧、佛学等方面皆有杰出成就。读传奇人物最难,既为传奇,则多万万想不到,万万做不出。
-
王羲之书帖在东瀛艺术王羲之书帖在周边国家的散播,当时应该非常广泛,只因记录缺乏的缘故,现在能见到的已经十分稀少。不过在日本,从文献到实物都有令人兴奋的遗存。
-
晚明书法潮流的代表作——傅山《啬庐妙翰》艺术一种纯粹的精神无意识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人们试图用言语、书写,或其他各种方式来表现出思想真实的运作。
-
故宫里的“宋拓魅力”:《西岳华山庙碑》华阴本等亮相艺术由故宫博物院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推出的“宋拓魅力——碑帖珍本特展”今天在故宫文华殿举行开幕式。
-
儿童美育观察:缺少的,是凝视与发现之美艺术美需要凝视,更需要熏陶与耳濡目染。在倡导“社会大美育”的当下,美术馆应该如何面对儿童美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艺术场馆,其中亲子家庭占了很大比重。
-
周碧初诞辰120周年:让“看不见”成为“看见”艺术周碧初(1903-1995)是20世纪中国现代油画和美术教育的先驱者、上海油画雕塑院的前辈大家。
-
画中观器,看宋代家具的简约清雅艺术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除了瓷器、绘画、诗词文章,家具同样是宋人美学的重要载体之一。
-
走向公众的东坡《赤壁图》艺术苏轼对赤壁的书写留下了不尽的语音,北宋以来,有大量文学、绘画、书法、戏剧作品不断形塑这一文化记忆。
-
《奥本海默》如何刷新了凯蒂·奥本海默的银幕形象艺术凯蒂奥本海默在嫁给罗伯特奥本海默之前,她的名字是凯蒂普宁,出生于德国。十四岁时,她随父母移居美国。
-
苏轼、陆游书迹相遇西子湖畔,“宋代书法及影响”将展艺术9月13日起,“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将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美术馆展出,展期为一个月。
-
任伯年“回乡”:故宫、上博等珍藏名迹汇聚绍兴艺术任伯年(1840—1895年),名颐,字伯年,以字行,浙江绍兴府山阴人。任伯年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的开拓者,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海派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