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什么是科学吴国盛本书直面现今国人科学概念的误区,即要么把科学等同于技术,等同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要么把科学看成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智力成就。作者指出:科学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现象,科学根源于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因而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文化现象。现代科学起源于希腊科学的复兴以及基督教内在的思想运动,对力量的追求、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成为现代科学的主导动机。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并无科学。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有独特且强大的科学传统。
-
知日·机甲苏静《知日?机甲》特集——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媒体品牌「知日」推出《知日》特集第26弹!“机甲”,是成年顽童们的梦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行动、拥有自我意识的机械钢铁渐渐从电视和漫画里走了出来。我们钟爱《EVA》和《机动战士敢达》,是迷恋超前的机械设定,还是感动于制造者心中的执念?机甲从幻想走进现实,是科技的赏赐还是人类执念的达成?《知日?机甲》特集,带给你最直观的机械冲击。
-
寻路中国海斯勒(Hessler, Peter)本书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内容包括:城墙,村庄,工厂等内容,让人们看到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大地。
-
梁冬说庄子《人间世》梁冬 著当你自以为是个“好人”,却总觉得自己处处不顺——在职场上被插刀、在家中被老公(老婆)和孩子无视甚至疏远、以“我为你好”的出发点做事却总被嫌弃……这正是你不了解人性中的危险所致。 在《梁冬说庄子?人间世》中,梁冬以幽默犀利的语言为你深度解读人性中的我执、我慢、我嗔、贪心、刷存在感、苛求别人、自以为是、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等等人性的弱点。告诉你:在人世间,不管怎么折腾,仅仅做个好人很危险,仅仅做个有心机的人也很危险,仅仅做个没有觉察的人,还很危险。愿我们每个人都活成一个慈悲跟智慧永远并行的凡人。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罗伯特·麦基麦基的《故事》是一本被影视圈奉为圣经的编剧书,讲述故事创作核心原理。越来越多小说作家、文案策划和商务人士也开始研习其中的讲故事技巧。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高级电影鉴赏入门指南,也可以将它视为文学写作、艺术修为内功进阶,还有人从中领悟了人生哲学和生活道理。被英国卫报称为“亚里士多德后最有影响力的讲故事理论家”罗伯特?麦基将他30年间行走全世界,向10万名学员开班授课的精华写在了这本《故事》里。
-
武士道[日] 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已成为解读日本民族精神的入门书,是新渡户稻造于1899年在美国用英语写作而成。《武士道》一出版即在西方社会引起极大反响,短时间内被译成日语、法语、德语、俄语、波兰语、挪威语、波西米亚语、匈牙利语等多种语言译本。新渡户稻造将日本武士道同西方的骑士精神、基督教教义等主流思想进行类比,援引孔孟之道和王阳明的哲学观点,从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等几个层次展开论述,层层剖析,立体展现日本武士阶层的行为准则及处世哲学,用“武士道”解释了日本崛起的精神动力。身为武士,腹中空空也不能表现出饥饿,否则是一种耻辱。刀匠不仅是工匠,还是富有天赋的艺术家,他的作坊就是他的殿堂。只将平时认为值得交友的人,作为战时的敌手。蔑视死亡是勇敢的行为,而在生比死更可怕时,敢于活下去才是真正的勇敢。……
-
死亡文化李书崇自人类以外,迄于今日,已有850亿人先后死在这个星球上。他们全是我们的亲族父祖。死亡时一个绝对不可逆转的过程,所以任何人不能重复体验、表达感受,这种无助和未知感让人对死亡有着本能的畏惧。其实,死亡是美丽庄严的,它消弭了人类所有的灾难,让一切生命获得了永恒。人文学者李书崇带领读者步入生死代代交迭的历史长河中,希冀每一个尊重生命的人可以更理性、更成熟地对待生命。
-
单读06:逃离-归来许知远《单读06:逃离·归来》为《单读》(原“单向街”)系列文集的第6辑,本辑专题栏目围绕“逃离·归来”,分别从艺术、文化和非虚构报道等多角度,对一些社会文化现象、历史文化名人和轶事作了回顾、访谈和叙写,包括史景迁夫人金安平谈庄子与历史写作、《纽约书评》谈美国诗人奥登、青年摄影师塔可在纽约的生活和创作、哈佛大学“尼曼学者”杨潇在美国大学中的所见所闻,等等。
-
当代日常文化研究系列: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德)赫尔曼·鲍辛格《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是鲍辛格的教授资格论文,初版于1961年,再版于1986年和2005年。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民间文化与技术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根本规律。因此,采取的是系统的和结构的(共时性)方法,而不是局部的、历史的(历时性)研究。作者从现象学角度考察民众主体的视域融合,分别从空间、时间和社会的层面具体分析了民间文化与技术世界相互制约和彼此影响的本质联系,在大的概念框架下组织并容纳了各种看似具体的经验材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复杂多变的现实图景。它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发现和启蒙,更是对普通民众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凸显和解放,也促成了民俗学从古代文化的理论研究转变为当代日常生活的实践研究。
-
日常生活的启蒙者(德)赫尔曼·鲍辛格这是德国当代民俗学家赫尔曼·鲍辛格(Hermann Bausinger,1926— )的一本对话体学术传记。鲍辛格是战后德国民俗学的发展进程中最具深刻影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日常生活的启蒙者”,作为德国民俗学“图宾根学派”的旗手和掌门人,他的个人业绩足以左右一个学科的发展走向。“图宾根学派”聚焦在社会、文化和历史三者重合阈限内的日常生活。对这样的日常生活的启蒙也是通向解读社会结构、历史进程和个体物质与精神再生产的出发点,是理解肩负文化重负、置身社会转型之中的“具体的人”之关键所在。这本书既是鲍辛格半个世纪学术人生的写照,也是民俗学界的中坚学者对半个世纪学术史的回顾,是三代六位学者共同打造的、在回忆的基础上对图宾根经验文化学(民俗学)学术思想与学术实践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