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
开元释教录2智升本录撰述的宗旨,据作者在总序中说,是因为佛法东传以来年代已相当长远(从后汉明帝永平十年到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凡六百六十四年),翻译的经典,“屡经散灭,卷轴参差”,更有一些人渗入妄伪,弄得混杂难以考究。从前虽有不少学者,用心整理写成经录,当时所存凡六七家,但还没有穷极根源,因而颇多遗漏。本录就是为了要考校这些异同,指出它们的得失,而使佛典叙次有条不紊。
-
开元释教录1智升本录撰述的宗旨,据作者在总序中说,是因为佛法东传以来年代已相当长远(从后汉明帝永平十年到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凡六百六十四年),翻译的经典,“屡经散灭,卷轴参差”,更有一些人渗入妄伪,弄得混杂难以考究。从前虽有不少学者,用心整理写成经录,当时所存凡六七家,但还没有穷极根源,因而颇多遗漏。本录就是为了要考校这些异同,指出它们的得失,而使佛典叙次有条不紊。
-
科南本涅盘经2章安顶法师起卷是如来次广答所问。破前四执文为三。一广破计常。二略破乐净。三广破计我常。我是执之端首故广破之。初破常文为三。一明外道理非。二明其言谬。三正答所问。初又三。一明非。二举过。三结非。初文者。何故名非横计有常。常非缘生缘生无常。然诸外道有计自然应不从缘。若自然者法尘对意而起此计。岂非缘生。是故外道悉是无常。善男子佛性无生下。二举过即举是对非。旧云。当果佛性故不生灭。若是缘生即是生灭。此不应然。今是举正以对邪计。
-
科南本涅盘经1章安顶法师上代直唱消文释意。分章段起小山瑶关内凭等。因兹成则。此经文句盈缩非一。有二三四五七八。梁武但制中前中后。开善唯序正。光宅足流通。灵味问有缘起。答有余势。河西五门。婆薮七分。兴皇八门。虽兰菊各美而经遮论开。牧女添水遮也。派深析重开也。今分为五。又为七。一列章。二示处。三释名。四生起。五通别。六引证。七异解。初列章者。一召请涅槃众。二开演涅槃施。三示现涅槃行。四问答涅槃义。五折摄涅槃用(云云)。二示文处者。初从如是讫流血洒地。是请。
-
开元释教录3智升本录撰述的宗旨,据作者在总序中说,是因为佛法东传以来年代已相当长远(从后汉明帝永平十年到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凡六百六十四年),翻译的经典,“屡经散灭,卷轴参差”,更有一些人渗入妄伪,弄得混杂难以考究。从前虽有不少学者,用心整理写成经录,当时所存凡六七家,但还没有穷极根源,因而颇多遗漏。本录就是为了要考校这些异同,指出它们的得失,而使佛典叙次有条不紊。
-
观心术苍空子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观心术》记录了一个现代人在红尘滚滚的世界里,发出的真实而自由的心灵之声。它共分“何处初萌我们的心”“何时绽开我们的心”“何谓练达我们的心”“何堪善护我们的心”“何以喜乐我们的心”“何能安宁我们的心”六大楫,讲述了一生中所珍惜的情缘往事——亲情、爱情以及友情。书中把它们放置在心的回归层面来审视,使它们就像是静谧时间里闪烁的璀璨光芒;或撷取了电光火影般闪掠过心头的光风霁月,于安然中体会人生、青春的一种美好。
-
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2暂无信息尔时诸比丘尼。着革屣持盖诣诸白衣。诸白衣讥呵言。此诸比丘尼如淫女行来。诸长老比丘尼闻种种呵责。乃至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亦如上说。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着革屣捉盖行来波逸提。盖者。乃至草盖。革屣者。乃至一重。式叉摩那沙弥尼突吉罗。不犯如上。
-
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1暂无信息佛在须赖婆国。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诣毗兰若邑住林树下。其邑有婆罗门。名毗兰若。波斯匿王以此邑封之。闻佛释种出家学道。成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普知世间一切心念。为说正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与诸弟子来游此邑。叹言善哉。我愿见佛。即与五百眷属前后围绕出诣佛所。遥见世尊在林树下。诸根寂定光明殊特。欢喜踊跃下车步进。住立问讯却坐一面。尔时世尊。为说妙法示教利喜。闻法欢悦即白佛言。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1佚名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共摩诃比丘僧大数五千分。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其心调柔软摩诃那伽。所作已办。弃担能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已得解脱。唯阿难在学地得须陀洹。复有五百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得圣谛。复有菩萨摩诃萨。皆得陀罗尼及诸三昧行空无相无作。
-
妙法莲华经玄赞2佚名赞曰。下颂。总有一百六十五颂。分之为二。初八十四行半颂。颂前法喻。后告舍利弗汝诸人等皆是吾子我即是父。下有八十行半颂。是第三大段。劝信解于此经。欣当成之佛智。初中有三。初六十五颂半颂上喻说。次十八行颂颂上合说。后一行颂颂前结说。以是因缘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除佛方便是也。初六十五颂半颂喻说中分二。初五十三行半颂喻昔权。后十二行颂喻今实。初文分四。初半颂颂三界佛有喻。第二有三十二颂半。颂五趣危亡喻。第三有十四颂见设权方喻。第四有六颂颂依言勉难喻。初喻长行有六。今但颂二。一家主。一宅相。前云多有田宅。此中有一大宅者三释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