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文集
-
说有这么一回事凌叔华 著; 叶君 编《说有这么一回事》精选凌叔华小说、散文及自传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笔法细腻,情感动人,并流露出宝贵的女性意识,至今读来仍有较大的艺术魅力。并附有同时代人回忆凌叔华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凌叔华。
-
人间有味汪曾祺 著《人间有味》是汪曾祺写美食与爱的经典散文集,在他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人间有味》前两辑尽写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汽锅鸡,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护国路白汤羊肉,玉溪街蒸菜,葱油饼、锅贴、片儿汤,火腿月饼、酥皮包子,玉麦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五味》中说到山西人能吃醋,辽宁人爱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南方爱吃甜,四川人口味偏爱麻辣等让人不由在心中勾画起一张美食地图;《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淌着红油的鸭蛋,咸菜慈姑汤,各种河鲜、野味和田间地头的野菜;《食道旧寻》中写老舍先生的好客、沈从文经常吃米线,陶重华、吴宓、张宗和、孙凤竹、崔芝兰、沈有鼎、吴征镒诸先生在牛肉面馆的定期聚会;写冰西瓜的技巧,写豆腐的各种做法……让人不由觉得垂涎三尺,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厨房里。后两辑写亲情、友情、街巷之情和乡情,充满着浓浓的回忆。那种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透过纸被,直抵人心深处。
-
光与静默(黎)纪伯伦 著,李唯中 译本书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鲁迅经典最全集(超值白金版)鲁迅 著,黎娜 主编鲁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从小受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熏陶,后在求学及日本留学期间又广泛地接触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极度震荡与变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与思想体系。作为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的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中国文学则不能没有鲁迅。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新文学,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表现对象上,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新的高峰,而巅峰之上的领军人物便是鲁迅。他以笔为枪、以文作盾,唤醒了国人麻木的灵魂,为黑暗的天空带来一抹恒久的光明。黎娜主编的《鲁迅经典》是鲁迅的经典作品全集,收录了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杂文精品。《鲁迅经典》在编排过程中,我们在经典篇目中配以插图,其中既有映衬时代背景的历史照片,也有表现鲁迅生平的相关资料,还有知名画家为作品绘制的精彩漫画等,图文互助,使阅读变得清晰生动。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帮助读者更透彻地了解鲁迅,开拓阅读视野,获得智慧启迪。
-
一年谈话今宵多王充闾 著《一年谈话今宵多》收录了王充闾先生的重要演讲二十三篇,并附录即兴演讲五篇。这些演讲的主题多样,贯穿古今,从历史漫谈到创新思维,从简单赏析到深度追求,从中国传统文化到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是一部涵盖面非常广,可读性很强的图书。
-
老舍和他的作品胡金铨 著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 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 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注:(骨泉),读“sónɡ”,异体字,同“?”。
-
瞧,这个人[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王涌 译尼采在临近精神崩溃时,用纸和笔回顾了自己"超人般"的一生:如何与大音乐家瓦格纳相会、相知又决裂;如何摆脱叔本华悲观哲学的影响,成为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信徒;如何用一本又一本惊世骇俗的著作,炮轰死气沉沉的欧洲思想,重估一切价值……本书展现了尼采充满思想激情的一生,同时也向世人宣告:美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热爱命运",就在于努力"成为你自己"!可以说,关于如何过好一生,尼采在一百多年前,用超凌时代的睿智,同时付出了超凌时代的代价,以这本极具震撼力的自传:《瞧,这个人》,公布了他的思考。
-
魂兮归来杨苡,赵蘅 编《魂兮归来》以著名翻译家杨苡的视角,对杨宪益先生的一生进行回看,既是杨苡女士作为妹妹对兄长的怀念,又是同为翻译家的杨苡女士对同行、战友的怀念。书中大量收录了杨宪益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书信,是了解杨宪益先生的重要参考书籍。
-
诺贝尔文学奖:大师作品精选(美)海明威 等著 吾蕴 编1895年11月27日,瑞典著名发明家和化学家诺贝尔写下遗嘱,将自己的全部财产约计3122万瑞典克朗捐出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在这一年,根据诺贝尔的遗嘱,瑞典政府建立了诺贝尔基金会,设立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并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从1901年开始,每年的12月10日成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日”,这一天是诺贝尔逝世的日子,也是隆重的诺贝尔授奖大典举行的日子,授奖大典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两地举行。奥斯陆市政厅里,挪威国会主席将和平奖授予获奖者,除此之外的其他奖项得主由瑞典国王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仪式上授奖。在授奖仪式上,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内的每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除了得到一张奖金支票外,还将得到一张奖状和一块有诺贝尔头像的金质奖章。2012年12月10日,诺贝尔授奖大典照旧举行,但这一天对于中国人来说又有些不一样。第一次,一位中国籍作家站在领奖台上,从瑞典国王手中领取了这一奖项。
-
麦田物语王安忆 著茅盾文学奖自一九八一年设立迄今,已近四十年。这一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奖项一直备受关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大多在文坛耕耘多年,除了长篇小说之外,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等“短”题材领域的创作也是成就斐然。为更完整地呈现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综合创作实力、艺术品位和思想内涵,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遴选部分获奖作家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的经典作品,编成集子,荟萃成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经典”丛书,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 《麦田物语》一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王安忆的“短”作品精选集,收录了《叔叔的故事》《小城之恋》《酒徒》《岛上的顾城》等经典短篇小说和散文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