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
-
曾国藩诗文研究黄伟 著《曾国藩诗文研究》首先通过对曾国藩与道咸同诗(文)坛的总体观照,抽绎出曾国藩与道咸同诗(文)风转捩的内在关联。继而对曾国藩诗文理念进行溯源与检视,梳理出曾国藩的文化坚守与学术抉择对其诗文旨趣与艺术取向的影响,厘清其诗文理念在祧唐祢宋诗学格局中的承祧与追求,剔抉其对桐城派诗文理念的承继与超yue。在还原文学生态的前提下,《曾国藩诗文研究》对曾国藩的创作实践(诗歌、古文、联语、奏疏)及诗文理念进行解读与考察,揭橥曾国藩这位儒家文化卫道者在晚清特定时段的文化史意义及文学影响。
-
西班牙20世纪诗歌研究赵振江,范晔,程弋洋 著20世纪的西班牙诗坛是“又一个黄金世纪”。马查多和希梅内斯虽然都受以鲁文·达里奥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影响,却各领风骚,成为“九八年一代”和“一四年一代”的代表人物。“二七年一代”更是群星荟萃,相映生辉:加西亚·洛尔卡、阿尔贝蒂、阿莱克桑德雷、豪尔赫·纪廉、萨利纳斯、达马索·阿隆索等,共同书写了西班牙当代诗坛一部多姿多彩的神话。他们摒弃法国超现实主义的自动写作,但又注意挖掘传统诗歌中的超现实主义因素,从而使西班牙抒情诗从“纯粹”转向“多元”。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割裂了西班牙诗坛,“社会诗歌”蓬勃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旺、审查制度的日渐松动、国外文化特别是以电影为代表的北美大众文化的涌入,诗坛日趋活跃起来。经过“五零一代”的过渡,至“新锐派”诞生,西班牙诗歌重现了色彩斑斓的局面。《西班牙20世纪诗歌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对20世纪西班牙诗歌的发展脉络、流派特征、名家名作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和评述。
-
二十四诗品导读郁沅 著《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部十分重要而有特色的著作,历来与《文心雕龙》并称为最美、最吸引人而又最难懂的古代文论经典作品。《二十四诗品》是一部讲论诗境风格之美的书,将诗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品,用生动的具象来显示各品之美。为了有助于对这种美的理解与感受,本书每品疏讲分"解读"与"例释"两部分。解读部分每一句在逐字逐词释义之后,皆串通译成今文,力求忠于原文之意。例释部分举出与每品所论相符的诗例,作具体的鉴赏分析,把欣赏与论述、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使读者在美的享受之中,对中国古典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
-
竹影横斜祝德纯 著《竹影横斜》为作者多年诗文结集,共分五辑,包括天光云影、如梦烟云、竹影横斜、闲庭信步、竹园夜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经过细心摭拾,虽不是个个颗粒饱满,却也足以酵成一坛好酒。求学、教人、育子、出游、闲居、学术研究、亲朋往来,平淡也罢,激动也罢,艰难也罢,欢喜也罢,感慨也罢,皆浸透着彼时彼刻的真心。此时,人生大半已过,这坛“酒”亦可拿出来,或深夜独酌,或良朋相聚,自醉亦可醉人。
-
明代词史余意 著《明代词史》以近年来明词以及明代词学文献整理为基础,采用统计定量的方法,结合文本细读,对明词的相关问题进行定性,从宏观的角度勾勒明词的发展格局。在研究理念上,不拘于词的传统意识,采取“词在明代”以及“明代的词”这种普遍与特殊相结合的思路,既照应前后朝代的历史传承,也显现了词在明代的独特图像。在编撰体例上,采用中观的词坛视角,以层面和专题为面,以词人为点,以面带点,力图从整体上审视明词。《明代词史》对明词研究范围有诸多拓展,首次对皇族词、复古派词、女性词、边塞词、忠烈词等作了专题考察,对明词的特色、价值以及演变等提出了较多新见。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元代诗学通论查洪德 著研究中国诗文乃至诗学者历来重视先秦以迄唐宋,而近来明代、清代的研究也渐次升温。至于元代,长期以来人们的主要兴奋点全在元杂剧。少数行有余力者,或分润散曲。元代诗文以及诗学则处于边缘甚至视野之外。新世纪以来,关注元代诗文的人渐多,《全元文》与《全元诗》也相继出版。
-
潇湘诗词稿(精)韩永文《潇湘诗词稿》为作者在湖南工作的十年间所创作诗词的集结,既有对潇湘山水名胜的赞颂,也有对湘楚历史文化的追想,更有感怀时事、记录生活之作,体裁则包括格律诗、古体诗、词等等,可谓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湖南这片土地的热爱、对潇湘文化的向往。
-
诗人的散文:帕斯捷尔纳克小说研究汪介之 著《诗人的散文:帕斯捷尔纳克小说研究》是从诗学视域对帕斯捷尔纳克的全部小说创作(13篇中短篇小说和长篇《日瓦戈医生》)进行综合研究的学术成果。《诗人的散文:帕斯捷尔纳克小说研究》充分运用第一手原文资料,通过研究过程中在国内首次完整翻译帕斯捷尔纳克的全部中短篇小说,细读各篇(部)小说文本,结合作家的诗歌、书信、日记、回忆录等相关史料,对这些作品在情节结构、形象塑造、场景设置、意象选择以及艺术风格等做了深入分析,有力论证了各篇(部)小说之间的联系,致力于把握帕斯捷尔纳克小说的丰富底蕴,探讨了这些作品所显示的诗性特征和作家的诗学观念。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英汉对照)莎士比亚 著,屠岸 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莎士比亚在运用这个诗体时,极为得心应手,主要表现为语汇丰富、用词洗练、比喻新颖、结构巧妙、音调铿锵悦耳。而其最擅长的是最后两行诗,往往构思奇诡,语出惊人,既是全诗点睛之作,又自成一联警语格言。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
-
筱露斜阳红筱60年代的人带着党的光辉下的热情、淳朴和健康,红筱老师就是这样,她的散文诗只会告诉你这人间一切的美好,阳光、朝露、月光、山川、花朵、孩子、老人、白雪、大海,这美丽祖国的一切美好都融化在她赤忱的热情里,偶尔的感慨和疑惑在这热情里也很快被向上的信念冲淡。这些饱蘸热情的美好光景流溢出笔端,便成了这一篇篇美文,读来能让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