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最后的对话(2)(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奥斯瓦尔多·费拉里 著● 在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光,博尔赫斯在布利诺斯艾利斯城市电台中与作家奥斯瓦尔多·费拉里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对谈。这既是博尔赫斯生前后三年的大规模的谈话,同时,也不同于以往的采访、访谈,这是博尔赫斯一生中难得的、两位作家之间的平等对话。博尔赫斯的谈话,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充盈着深邃的人生智慧和广博的学识,含义隽永,历久弥新。● 这百余场对谈,涉及话题繁多:关于身份、文学、哲学、爱情、梦、东方、佛学、旅行、探戈、好莱坞……所有的话语,都萦绕着博尔赫斯的灵性,令所有读者“都将以他的眼光来观察万物,并且或多或少,成为博尔赫斯”。● 能够拥有博尔赫斯,能够阅读他、走进他的智慧世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读者不可多得的幸运。本书中文版的引入,让我们有机会来走近博尔赫斯本人,走近他终身奉献和驱策的拉美文学。
-
中国诗歌研究(第十三辑)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赵敏俐 著;李敏俐 译《中国诗歌研究》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此为第十三辑,分为“辞赋研究”“古代诗歌文献与文本”“古代诗歌研究”“诗歌理论研究”“当代诗歌研究”“青年论坛”六个栏目,既关注了学术史和诗学文献的总结整理,包括极有价值但其它刊物很难包容的谱录类成果;又关注了年青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是文学研究者特别是中国诗歌研究者和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可选读物。
-
十三行小字中央江弱水 著从一件不惹眼的拍卖品,引出中国古代一段令人热眼的风怀诗案:十三行小字中央,竟隐藏着如此细微而又惊心动魄的情感密码!从曹植到王羲之,再到朱彝尊,从诗歌到书法,再到历史,作者用细腻而体贴的文笔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古代一种情爱模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
文学的事件何成洲,但汉松 著本书从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的不同角度梳理、探究“事件”领域的已有成果和发展前景,收入17篇探讨文学与事件之关联的优秀论文。深入阐述了从事件角度开展文学批评的哲学基础与核心概念,并结合对中外文学作品、电影和译作的分析,探索这个理论概念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开展文本阐释的方法论。
-
插图本俄国文学史刘文飞 编著本书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俄国文学的完整历史,上起“史事歌”和“编年史”,下至“后苏联”和“后现代”,并附有近百幅精美插画,以图说俄国文学进程中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和文学事件,图文并茂,真切可感。
-
《文学评论》六十年纪念文选(全4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大型学术刊物,主要内容为关于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史问题、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的研究和评论文章。本书精选《文学评论》六十年的代表之作,按照学科汇辑为四卷:文艺理论与比较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这些文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启示作用久远。
-
荒原与救赎郭磊本书分为七章:一章:受伤的渔王;第二章:创伤范式;第三章:荒原的降临;第四章:魅影的侵袭;第五章:不可言说之痛;第六章:拯救之路;第七章:出荒原记。主要以现代主义诗人T. S.艾略特的诗歌作品作为出发点,分析其作品中“荒原”产生的原因,并引用创伤理论对其作品进行深层次剖析,探讨诗人及其作品中的创伤叙述,并对比诗人拯救的路径。
-
青鸟(双语译林)[比]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 著;刘夫 译《青鸟》是一个用心灵寻找幸福的哲理童话故事,为中英对照版。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圣诞节前夜,泰泰尔和麦泰尔的家里非常安静,因为他们家很贫穷,没钱给他们买礼物。突然,仙女贝丽露娜走了进来,她说自己的女儿病得厉害,只有找到青鸟,她的女儿才会好起来。她送给孩子们一顶有魔法钻石的帽子,打发他们去寻找青鸟,于是兄妹俩在猫、狗,以及各种物品和元素的灵魂的陪伴下,在光女神的指引下去往回忆之地、夜神的宫殿、光的庙宇、未来国度、墓地和森林里寻找青鸟。可是,在规定的日期到来的时候,兄妹俩最终没能找到青鸟,他们难过失望地回家,却惊喜地发现,代表幸福的青鸟并不在远方,而一直就在他们身边。
-
妙喻连珠:李瑞环著作中的比喻和用典郭湛,贺耀敏,王宏霞 等著2005年以来,李瑞环同志已经出版《学哲学 用哲学》、《辩证法随谈》、《务实求理》、《看法与说法》等多部著作,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这些著作中许多比喻、典故都脍炙人口,流传很远。通过深入学习我们发现,大量使用比喻和典故,是李瑞环同志几乎所有文章和讲话的共同特点。其中,丰富形象的比喻来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对民间语言的灵活运用,而充满哲理的典故则来源于他对中国历史文化典籍的广泛阅读和对传统文学艺术的深厚熏习。这种比喻和用典的结合,使李瑞环同志的著作既具有严谨深邃的思想性和说理性,又富有鲜活生动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既有理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非常适于日常学习掌握。本书从李瑞环同志的著作中选取了百余条有代表性的比喻和典故,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加以解读评述,希望能增进读者对李瑞环同志思想、文风等的深入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解掌握。
-
声音的种子:罗兰·巴尔特访谈录(1962-1980)[法] 罗兰·巴尔特 著,怀宇 译《声音的种子:罗兰·巴尔特访谈录(1962-1980)》收录了1962年至1980年间,《费加罗报》《电影手册》《快报》等法国媒体对罗兰·巴尔特的访谈。在这些访谈对话中,巴尔特向读者阐释了自己关于电影、时尚、摄影、阅读、写作与批评的诸多看法,对自己的一些经典作品如《写作的零度》《恋人絮语》《符号帝国》等也进行了解读。这些对话为我们了解这一智慧、并富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呈现了一个颇具洞察力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