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接受不等于遗忘[美]埃米·尼特菲尔德埃米·尼特费尔德的命运在父亲变性、父母离异后被翻转、颠覆。童年时期,埃米饱受困苦,在精神状态不稳定并患有囤积癖的母亲的抚养下,每日被迫服用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家里那些破烂、发霉的东西被母亲堆成了一座座不断攀升的山峰,沉闷、刺鼻的气味让人窒息,老鼠在屋子里来来去去,如此恶劣的居住环境,使十几岁的埃米不得不在寄养家庭和精神病院之间流转。在人生低谷期,自学考上常青藤院校成为她自救的方式,也给她晦暗绝望的人生带来了转机。在即将踏入哈佛大学之际,她在布达佩斯游玩时遭受了性暴力事件,这场悲剧重重地笼罩在她和母亲之间本就紧张的关系上,像是一道阴霾,难以散去。在经历了诸多的磨难和挫折后,埃米终于在哈佛大学完成了她的学业,并成为谷歌的软件工程师。尽管拥有高薪工作和同为工程师、近乎完美的丈夫,可她始终无法完全走出成长带给她的痛楚与矛盾。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现实和理想的碰撞、融合,她坚定地踏上了人生之路,脸上也绽放出久违的笑容。这本回忆录记录了一个原生家庭失能、缺失教育、备受心理创伤折磨的少女如何勇敢地直面人生,完成自我救赎的真实经历。她告诉我们:不要让任何人定义你的人生!
-
吴伯箫散文吴伯箫内容简介:吴伯箫作为散文家,早在北京师大学读书时,就已经开始发表作品,早期散文写作的风格与何其芳、李广田二位相近,当时曾把何其芳、李广田、吴伯箫称为战前“散文三杰”。吴伯箫散文有着传统散文“卒章显其志”的特点,表达出来就是在文章末尾表达一种昂扬向上的激情,从而传达出积极、健朗、进取的精神,给读者以鼓舞。此次重编《吴伯箫散文选》,依照乡土、世相、风物、人生、历史等主题分类编选,力求展现吴伯箫完整的写作道路,并补充了两三篇集外佚文,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观察吴伯箫散文的新视角。
-
故乡在黄昏中佛刘本书了作来发表在各文学杂志的26篇短篇小说。其中既有通过的视角表达人间情感的《外婆的沧州》,也有描写学生时代个人成长的《拔草少年》《温暖的冬天》,还有以挖掘人性光辉为主题的《故乡在黄昏中》《麦香》《港湾》等篇章。小说语言温润,叙述自成风格,在带给您阅读美感的同时,也会让您对生活产生深刻的思考。
-
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以话本小说资料为中心杨东方 著《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以话本小说资料为中心)》通过对话本小说等资料的爬梳,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对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
傅雷家书傅雷,朱梅馥,傅聪 著,傅敏 编傅雷家人编定的傅雷全家于1954年—1966年间的往来家信精选,收录信件215通,其中傅聪、傅敏的信件没有进入公版。 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寻常父子的闲话家常,而是两位特殊艺术家的心灵对话。其中有父子之间对学习之道、音乐之道、艺术修养的深刻讨论,也有关于为人处世、情感恋爱的劝慰训诫,更有儿子在成长中的情感起伏与心绪抒发。翻开这本书,感受两代人的心灵碰撞与精神交流,体味父母与孩子之间浓浓的爱意。父子间的对话,再现了傅雷由严父变朋友、傅聪由青春而成熟的过程,共同呈现的乃是奔放的热情、激越焕发的生命力。如果说傅聪家信犹如正在雕琢尚未成形的璞玉,傅雷家信则为我们展现出雕琢璞玉的全过程,是为傅雷教子篇,傅聪成长书。
-
李鸿章看球李国文中国文人的脐带,终究是连接着这块灾难深重的土地上的。他们的责任,他们的担承,他们的不胜唏嘘,慷慨当歌的抒怀,他们的壮志未酬,英雄扼腕的悲情,他们的国是日非,江河直下的哀惜,也在不断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同时,他们的呐喊,他们的呼吁,正直的人想做成一件事之难,而小人想搞坏一件事之易,中国文人在爱之迷茫,生之艰难,居之不易,行之趑趄的途程中,智者被愚者统治,弱者被强者草菅,焚坑的恶焰不息,文字的罗网密织——是令我们不胜唏嘘的。《李鸿章看球》收录现代散文家李国文先生的精品散文共计70余篇,具体收录了:《温故知新》、《芝麻开门》、《“王麻子”情结》、《人生一博》、《上海,一九五一》、《有朋自远方来》等作品。
-
经典常谈[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朱自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贫苦,富于抗争精神。“十月革命”爆发后,朱赫莱来到保尔的家乡做地下工作,培养了保尔的革命热情。保尔加入红军后,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因受重伤无法再回前线,于是他投入建设国家的工作,在此期间与恋人冬妮娅分道扬镳。此后,保尔又遭受了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打击,但他凭意志走出低谷,并写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以另一种途径实现了理想。《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从事国学研究与教学的重要成果,内容是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国学经典的解读,共13篇,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中国传统文化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
-
遇见西湖 遇见爱金影本书作者原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主持人、记者、自由诗人,她将江南女子的柔情爱意融入西湖的春夏秋冬,用真挚、大气的笔触抒发一个长期在西湖边生活的知性女士点点滴滴人生感悟及深厚情怀。本书将江南水乡女子的诗性美与灵性意蕴的江南美、西湖情、以及与精致而丰满的人生历程相融合,更多地拓展了当前知性、前沿、独立女性内在的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育儿观,同时展示出不同年龄段人生的诗情画意,把忙碌生活过成灵魂深处的清泉,活出诗与远方的向往和动力。
-
林徽因的蓝颜知己林杉本书着重通过民国社会背景下知识精英群像勾画,以及他们身后某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记述,还原和呈现林徽因及其朋友、同事的生活状态,给我们展现出那个时代文坛或杏坛大师级人物的追求与梦想、思想境界和精神人格。并通过林徽因与这些知识精英的交流与纠葛,展示出他们非同一般的忧患人生。
-
植物记钱红丽 著作家钱红丽的关于植物与节令的文集。为了人生的幸福,必须爱日常的琐事,从中感受至高的甘露之味——这或许可以看做本书一以贯之的主旨。 书稿分为“四季帖”和“草本木本”两辑,第一辑从春天的气息一路写到冬天的味道,第二辑虽以植物为主题,但仍脱不了对季节的敏感,依旧按季节排序。诚如作者所说:“我的四季,就这样一年年,在看花与吃饭中倏忽而去。这样的平凡庸俗,果真是美好奇崛。”简单两辑,已令人心生轮回之慨,更真切地感知到,人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而非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狂妄主宰。 笃定是需要底气的,底气源自对植物的欣赏与尊重,也源于精神生活的富足:做饭之余,有诗,有画,有音乐。正因为作者赋生活以文艺色彩,这些事关柴米油盐的文章也不会寡淡如日常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