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许知远 著本书是许知远早年的代表作,长销近二十年。书里的篇章是作者在星巴克咖啡馆、北大校园的男生宿舍等地方写下的读书随想和读书笔记,充满了年轻人对人类文明的向往,憧憬着融入伟大灵魂散发出的光辉,与此同时,他面对既丰富又单调的社会,一次次剖析自己的内心,确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寻找自己的历史坐标。书中表现出对个人独特性的坚持,对封闭、自溺的小世界的警惕,对年轻一代颇有启发。
-
旧时星刘克定本书内容分为“倏忽而逝的流星”“脱离轨道的星球”“管评二则”三块,对苏曼殊和张资平的身世和作品做了考证和选编,力图用文学的笔触,再现那个时代的历史,因为他们的作品和遗笺太多,只能就收集得到的进行选编,约略作些介绍和注释,以窥一斑。
-
我这有限的一生周作人周作人说他的理想只是那么平常而真实的人生,凡是热狂的与虚华的,无论善或是恶,皆不喜。周作人心里期冀闲适——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然而这些终究只是空想,他自言:心思散漫,好像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 周作人自诩为“苦茶庵”主人苦茶翁,便是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彷徨与无奈的苦涩观,他把一切看作浮云似的,自得其乐的活着,只求心境不要再粗糙荒芜下去。 《我这有限的一生》精选周作人数十篇文章,有对自由宽懈日子的回忆,有对人生之苦的体察,有对自我思想命运的剖析。周作人披中庸之衣,着平淡之裳,于苦味人生中自有一套人生消遣法。
-
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 著《爱你就像爱生命》是王小波留给世人全面的书信作品。相比小说和随笔的字斟酌句,这些不加掩饰、发于肺腑的信让我们读到了更为真实的王小波。写给爱人李银河的信看到了他的热烈纯真,写给朋友的信了解到了他对世事的感悟……文字集有趣、深情、思考于一身,让人动容。 《爱你就像爱生命》真实展现了王小波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一部跨越情书之上的爱情经典。
-
将军与红颜吴兰波《将军与红颜》收录了作者吴兰波创作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小说《将军与红颜》讲述了一位仰慕者与戴安澜将军之间发乎情、止乎礼的动人故事;《大地是小姑》追忆了养育自己的小姑令人感叹的人生际遇;《晚霞绚烂无比》描写了一个热情奔放、单纯朴实的姑娘小七子对爱情的追寻;《铁窗锈迹》回忆了一段特殊的铁窗生活;《被遗忘的谋杀案》展现了一个律师历经磨难仍坚守底线的故事。
-
行走世界之巅:梦想与征途的五堂课刘冰 著《行走世界之巅 梦想与征途的五堂课》是作者游学经历和游学思想的转变,由个人行动转变成带大学生公益旅行,由挑战式骑行转化成文化游学,由个人行动变成带家庭游学,由到远方游学变成广州游学……几年下来,作者有了更深的体验,生命是一次无畏的旅行,它的意义就在于超越自我。那些路上的经历的人与事,那些看到的壮丽河山,常常让人热泪盈眶。于是作者把这些故事和感悟写下来,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描述,以期孩子们在阅读故事中感悟人生。
-
铎尔孟的红楼梦(法)郑碧贤 著《铎尔孟的红楼梦》讲述了三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翻译者和校译者铎尔孟、李治华和雅歌,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从1954年到1981年,历时27个春秋,合力将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翻译成法文出版的曲折历程,尤其对法文版《红楼梦》的翻译先驱——校译者铎尔孟的生平和思想做了全面的展示。
-
长河流沙魏景芳 著《长河流沙》这本书作者为魏景芳。本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部分是作者本人书写的散文、随笔等;第二部分是有感而写的诗歌;第三部分是书法作品。作者回忆往昔岁月,对自己从政、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生的盘点,将岁月认真铭记。
-
风荷忆旅沈裕慎作者以丰富的素材,独特的视角,饱满的情感,对诸多风光胜迹和地方特色,作了较详的记叙,善妙语,重音韵,融知识、艺术、趣味、思想及地域特色于一体,无不张扬着较强的视觉震撼力与文学的冲击力,无不透露着作者所拥有文字的自信与自豪,散发着一股温馨的气韵,使全书之品质与品位相得益彰,别具气度,别见力度。作品风格冼练沉雄,行文潇洒,叙事与抒情结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旷达幽远的意境,是部很有文学感染力,也是很接地气的游记作品,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气息。语言质朴,文笔流畅,什色斑斓,精致华美,给人以知识的力量,以悦读的享受,以情感的交流,以真切的感悟,独具一格,雅俗共赏,适合大众阅读。
-
长歌集凭风 著《长歌集》所载诗15首、词38首、曲1首、赋2篇、记传文3篇、对联4副,共63篇,全部为作者一人原创,全部用文言文写就,其中诗、词、曲、赋、联完全遵循格律。诗文讴歌了壮丽山川、锦簇芳华、四季美景、故友重逢、人间真爱、登高望远、安康祥和、美食茶点、乡愁怀旧、惜别寄语、祝婚悼亡等等,全部为作者亲身经历的真情实感。对于目前大部分诗词爱好者填词时不顾词牌喜怒哀乐的普遍现象,作者整理了大部分宫调对应的感情层次、词作格调附于《长歌集》之后,供诗友参考。作者在每首词作正文后列有“宫调”进行详细说明,并列有“格律”进行详细提示,供诗友写作时参考。作者在写作时对前人忽视的两个问题进行探索,**性地提出了“虚词位”概念和“避词林正韵同一个部”的概念,相关论述见《长歌集》“说明”一文。《长歌集》作者于该文中提出当前诗词创作中对格律评判的量化指标,供同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