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激流中冯骥才 著本书写了历史和个人相融合的文学上的八十年代。冯骥才认为八十年代不仅是中国当代史一个急转弯,也是空前又独特的文学时代。那是一个非常的时代,也是一个反常的时代;一个百感交集的时代,也是一个心怀渴望的时代;一个涌向物质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纯精神和思考的时代;一个干预现实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 在这本书里,作者记述了他亲历的新时期十年的文学活动,以及作者对整个新时期文学现象的反思。 出版背景:冯骥才计划要写的这一套书有五本,先后是《无路可逃》(1966-1976)、《凌汛》(1978-1979)、《激流中》(1979-1988)、《搁浅》(1989-1994)、《漩涡》(1995-2015)。五本书连起来是他五十年精神的历史。他已经把前两本写出来出版了。现在《激流中》的十年记述了激流奔涌的八十年代,向读者展示了作者人生一个跳跃式转换的季节——由寒冬快速转入火热的炎夏。
-
万般迷津,唯有自渡季羡林 著人活着,都会遇到种种困境,有如一道道迷津横亘在眼前。真正活明白的人早已看透了生命的真相——每一种磨难都是生命的馈赠,你不能妄图依靠他人。这是一部季羡林的经典散文集,体现了季羡林的生命哲学——人生需自渡。在漫长的生命旅程中,悲欢离合是生活,坎坎坷坷是人生;猫猫狗狗亦有情,花花草草自欢喜;当遇万难而不觉难,吃千般苦而尤觉甘。保持生命的激情与热情,做真正的自己,就能渡到生命的彼岸。 当世界杂芜时,愿我们回身看向自己,勇敢前行。
-
为什么我不是读书人陈丹青 著《为什么我不是读书人》为陈丹青近十年精选访谈、讲演的合集,分五辑:采访、讲演、关于《局部》、关于木心、关于木心美术馆。对话中依旧有谈不完的艺术与文学,还有他从事《局部》与木心美术馆工作以来的不少文案。面对当下流量时代的浮躁,他问道,观看,被观看,传播,被传播,你身在哪一端?《除非我们亲历》收录过去十年间陈丹青为亡故师友写的十篇纪念文章。他说,他的写作都是受人所托,这十篇,却是闻知噩耗,便坐下来写。当感慨前辈的身世与受难,他说,要懂得过去的记忆,除非我们亲历。《目光与心事》收录陈丹青过去十年 的艺术评论文章,跨越戏剧、小说、音乐、摄影,以及素人的绘画。作者自嘲这些皆为“轻佻”的评论,却能看到其中对“真”的赞美,对“灵”的惊异,对“艺术家命运”的慨叹……
-
一定追到你邓东,汪浩著关于药品方面的广告专著。通过精典的药品广告案例、精美的图片,探讨了药品广告的特征与内涵,分析了药品广告创作...随着我国加入WTO,医药消费市场已经掀起了一场OTC(非处方药)的消费热潮,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在计划经济下医疗单位销售药品占药品总销售绝大部分的格局。这一市场发展趋势既为制药企业提供了无限商机,也给他们带来了药品营销的巨大挑战。本书是关于药品方面的广告专著。它通过精典的药品广告案例、精美的图片,探讨了药品广告的特征与内涵,分析了药品广告创作与传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可作为制药企业、经销商与广告界人士的案头借鉴与参考。作者简介:邓东,1992年毕业于湖北工学院美术系,现任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系讲师,曾参加编写《商力大辞典》、《商务欺诈与反欺诈》两本书、主编《美术设计与鉴赏》、《广告学》等书籍,并撰写论文十几篇。汪浩,1991年毕业于武汉纺织工业学院,现任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讲师,在多家刊物发表论文5篇,参与编写《美术与设计鉴赏》、《广告概论》等书。目录:1.之战——药品行业的发展态势1.1国内外药品市场全透视1.2药品行业发展前景1.3药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2.重大变革——药品广告的内涵与特点2.1推广模式发生剧变2.2药品广告的社会功能2.3药品广告理念大变革3.超越性思维——药品广告的定位与创意3.1品牌与个性3.2人性与情感3.3利益与需求3.4安全与便捷3.5机遇与危机3.6品质与承诺3.7终端与服务4.广告无章法——药品广告的表现技法4.1听觉传达的感受4.2抓住你的视线4.3行之有效的信息表达策略4.4异彩纷呈的表现风格5.展示自我——药品广告的媒体选择5.1四大媒体竞争白热化5.2其他媒体的灵活运用5.3合理进行媒体的组合6.五彩缤纷——优秀药品广告点评6.1优秀药品整合营销案例点评6.2优秀药品广告(平面)赏析6.3优秀药品广告(影视)赏析6.4优秀药品广告语集锦参考文献后记
-
你不必完美林丹环 主编活着是为了追求什么?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怎样的一生才不后悔?几乎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在心底叩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既要了解社会,更需认识自我。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标准答案永远只存于自己心中。涉江而过,芙蓉千朵。生命厚重漫长,却又似浮光掠影。在缤纷迷离的光影交错中,你望见自己的倒影了吗?打开《悦读季系列名家经典?修身篇:你不必完美》,看看那些名家们是如何看待时间与生命、思索自我与人生吧。
-
这才是我说的鲁迅 著《这才是我说的》是鲁迅先生作品的精选集,选取杂文、散文、小说、书信、日记、诗歌等共42篇作品,每一篇都让读者对鲁迅这位“表里不一”的大先生有更具体的认识。 虽然鲁迅先生已经被网友们封为互联网“梗王”,但有很多梗并非鲁迅所言。《这才是我说的》一书中,每字每句包括标点符号都出自鲁迅原文。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狗·猫·鼠》等我们曾被要求背诵的名篇,重读会有新的收获;《我的失恋》《我要骗人》《论“他妈的!”》体验大先生逐渐暴躁的小情绪,还有多篇从日记中精摘出来的微观探寻:鲁迅无事时日记走极简风,有事就买糖给生活加点甜;与许广平书信往来的《两地书》选篇将犀利哥的铁汉柔情暴露无遗。 在众多鲁迅作品集中,这本《这才是我说的》可能是极易见字识人并且能对作者做出全面认识的一本。享受觉醒年代的恢宏乐章里,长期被我们忽略或听而不闻的小音符,重新认识趣味、情商、审美都在线的鲁迅先生!
-
花之语蒋经韬 著《花之语》通过春夏秋冬四个特定的时空,通过对人生、社会、生活的正能量的思考与感悟,品读细思,净化个体心灵,激发向善向上的力量,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内心和谐共处,荣辱相伴!
-
声如夏花王水明 主编内容提要:2018年以来,浙江之声以“声音”为核心的融媒体步伐加快推进,不断打造“可听、可读、可视”三位一体的融媒体广播,取得了可喜成就。全书从“好声音,来自‘真’声音”“好声音,来自心灵的咛唱”“好声音,玩出创意生活”三个版块,以案例的形式通过对优秀广播融媒体产品的策划背景、产品立意、制作亮点、社会反响进行展示和总结。同时,全书作者均为来自浙江之声相关项目的一线制作人,他们用“小故事,大情怀”的创作理念,从多个角度、层次生动再现了浙江之声以“声音”为核心的融媒体步伐加快推进,紧紧围绕“浙江之声 听见美好”,打造“可听、可读、可视”三位一体的融媒体广播,立足声音优势,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实践和取得的成果。在案例的基础上,本书的理论梳理部分还通过聚焦传统广播、声音媒体、短音频新制作、新定位、新传播,深入探讨了广播融媒体发展之路,总结了有意义的经验,相信能对丰富广播融媒体建设的路径和样态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
悦己张抗抗这本集子里收录的散文,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近20年中,我陆续写下的有关女性生活、女性思考的札记和随感。女人爱美、女人恋家、女人育儿、女人读书、女人惜物、女人创业……无论女人做什么,都不再仅仅为了悦人,而是悦己——希望自己能够从中得到快乐。无论使用什么样的主义作为工具,女人都明白,工具是为了摘取果实。果实是什么?是心灵的安宁,是那种通常被称为“幸福”的状态。而我们今天遇到的难题,是究竟怎样以思想悦己?现代女性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唯有“思想”——是否已经特立独行?所以,我们常常只能悦人,而无法使自己的灵魂得到真正的欣悦。
-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4[德]赫尔曼·黑塞,[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 等著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不是壮阔的海誓山盟,也不是似水柔情的情话,只是这样一句凝重但又温馨动人的描述,却足以打动人心。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别的作家审美个性有别,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内敛深沉,但人间的情感联结却是他们不变的灵感来源。很多人向往过诗一样的生活,却忘记了生活中的诗。本书中,黑塞、叶芝、佩索阿、纪伯伦、夏目漱石等近40位作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凝结在文字中,汇聚成催人泪下的亲情、炽烈甘美的爱情、互相鼓励的友情。他们是灵魂的捕手,忠于感知和内心,在他们的笔下,满是怀念和表白,还有对人世的观察和对爱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