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栖霞山谷红叶飞滕业龙《栖霞山谷红叶飞》是滕业龙的个人随笔集,分“生态之光”“岁月如歌”“人生百味”“静夜沉思”“笔端流云”“一吐为快”等六个板块,涉及人与自然、世俗生活和人生感悟等诸多主题。
-
唐诗三百首果麦文化 出品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精粹。本书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精心编选,在清人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经典选本的基础上进行全新修订,去芜取精,弥补缺漏。一卷在手,唐诗中脍炙人口的篇章都能欣然在握。诗后附有字句注释和精彩赏析,使今天的我们能够更亲切地与千年前的优美诗篇相遇,与诗中打动人心之处产生共鸣。愿本书的陪伴,能让你在唐诗的璀璨殿堂中看到更美的风景。
-
“后9·11”小说的创伤研究孔瑞 著《“‘后9·11’文学”的创伤研究:“后9·11”小说的创伤研究》以“后9·11文学”中的经典代表小说唐-德里罗的《坠落的人》、乔纳森·萨福兰·福尔的《特别响,非常近》、洛丽·摩尔的《楼梯口的门》、伊恩·麦克尤恩的《星期六》、理查德·鲍尔斯的《回声制造者》、杰伊·麦金纳尼的《美好生活》、约瑟夫·奥尼尔的《地之国》为研究文本,探讨创伤人物的心理机制、刨伤小说的叙事手法、创伤与身份、创伤与记忆、创伤与救赎等方面。《“‘后9·11’文学”的创伤研究:“后9·11”小说的创伤研究》适合外国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学习用书,以及研究外国文学的科研人员作为参考用书。
-
即兴判断木心 著“轻轻判断是一种快乐,隐隐预见是一种快乐,然而只宜轻轻、隐隐……” 木心散文小说系列之《即兴判断》,依据木心晚年定稿,上辑收入《游刃篇》《眸子青青》《圣安东尼再诱惑》《已凉未寒》《寄白色平原》《晚来欲雪》《普林斯顿的夏天》等,下辑收入《路工》《吉雨》《鱼和书》《卖翅膀的天使》《醉舟之覆》《法兰西备忘录》等,并配有作家影像、创作手迹。 据《木心谈木心》复盘披露,1993年木心应听课学生再三恳请,在纽约给陈丹青一众授课的世界文学史讲座上,曾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自己的文学创作,第一讲即分享《代序》。
-
神的孩子记得吗Endless夏雪缘森与千辰之间竟然有着出人意料的关系! 森一直找寻的初恋女友Cynthia跟紫佑汐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他对佑汐的爱究竟是出自真心还是怀有其他目的? 聪明敏锐的千辰能顺利找出隐藏在紫佑汐梦境背后的秘密吗? 该遇见的人,在盛夏这一场邂逅里,会不会由奇迹产生? 拒绝爱情的月亮女神,会在七个夏天之后的复苏中,再次接受爱情吗?
-
美国手记(英)查尔斯?狄更斯是一本富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游记。从1842 年1 月初到6 月底,狄更斯携夫人及朋友在美国进行了一次为期半年的访问,足迹所经之处既有华盛顿、纽约、费城、波士顿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有辛辛那提、哈特福德、伍斯特、西点等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一些小城镇。他将当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写进这本游记中,这本游记是考察19 世纪美国社会风土人情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参照。
-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俞敏洪 著成长,永远是一个人生命中重要的功课。《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俞敏洪对教育的反思,也是俞敏洪的率真世界观。通过24场以教育为主题的演讲,作者真情流露讲述了自己成长的励志故事,同时也直面当下的教育困境,直面生命和成长的叩问。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者的思考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正面临的抉择:风雨里,树有树的摇曳伫立;阳光下,云有云的自在卷舒;当一个年轻人乃至整个时代的年轻人需要唤醒心灵的时候,教育能做些什么,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
-
我的老虎尾巴书房谢其章本书作者在他六平方米的“老虎尾巴”里,写作发表了千余篇文章、出版了二十几本书,接待过电视台和电影厂的采访,“老虎尾巴”见证了他从爱书之人成为知名藏书家、写书人的近三十年岁月。谢其章曾说:“没有鲁迅的感召,没有‘老虎尾巴’,我将一事无成。”而这本书也是他近三十年藏书点滴的记录和拾珍。
-
大陆与台湾当代文学语言比较论张卫中 著文学语言的发展、建构,如同文学的主题、创作方法一样,从来就没有一个“自然的”“本然的”状况,它们都是在特殊的知识场域中,各种权力话语斗争、角逐的结果,而大陆、台湾文学语言的不同也清楚地反映了20世纪两岸社会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异。本书通过大陆、台湾文学语言的比较研究,将汉语文学语言发展的两个流向互相参照,深入地剖析了两岸文学语言发展各自的特点,同时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发展的总体特点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探究。
-
悠长的告别[澳] 杰西·布拉凯德 著,赵桦 译布伦南一家刚刚从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搬到北部的莫维伦巴。 不同于常年干冷的南方,北方的这个小镇炎热多雨、湿气重重,遍地长着丰盛、高大的植物。一切看起来都生机勃勃,像是他们一家:父亲芬恩和母亲布丽姬特都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虽已年近中年(结婚十八年),有了两个儿子,却仍旧渴望着对方。全新的生活正要开始,小儿子托比却在自家后院意外溺亡。残酷的悲剧从此笼罩着全家,如影随形。每个人都像是被托比的死绊住了,陷在各自悲痛、内疚、怀疑和责备的孤塔中,难以自拔。 根据作者亲身经历所写。这本书,她写了整整四十年。一部会深深陷入你骨髓里的小说:美丽,迷人又令人心碎。关于人生中那些让人无可奈何的缺憾所做的一次勇敢又温柔的探索。它打碎了你的心,又一点点用爱把它拼凑了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