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孙玉石 著《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针对这一问题,在朱自清、闻一多等人“解诗”努力的基础上,从新诗的内部建构和外部环境出发,试图建立起解读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的路径。自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诗产生以来,就一直面临“难懂”的质疑。
-
厄普代克与当代美国社会:厄普代克十部小说研究金衡山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文学中的重量级人物。从五十年代末开始写作直到现在,厄普代克的写作跨越了半个世纪,其大部分作品的内容与当代美国文化和社会息息相关。厄普代克的小说主要以描写普通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为主,尤其是日常生活,但由此而展示的画卷却丰富多彩,涉及从社会政治到伦理道德,从个人行为到文化传统,以及由家庭风波而产生的道德观念的冲突,对性爱的迷恋及其产生的问题,一些终极关怀意识如宗教对人生的影响等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厄普代克叙述的虽然是普通人的故事,但反映的却是整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在许多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身上隐含了当代美国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准确而细腻地反映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变迁。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些关于普通人日常行为的小说要比历史书表达的历史还要多。”
-
守望:我的北大五十五年费振刚 著费振刚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成就斐然的1955级学生中的代表性人物、著名的文学史家,26岁时就由周扬亲自点名作为老中青三结合中的青年代表,与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一起主编了影响深远的蓝皮本《中国文学史》,蜚声海内,成就了那个时代的传奇。本书相当篇幅即是围绕这部文学史所发生的故事,为研究这段学术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全书分“一史封皮三易色”、“真理标准讨论中的寻思”、“我心中的典型”、“与同学共勉”四辑,收录费振刚先生记录其北京大学五十五年经历、思考的文章四十余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折射出北京大学中文系半个世纪的沧桑。作者以《守望:我的北大五十五年》名书,是想借以表达其对中文系历史、百年传统和未来的护卫、坚持、期待的心志,以及对那“仿佛是无言之美”的“难忘的岁月”的深深怀念。
-
福柯[英] 戴维·梅西 著,徐德林 译尽管福柯很少言及他的私生活以及私生活与学术的关系,但是在他晚年他一改这种态度,转而开始谈论“生存美学”,其中生活和工作是合二为一的。对此,作者认为,这些矛盾使得讲他的作品和生活联系起来成为了可能。在探讨福柯的复杂的学术和政治生活,以及这些东西如何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的过程之中,本书作者描述了一位活生生的福柯:他是一个精明的战略家,一个时时刻刻把自己称为“与特殊阶层的知识分子不结盟”的人。本书叙述了福柯的从舒适的乡间生活到学术的塔尖的生活历程。
-
平民历史:60-70年代·焚烧的青春与尘封往事云峰 编发生在60-70年代动荡无序的中国。文中作者基本都是亲历“故事”的主角。这些发生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平民“小故事”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点点滴滴汇成了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大历史”。如果你曾经历过文革时期的暴风骤雨,如果你曾度过苦乐交融的知青岁月,如果你曾是77年艰难而又幸运的大学生,那么,40年前在时代磨难中经历过的一切苦乐与血泪,你一定依然难忘。今天,青春已逝,往事蒙尘,但真正的历史是不容忘却的。本书试图给你的记忆一条清晰的线索,以个人“心灵史”的视角,呈现给你平民心中最深切的记忆:见证时代,见证生命,见证灵魂,见证人性……世上的历史有千万种,真正的历史却早已失传,那就是平民百姓的心灵史。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傅书华,徐惠琴 主编本教程以细读典型文本、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了解一个历史时段的文学特征为教学本位,落实学生对文本的原典阅读及精读数量,强化学生解读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意识,使学生具有自我持续发展的学术素质与品格。真正在本体论上,将普通高师文学教学从知识传授为教学本体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教学本体;在方法论上,将教师讲授法转变为学生学习法。 教程编写特点:典型现象的方法,细读的方法,知识性、文献性、学术性、在场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相结合。
-
文学知识学(余虹文存)余虹《文学知识学(余虹文存)》作者余虹在他悼念鲁萌的文章《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中曾经这样写道:“我们都会死去,因此有无数的理由宽慰面对死亡的心灵,但总有一些人的死让你的心无以宽慰,难以承受。”对我,对余虹的许多挚友而言,余虹的死正是这样一种难以承受之痛。在我编辑这个文存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这样一种铭心刻骨的痛。痛难以承受,心却并非无以宽慰,因为依然有那么多的人在怀念余虹,在关怀、支持他的文存的编辑和出版。请允许我代表余虹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
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研究金莉 等著《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研究》以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这一群体文化为研究对象,旨在系统探讨和展现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在美国文学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女性作家文学创作的独到贡献。
-
劳伦斯墨西哥小说殖民话语主体性嬗变罗旋后殖民理论兴起以来,学界对刻画殖民社会的小说文本中潜藏的权力格局与审问定位的解读都具有鲜明的预设立场。较为新近的研究已经能够意识到,不管是个人层面的自我认知,还是集体层面的文化认同,身份都是一种连续变化的谱系,永远处于重新发现的过程中。就像斯图亚特?霍尔所说,“我们不要把身份看作已经完成的、然后由新的文化实践加以再现的事实,而应该把身份视作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而且总是在内部而非外部构成的再现。”也就是说,人们不再以单向的文化侵略来看待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而是代之以“矛盾”、“双向”、“模棱两可”等概念。而现有的大多数研究似乎只针对处于边缘和弱势地位的殖民地人,看到他们在摆脱殖民统治后面临的身份困境,却极少有人注意到,其实族裔散居情况下身份的流变对处于霸权地位的西方殖民者也同样适用。概括来说,劳伦斯的四部以墨西哥为背景的小说体现出了一个白人与他者文化正面交锋时的经历。他的墨西哥小说总是在描述主人公内在的心理冲突,叙事线索也比较复杂,这恰好反映了边界状态下主体性的流变,而这也正是劳伦斯几部墨西哥小说早前被忽视的重要价值所在。本书分别从身体、空间和社会组织几方面展开论述,说明小说体现出更接近后殖民本质的阈限性混杂状态,主体与他者之间既有对抗也有对话,而这一过程对主体身份认同影响深远。
-
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程光炜 著《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史研究”探讨“80年代文学”作为一个概念是如何生成的,它的历史属性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第二部分“文学思潮和批评研究”选取发生在80年代七个重要的思潮现象进行分析,勾勒80年代的历史深层线条;第三部分“文学作品的文化研究”通过对五个重要文学文本的“重评”,描画隐含在80年代细节处的文化和社会心理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