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
老子《德道经》释译郭树芹,王胜 著郭树芹、王胜编*的《老子德道经释译/当代中国学术文库》讲述了:老子《德道经》是教人求真的元典,是圣人风范的写照;是人生智慧的源泉,是长生久视的宝匙,是归根复命的导航。五千言阐述的是道德化生长养万物、如何修养德道、圣人治己的理论和方法。其中,穷究天地人之理、在心胸中做真学问、和谐自然万物的生存理念与无为自正、见素抱朴、上善治水、执一守中的修身思想,以及尊道贵德、至诚无息、自知自胜、慎终若始的核心精神,不断积淀、凝聚,成为滋养后世的丰富宝藏和传统美德。书中的道心德品、光音慧流,成就了古今无数的高真大德,塑造了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树立了道德修身的光辉旗帜,抒写了太平盛世的历史佳话。
-
家在北大洼杨学东《家在北大洼》是一部以家乡的变化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北大洼濒临渤海,土地多是白花花的盐碱地,海潮几年一遇漫灌过来,能生长的作物只有高粱。如今盐碱地早变成了沃土,到处是盐田工厂。作者见证了家乡的变化,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见证了家乡人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用满满的真情赞颂了家乡的发展和变化。
-
他乡·故乡吕桂景《他乡·故乡》讲述的是作者远嫁他乡后,脑海里时常浮现的故乡的那些人和事。作者以故乡和他乡的物事和日常生活为切口,用细腻的笔触把自己对故乡点点滴滴的回忆以及他乡的风土人情、方言习俗、美丽乡村变化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亲情、友情、爱情,乡情、乡意、乡关,在本书中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山水画卷。
-
培根随笔(英)培根 著,徐枫 译《培根随笔》是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集。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处。
-
守心记庞茂金小说以普通农民子弟耿守心的成长为主线,生动记述了在20世纪70年代,耿守心、王小红、耿守平、张桂兰、史宜春、 代又生等一 大批普通农民子弟,在基层党组织、老师、家长及乡亲们的辛勤教导、哺育、 关怀下,牢记"初心”“ 根本”, 不懈追逐人生梦想,虽历经艰难困苦,却能不断走向进步和成熟的发人深省、激人奋进的曲折故事。小说主要塑造了以大队党支部书记耿广林、大队革委会主任耿守才大队会计耿广常、中学蔡老师、李老师、王老师以及公社党委书记刘维忠、公社团委书记张长远、中学校长马明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坚持党性原则、敢于实事求是、勇于斗争的鲜明生动、可亲可敬形象。
-
安德森短篇小说集(美)舍伍德·安德森舍伍德·安德森是20世纪初美国*有独创性和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安德森的短篇小说继承了马克·吐温开创的优良的美国文学传统,发展了一些富有美国特征的主题,并在小说形式和叙事策略上有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说,都可以说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安德森短篇小说集》中的短篇小说在表现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人性的异化与畸变方面可以说是开创了现代美国文学的先河,他的孤独,隔绝,性挫折,精神畸变,美国梦的幻灭等主题,影响了后来的几代作家。安德森短篇小说采用的散文体风格,无情节结构,简朴,口语化语言以及新颖的叙事手法,无疑地为后来年青作家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另一方面,安德森热忱地讴歌了工业时代之前的广大农村的淳朴生活,描写了对农村的一草一木,山川田野,牛羊马匹的喜爱和眷恋。安德森的这些作品无疑是想唤起人们的觉醒,去努力追求更有意义,更加完美的生活。
-
鲁迅书信鲁迅鲁迅书信曾由许广平陆续收集,并于1937年6月由三闲书屋出版影印本《鲁迅书简》一册,收书信六十九封;后又于1946年10月由鲁迅全集出版社印行铅印本《鲁迅书简》一册,收书信八五五封和断片三则。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第九、十两卷中,共收书信三三四封;1976年出版的《鲁迅书信集》则收一三八一封(其中包括致日本人士九十六封),附录十八则。1981年版《鲁迅全集》共收入书信一三三三封,另致外国人士一一二封,附录十二件。除已见于鲁迅自编文集及《集外集拾遗》的书信不再编入外,当时所发现的鲁迅书信都已收入。2005年版以1981年版为基础,删去其中重收的二封和误收的一封,增补新发现的佚信十八封,并收入鲁迅《答增田涉问信件集录》一件。
-
孔子答客问王长华 著本书是一部社科专著,在充分占有史料并严谨辨析论证的基础上,以活泼生动的“问答”文体,请出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现身”解惑答疑,从而系统全面地呈现这位伟大先哲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脉络。 本书作者王长华教授在先秦诸子领域研究有年,学养深厚。透过本书,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孔子的独特人生和他生活的时代,学习和体会孔子历经漫长时光淘洗仍光辉璀璨的思想精华,充分感受这位杰出思想家、教育家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
-
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何淑珍 著一本中国版的《人生果实》,借由蔡澜的插画师苏美璐的母亲——何淑珍女士思念已逝丈夫的42封书信,探索深藏于时间长河中的爱情瑰宝。生活中细碎的点滴经历,一年四季的万千景致,生前庭园栽植的小树,经由何淑珍的笔端都成了53年爱情不可磨灭的见证。本书给我们还原了一段不被时间改变、不因时空转换的纯粹的爱情故事,这在当今时代、当今世界尤其显得珍贵与震撼。
-
故乡潮州陈平原 著如何谈论“故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心境。在一个虚拟世界越来越发达的时代,谈论“在地”且有“实感”的故乡,已然不纯粹是怀旧,更包含着一种文化理想与生活趣味。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平原教授对于故乡潮州的一次文化探寻,也是“却顾所来径”的深情回望。书中以“潮州”为题,论文、随笔、演讲、序跋,体裁丰富,指归却一:故乡。无论是体味故乡的地域特质、生活方式、文化品格,还是谈论故乡的地方文学、乡土教材、文化名人,都是一种别样的“返乡”。至于那些对童年与青春的记录、对亲人的念怀,更是与读者分享的自家心情。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今日的我们,该如何怀乡,或如书中所言:“不妨就从自家脚下,一直说到那遥远的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