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
母亲洪烛诗人洪烛为怀念逝去的母亲,而写了《母亲》,用白话间或以诗的语言倾吐着他的哀思。在这个长篇巨制中,作者回顾承蒙母爱四十年的时光,撷取在医院看护、挑选墓地、葬礼和母亲生前一个个细微的生活片段,各成一节,任泪水和着思绪流淌,节节如杜鹃啼血,让人为之情动;字里行间氤氲着对母亲的思念,常有让人猝不及防的话语撞进读者的眼帘,让人潸然泪下;那至情至真至纯的文字,会猝然拨响你心灵深处久久搁置的琴弦,使之轰然作响。本书是一部读了让人流泪的书。获中国散文年度金奖,并入选中国散文学会评比的《2014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
山河故人汪曾祺本书完备地收录了汪曾祺怀人忆旧系列散文。在书中,我们将认识作者儿时的家庭成员和学校教员、故乡的街巷店铺和坊间奇人,还有昔日西南联大那些气质各异的师生以及在战乱年代仍有趣地生活着的人们。书中也收入了作者谈沈从文的多篇文字,从中可以窥见20世纪中国两位文学大师之间深挚动人的情谊……
-
晚明至五四:文人思想转型背景下的文学新变郭长保《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 晚明至五四:文人思想转型背景下的文学新变》从传统文人意识的消解人手,勾勒出了从晚明至五四中国新文化与新文学秩序的建立以及到现代转型的基本轮廓,而这一过程是从中晚明以来直至晚清、五四。
-
岁月如歌朱岳麟 著岁月如歌
-
我们的彼岸殷德杰 著本书为散文集,收集了作者近年来的散文类作品,包括以散文笔法创作的小说、游记、随笔、书评等,文笔沉郁凝练,意蕴深刻隽永,体现了较为强烈的地域特色和个人风格,全面展示了作者的才情、智慧以及近年来在文学创作上的探索与成就。
-
乘风少年的奇遇人生(巴西)保罗·柯艾略 著巴西国宝作家保罗·柯艾略的人生之书。融合作者多年亲身见闻、哲思、感悟,每一篇故事都如一颗宝石,极具寓言性和哲理性,帮助迷茫的人们找寻生活的意义。十五岁那年,我对母亲说:“我要成为一名作家。”“但你在生活中见过作家吗?你亲眼看到过哪位作家吗?”“并没有,我只在照片里见过。”“如果你都不知道什么是作家,你又怎么可以真的想要成为一名作家呢?”为了回答母亲的问题,我踏上了一条探索之路……
-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钱穆 著1974年,八十岁的钱穆先生追念亲恩,成《八十忆双亲》一书,八年后又成《师友杂忆》。这本书即两书之合刊,并收入附录文字十二篇。《八十忆双亲》中,先生追忆了祖父、父亲、母亲、兄长的一生,他们言传身教的精神成为钱穆人格的一部分。作《师友杂忆》时,先生双目已不能见字,回念求学时所遇各位老师,和辗转任教于小学、中学、大学的经历,以及钻研学问的心路历程,感慨万端。从果育小学到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新亚书院,几十年来世风时态骤转亟变。从这本书中,可以窥见二十世纪国家、社会、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之变,以及胡适、顾颉刚、吕思勉、陈寅恪、梁漱溟、冯友兰、林语堂、傅斯年等人的侧影记事。先生所追忆庶可使前世风范有所存留,读此杂忆者,苟以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之目光视之,亦未尝不足添一客观之旁证。
-
远山集江竺晏 著《远山集》充分的反映了当代女性坚韧顽强的精神,勇于在这个繁杂并充满挑战的世界里为其他独立女性提供一个奋斗的参照。由于该文是在春夏秋冬的每一个工作的间隙累积而成,也许是开会之前的十五分钟,也许是深夜加班到家后的半个小时,也可能是利用出差飞机上的一个小时,越是琐碎的时间越容易被忽略。但正是这种不间断的累积以及对于这个世界和作者本身的自省,越是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当代女性承受到的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也可以充分的从作者描绘的繁琐日常小事中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无尽的热爱。
-
平淡生活里的光:暖心回忆散文肖复兴 著本书为肖复兴暖心回忆散文合集,回忆与挚爱亲人、良师益友、街坊邻居等发生的故事,以敏锐与细腻的觉察,用记忆碎片折射出生命中的真善美,特别收录《姐姐》《老电话号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感人佳作,再回首生命中的那些人、那些事,独有一番感动与意味。 以文字启发自己捕捉美好的能力,借作家之眼去看身边的生活,重温亲情、记录美好、思考人生,让生活变得更有温度和厚度。
-
花边文学鲁迅 著本书收作者1934年1月至11月间所作杂文六十一篇,1936年6月由上海联华书局出版。同年8月再版。作者生前共印行二版次。鲁迅常常写些短评,确是从投稿于《申报》的《自由谈》上开头的,集一九三三年之所作,就有了《伪自由书》和《淮风月谈》两本。后来编辑者黎烈文先生真被挤轧得苦,到第二年,终于被挤出了,鲁迅便改些作法,换些笔名,托人抄写了去投稿,新任者不能细辨,依然常常登了出来。一面又扩大了范围,给《中华日报》的副刊《动向》,小品文半月刊《太白》之类,也间或写几篇同样的文字,聚起一九三四年所写的这些东西来,就是这一本《花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