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
大邦之风——李山讲《诗经》线装李山《诗经》作为经典,产生于“人文化成”时期,建构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品格。本书以专题形式串讲、细讲《诗经》,站在古老文明何以生发的高度,再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华夏礼乐文明的泱泱大美。关注普通人的心灵与命运,细致描摹女性婚恋心理,深具现实精神与人道精神。全书彩印,随文配有42幅今人手绘彩图,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令阅读之旅赏心悦目。
-
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研究姜智芹莫言及其作品一直是国内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也备受国外学者的关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莫言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对他的研究出现井喷状态,形成“莫言热”。“莫言热”进一步引发了读者的“读书热”和作家的“创作热”,带动了国内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新评价和认识,打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新通道和新方式,对于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出去”“走进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示范意义。
-
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安宁 著本书以孩子的视角,用讲故事的方式,描写20世纪80年代末期乡村生活的林林总总。文风幽默风趣,充满乡野气息,兼具野性、放诞之美。旨在致敬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并向迈入中年、在城市努力打拼的80后一代人的故乡做深情的回望。本书以20篇文字,将饱蘸着浓郁的乡情野趣的乡村生活,进行了结网一样细密的打捞,但作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风景描摹,所有的描写重点,最终都落脚在以风景为背景的人情世故之中。其中《走亲戚》入选“2015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同时作者凭借此篇散文,入选全国“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候选人。
-
沈伯俊论三国(全2册)沈伯俊《沈伯俊论三国(套装上下卷)》这部《沈伯俊论三国》,是一部对三国的历史文化从各个层面进行探讨的著作,有对《三国演义》诸多疑点进行考辨的,有评价《三国演义》思想艺术的,有对《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的,有对《三国演义》研究状况进行综述的。相信,读者从《沈伯俊论三国(套装上下卷)》中不仅能受到思想的启迪,汲取知识的养分,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学识、才华和品质。
-
春盏廖伟棠 著《春盏》是廖伟棠写诗二十余年的精选集,诗作大半为内地首次结集发表。廖伟棠的诗重性情,文字流宕多姿而锐气鲜明,思接渺茫空阔而不忘尘世纷芸,拥有不囿于“文学”的自由。
-
树犹如此白先勇 著《树犹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选集,主要收录他回忆个人经历、亲友交往的文章。其中纪念亡友的《树犹如此》将至深痛楚沉淀六年,被称为“以血泪、以人间最纯真的感情去完成的生命之歌”。另收两篇写友人的新作:画家奚淞修佛之旅《寻找那一棵菩提树》,救助上万艾滋孤儿的杜聪《修菩萨行》。可见白先勇近年心中所系。书中作品多成于白先勇“五十知天命”之后,董桥曾“惊讶他已然像自在、放下的老僧,任由一朵落花在他的掌心默默散发瞬息灿烂”。写至友王国祥、三姊先明,平实中蕴藏波澜壮阔,人间悲悯。桂林、上海、南京、台北,文化乡愁叠加,难觅归处。在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杂志《现代文学》,白先勇以文会友,情笃一生。他也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困境,艾滋病患的挣扎和勇气。生命繁华之欢喜,伤逝消亡之不舍,白先勇的天真执着和无可奈何,在散文中化为真实的有情世界。
-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女诗人卷(双头鹰经典第二辑)[俄] 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 等 著,郑体武 译《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女诗人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诗坛上一代优秀女诗人的诗歌合集,由俄语文学专家、普希金纪念奖章得主郑体武先生编选、翻译,收录了9位女诗人的200余篇诗歌代表作,全书译自俄语原版诗歌作品,极富韵味。 当世纪末情绪仍然弥漫在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俄国社会中时,一群个性鲜明、极富才华的作家正迸发出自己耀眼的光芒,共同缔造了“白银时代”的独特成就。这其中,一批颇有建树和影响的女诗人迅速崛起,她们以不羁的反传统形式,宣泄自己的精神苦闷和生存窘迫感。在大时代的悲伤基调之下,她们或寻觅神秘的彼岸,或追思遥远过去的文化余韵,或缠绵在不可得的朦胧爱情中,创作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诗歌,这些作品从独特的角度反映了这个时期整个俄国的社会现实和精神状态,也成为了她们各自绚烂一生的蕞好注脚。
-
日常生活颂歌周作人投资人生下一站,做个生活美学家。 阅读周作人,是为了生活。像周作人一样恬淡平和去生活。 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周作人说应该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在他看来,生活中无用的装点,愈精炼愈好。在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同二三人共饮,谈不关紧要的天,是颇愉快的事。 《日常生活颂歌》是周作人闲适文风小品文的精粹,喝茶饮酒、赏雨谈天、故乡美食、各地风物,以及世上无一不可言的草木虫鱼在他笔下尽是情意绵长,隽永淡远。周作人谈吃也好,言物也罢,重要并不在于所说之事物本身,而在于谈及此时对待生活的那种长闲逸豫的况味和风度。生活的美是一种近似无用的闲情。愿你也能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
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王蒙 著本书迹近随笔,在书中,王蒙结合自己几十年体验,剖析人生的各个环节,讲述人行于世的种种道理。全书不到二十万字,不论内容还是体例,都可以看出,本书是一本既好读,又有强烈的现实参照性的读物。传奇的人生经历:十四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九岁写出了《青春万岁》;“流放”新疆十六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任文化部长;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写给广大读者的精进之书:我的人生主线;我的二十一条人际准则;陷入纠纷是一大悲剧;zuihao的人际关系是“忘却”;“学会”不如“会学”;“zuihoa的东西是舌头”,zui坏的呢?人比人,气死人?还是学学老子;恋战“扬己”莫若“拿出货色”;人生zui重要的是知道“不做什么”;太想赢的时候反而会输;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记住:你永远占不了所有的“点儿”;等待:一个无夺下的积极概念。
-
波斯短歌行:鲁拜集译笺奥玛珈音 著;费氏结楼英 译中国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伊始,菲氏《鲁拜集》由胡适、徐志摩、郭沫若、闻一多、成仿吾、林语堂、吴宓、朱湘、梁实秋、屠岸、李霁野、黄克孙、黄杲炘、孟祥森、陈次云、木心等诗人、文人、名人、译家和学者的汉译及介绍至今,其中包括海峡两岸,已有百余人延绵不断的相继全译或部分的译介过,现在我们仍然时不时地可以看到不少新译本(译作)的明流暗涌:有出版的、未出版的、网上发表的以及私下传阅的。菲氏依据的“鲁拜体”,其实诗体形式上非常类似中国的“绝句”,因此本书推出的钟锦“七绝体”译本,就是继黄克孙的“七绝体”译本后又一次新的尝试,而且是实质性的“归化”译法,因为钟译本比黄译本更严格遵守绝句格律的规则。本书除了给读者欣赏到带有我国诗歌形式的风雅、波斯与英伦异域文化结合的风情——钟锦的“鲁拜集”译本《波斯短歌行》之外,还能了解和掌握迄今为止在中国读者面前完整的原文版本,即菲茨杰拉德的《鲁拜集》五大原始“钦定本”,这是经过精心勘正的——将提供给读者对照而正确地阅读《鲁拜集》,同时也适合华语学者参照而准确地译用《鲁拜集》。本书的附录全面地贡献了菲氏《鲁拜集》的完整篇幅,原始地再现了五个版本的既定文本,做到一首不拉、一词不差、一个字母与标点符号都按原版一样印刷,哪怕原来诗行中有不少菲氏本意要求的字体式样的编排与变化,全部原汤原汁,求证求正,力争成为一部集菲氏《鲁拜集》五个英文原版精准、可靠、专业的阅读及译用范本。